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肖晶晶
[摘 要]引导学生阅读数学绘本,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数学阅读,以绘本为情境,引导学生创造绘本,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生活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广泛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绘本;生活性;实用性;趣味性;广泛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46-02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让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上过得有滋有味?绘本,就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一、重视绘本阅读,体会数学的生活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思维的。”而数学绘本正是借助精美的图案、有趣的对话来演绎故事。故事中的情节是生活中常会发生的事,而数学最大的魔力就是它能描述世界万物的道理,及世界万物存在的规律和秩序。数学绘本刚好架起了课本知识与生活的桥梁,让数学的基本概念在绘本故事中生动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感受到数学的美妙。
例如,绘本《小芙蓉大魔法》:小芙蓉家有一个超市,有一些小动物要求送货上门。小芙蓉送货的第一站是猪宝宝家,她给猪爸爸和猪宝宝送了一瓶牛奶和一块棒棒饼干。猪宝宝觉得爸爸的牛奶比他多,棒棒饼干比他长。小芙蓉通过变魔法,找来两个一样的杯子,将牛奶倒进去后是一样多的。大家知道了是因为牛奶瓶的形状不同,才让牛奶看起来不一样多。接着看两块棒棒饼干,因为一个拿得高一个拿得低,看起来才不一样长,如果把它们放在一样的高度后再去比较就会发现其实是一样长的……故事以小芙蓉送货发生的三件事情为线索,以小芙蓉会变魔法为故事情节,让大家明白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看上去不一样多、不一样长,但通过验证发现,其实是一样多、一样长的。这本数学绘本巧妙地把比较的方法转换成魔法从而贯穿整个故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数学方法,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绘本里出现的都是学生身边的物品,如牛奶、饼干、豆子、项链、蛋糕上的蜡烛,在比较它们的多少、长短时,得有相同的标准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通过阅读绘本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比较的方法,触摸了数学的本体,更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只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就能找到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可见,绘本让数学走进生活、亲近生活,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点、生长点和数学知识的固着点,有助于为数学教育的持续增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绘本为情境,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所感知的生活面较窄,教师应从他们身边的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也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呢?只有从有趣的故事情境入手,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对此,教师应精挑细选适合学情的绘本,运用数学绘本进行情境教学。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时,笔者选用绘本《量量酷克有多高》来创设情境:巨人酷克去拜访小矮人王国,小矮人们决定帮酷克做一套新衣服和一张新床,那就必须量出酷克的身高。他们采用搭人梯的方法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最后酷克拿出了卷尺并教会了小矮人们使用卷尺的方法,解决了困难。笔者至今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学生听故事时那专注的表情和精彩的发言。学生佩服小矮人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并且知道了碰到比较长的东西可以用卷尺去度量,以及怎样度量。这时,笔者再适时引入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激发学生去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妙用。
这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巧妙地把绘本、数学故事和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测量工具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重要性。在数学绘本中,故事情节是外壳,里面包含的数学意义才是实质。教师应该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数学绘本为“肉”,课本知识为“面包”,做成“汉堡”,让学生“吃”得高兴,获得情感的满足和发展。
三、合理融合绘本,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数学绘本能使数学知识变得立体,让数学知识融入数学故事,直观、生动、引人遐想,为数学知识增添了生动性、活泼性和趣味性。笔者通过观摩教师的数学绘本改编活动,以及对低年级各班学生进行采访,发现学生能在数学绘本故事学习活动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得到更有效的激发。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一节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认识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笔者把书本中的知识融合到了数学绘本里。
师(出示PPT):今天是图形王国的禁足日,可是我们发现在图形王国门前的路上出现了这些脚印,这是谁留下的呢?
学生小组合作任务:(1)拿出信封里的立体图形,观察讨论。(2)拿出立体图形在印泥上按一按,在白纸上留下它们的足迹,验证你的猜想。
生1:我们组觉得是长方体跑出去玩留下的。
师:哦?你们都这样想吗?说一说你们的理由。
生2:我手上的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和4个面是相等的长方形。一定是它跑出去玩留下的脚印。
师:你能上来演示一下吗?
(生2熟练演示)
(全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生3举手示意有不同的意见)
生3: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是正方体和三棱柱一起跑出去玩留下的脚印。
师:怎么证明你的想法?
(生3自信地拿起手中的两个积木演示)
(全班学生恍然大悟,故事揭晓答案……)
生动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挑战的心理,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进入故事情境去研究数学、探索数学的奥秘。在课堂活动中,动手动脑,进而深化了对这个知识的理解,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在更多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绘本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活化数学教育,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尝试在故事情境中进行解题或推理,促使学生将日常生活经验带入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四、创造数学绘本,体会数学的广泛性
每一本数学绘本都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神秘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己无限的想象力和智慧。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生活实际和学到的数学知识,自己创作绘本,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就能在多重领域看到数学的身影。
例如,笔者在教完“认识人民币”这一节课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相关的知识,并把编成数学绘本。学生作品:(见图1)
又如,在一起逛完蕊春园,找到大自然中的数学之后,笔者提出问题: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数学藏在哪里呢?学生作品:(见图2)
学生自己动手创作数学绘本,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连接上美丽的图片和生动的故事,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更多的学生爱上了数学,拥有了一双能发现数学的慧眼。
数学绘本是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入绘本故事中,提供了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的一个新平台,更为学生开心、快乐地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当然,绘本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阅读更多的绘本,并将它们去其糟粕取之精华,更好地链接课本上的知识,让数学变得有滋有味。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陈家梅.数学绘本阅读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江苏教育,2018(73).
(責编 黄春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