时间:2024-05-07
游戏性体验是游戏者在游戏活动中产生的对于游戏活动本身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1]游戏性体验是游戏之于游戏者的魅力所在,是游戏之于游戏者的礼物,是游戏者之所以被游戏吸引的重要原因。表演游戏亦是如此。但是,在表演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常常忽略幼儿在游戏中的游戏性体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笔者在分析相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表演游戏中提升幼儿游戏性体验的策略。
一、表演游戏中幼儿游戏性体验的重要性
游戏性体验是维护表演游戏“游戏性”的保障。表演游戏是按照故事中的角色、情节、语言等,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2]兼具“表演性”与“游戏性”的特点,但是“游戏性”先于“表演性”。为了保证表演游戏“游戏性”的特点,游戏者的游戏性体验显得格外重要。只有能够从表演游戏中获得丰富的游戏性体验,游戏者才能真正地体会到表演游戏的游戏性。
丰富的游戏性体验能够激发幼儿游戏的内在动机,支持游戏向高水平发展。在表演游戏中,幼儿通过自主选择表演故事、分配表演角色、制作道具等,能获得自主性、创造性、胜任感等游戏性体验。丰富的游戏性体验不仅让幼儿得到自我实现的快感和归属感,还让他们为了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而付出更大的努力,幼儿的游戏会自然而然地趋于更高水平。
二、表演游戏中幼儿游戏性体验被忽略的主要原因
(一)过分强调表演性
表演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性、语言、身体动作、心理调适等都具有发展价值。但是,部分教师因为认识上的偏差,过于注重幼儿表演能力的发展,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有专家曾指出,经过反复多次的游戏,表演游戏有从“一般表演”到“生动表演”的发展规律。部分教师对此存在误读,将“生动表演”当作高水平表演游戏的“必然呈现”。于是他们加强对“表演”的指导、教学,让幼儿尽快进行高水平的生动表演,从而忽略幼儿的游戏性体验。
(二)要求“照着剧本演”
以故事脉络为依据是表演游戏不同于其他创造性游戏的重要特点。但是部分教师将故事脉络理解成剧本,在游戏中严格要求幼儿照着剧本演。这样一来,幼儿就成了需要完成一个表演任务的“小演员”,从而让表演游戏失去游戏性,幼儿也就无法获得游戏性体验。
在照着剧本演的表演游戏中,幼儿脱离剧本的嬉戏性行为往往会被当作游戏水平低下的表现而不被允许。但是,完全没有嬉戏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游戏内容的丰富性,让表演游戏看起来像是一个按本表演的过程,幼儿的游戏主体性受到极大的禁锢,其游戏性体验必然得不到满足。
(三)要求按照流程演
有些专家提出表演游戏可以分为选择和确定作品、理解作品内容和情节等七个阶段。这是表演游戏流程的一个普遍性的框架,却不是现实情境中必須按部就班严格遵守的模式。然而部分教师将其奉为圭臬,严格按照这一普遍性流程来安排幼儿的表演游戏,完全忽略幼儿的自主性、胜任感等。比如,学期过半,一次游戏时,几个幼儿商量完表演内容后就直接开始了表演。一旁的教师发现幼儿没有进行角色分配,觉得不符合游戏的一般流程,从而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干预。当教师给游戏固定的模式,让幼儿必须按照流程游戏时,幼儿的自主性就会被忽略,也就无法在游戏中通过反复多次的创造、修正、改进获得胜任感等游戏性体验。
(四)支持存在偏差
1.教师支持过度
在表演游戏中,部分教师存在支持过度的状况,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教师手把手地教,忽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教师替代幼儿解决问题,忽略幼儿的参与度和胜任感。教师在表演游戏中的指导方式与幼儿的自主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旁白到提示,再到示范动作、对白,手把手教,教师的控制程度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性则不断下降。如果教师常常使用手把手教的方式支持幼儿游戏,幼儿的游戏性体验很难获得。
在表演游戏中,还有部分教师常常采用包办代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比如,缺乏游戏道具或幼儿对当前道具不满意时,正是幼儿发挥创造性以物代物或者利用一定材料再创造的机会。但是,部分教师不顾幼儿发展的需要,直接提供材料或告知解决方法,使得幼儿失去创造的机会,游戏体验大打折扣。
2.教师支持不足
教师的支持是幼儿能够持续游戏的重要保障。与部分教师支持过度想反,一部分教师对幼儿表演游戏存在支持不足的状况。比如幼儿还不具备自主游戏的能力时,教师就直接全盘放手,幼儿无法获得支持,始终在原有水平上重复游戏,逐步失去游戏兴趣。
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是幼儿表演游戏的重要支持,但是,一些教师从游戏之初为幼儿提供道具后到学期末都一成不变。毫无变化的游戏材料无法持续激发幼儿的兴趣,也无法让他们的游戏更具创造性。
三、表演游戏中提升幼儿游戏性体验的具体策略
(一)改变观念、适度放手
1.不以生动表演为游戏目标,重视主体性在游戏中的价值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能够获得认知、语言、社会性、动作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但是,这些能力的获得是以主体性为前提的,如果没有游戏中的主体性,幼儿便无法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当教师以生动表演为目标时,可能会牺牲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忽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采用一些直接教学的方式达成目标。所以,教师要重视幼儿的主体性,给予幼儿游戏的自主度,放弃生动表演的游戏目标,让幼儿在自主表演中获得全面发展。
2.破除流程化的表演游戏组织误区,观察追随幼儿的游戏需要
教师心中的固有流程应当让位于幼儿游戏的真实需要。表演游戏的开展有一定的流程,但流程只是普遍模式,并非每次游戏必须按照它来执行。如果每一次的表演游戏都被流程化的模式所规定,那它就不再是游戏了。因此,教师应当放下心中的固有流程,转而关注当前的游戏,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基于观察追随幼儿的游戏节奏和步伐,灵活地支持幼儿的游戏。
3.正确认识游戏“脚本”与“剧本”的差异,在游戏中融入幼儿生活经验
表演游戏的开展大多依赖一定的故事,教师应当带领幼儿以多种方式熟悉故事,在此基础上支持幼儿梳理出故事的主要脉络,从而酝酿出表演的“脚本”。“脚本”不同于“剧本”,不必严格按照它来表演,幼儿可以在游戏中融入个人的生活经验再丰富“脚本”,从而将游戏与自己的生活进行连接。脚本的运用,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故事改编和创造,获得创造性体验;另一方面允许幼儿加入个人经验,在游戏中释放个人情绪、表达观点。
(二)提供适宜的材料并及时更换
1.把握材料投放时机,定期更新材料
定期更换游戏材料以及增加额外的游戏材料,能够激发幼儿对某个区域产生更多的兴趣,有助于幼儿进行多种多样的组合型游戏。[3] 根据幼儿游戏需要逐渐投入新材料时,幼儿对于游戏的兴趣也能够被保持甚至逐步提升。因此,表演区的游戏材料应该定期更新,根据游戏发展投放新材料。教师可以结合表演游戏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核心“任务”分阶段科学投放材料。(见表1)[4]
2.把握材料的结构性
使用低结构材料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创造性体验。如在“彩虹色的花”的表演游戏中,幼儿开始时用彩色的裙子扮演彩虹色花,随着游戏的开展兴趣逐渐降低。于是,教师提供了一些低结构材料,如彩色皱纹纸、彩色布料等,请幼儿自主制作彩虹色花的服饰。在此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充分的创造表达的机会,他们的创造表达又丰富了游戏。幼儿不仅制作了裙子,还制作了彩虹色花的头饰。通过这一创造过程,幼儿不仅制作了服饰,也更能理解角色,他们的表演游戏更加深入,游戏性体验也更加丰富。
(三)丰富游戏内容
1.融入已有游戏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联系已有游戏经验,将其巧妙地插入表演游戏中,丰富表演游戏内容,提升游戏的创造性。如在“草船借箭”游戲中,幼儿就巧妙运用“舞龙”游戏来表现大雾。一开始,由一名幼儿穿着白衣服,在场上跑两圈表示大雾。渐渐地,幼儿觉得这样的表演不生动,也没人愿意演这个角色了。于是大家积极联系已有经验,将“舞龙”游戏融入其中。他们找来了纱巾,两个人一人牵着一头,跟着舞龙的音乐,飞舞着丝巾上场了,时不时还左右摇晃身体带动纱巾来回晃动。随后,其他幼儿纷纷表示要扮演“会舞龙的大雾”。“舞龙”游戏的加入让大雾简单无趣的出场变得有吸引力了,也让这个表演游戏变得更有想象力。
2.允许嬉戏性行为存在
嬉戏性行为是幼儿自发的行为,没有预先目的,往往即时生成。在表演游戏中,嬉戏性行为非常普遍,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利用,将大大提升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游戏性体验。表演游戏时,幼儿一般不会按部就班地表演,他们更喜欢运用表演进行游戏。比如,在“牙齿王国的战争”游戏中,幼儿正在表演牙刷刷掉牙菌的过程,但是这一次表演有点不一样,扮演牙菌的幼儿突然跑掉了,并且还笑嘻嘻地朝着“牙刷”喊“来追我啊”,于是“牙刷”开始追赶“牙菌”。逐渐地“牙菌”一边奔跑一边发出哈哈大笑,“牙刷”也一边追逐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道具念叨着:看我不把你消灭掉!他们就这样一个逗引、一个附和,愉快地追逐了一会儿,把本来简单的伸手刷牙的动作变成了复杂的追逐游戏。
嬉戏性行为中,幼儿能够体会到临时创造带来的快乐,追逐打闹带来的生理快感。另外,幼儿的改编为游戏增加了趣味性,他们也从嬉戏中获得一种幽默感。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嬉戏性游戏发生,就能够支持幼儿的发展需要,同时提升幼儿自主性、兴趣性、生理快感、幽默感等游戏性体验。
【参考文献】
[1]刘焱.幼儿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8.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53.
[3]盖伊·格朗兰德.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M].严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2.
[4]李曼.表演区材料投放的策略探析[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