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吴芹芳
[摘 要]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给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公平的探究机会,指引那些“一知半解”的学生弄懂弄通知识,使全体学生都能对新知的理解“入木三分”。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习动力;梯形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70-02
笔者在执教“梯形面积计算”时,先复习梯形的定义,重温梯形的结构组成和各部位的名称,然后直接提问:“梯形的面积究竟该怎么计算呢?你打算采用什么策略来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这样做的初衷是想激发学生探究梯形面积公式的动机和意愿。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揭老底”的局面。
[教学片段]
生1(急不可耐):我知道!把梯形的上下底一加,乘以高再除以2就可以了。
师:你是从何得知的?
生1:我早就预习过了。
师:那你能详细解释一下这个公式的由来吗?这种算法又是怎么一步步推导出来的?(生1支支吾吾,说不清道不明)
师:为了搞清上面两个问题,请大家分组合作探究。
一、未卜先知,课堂拆台
一般来说,不论什么新知,总有少数学生会提前掌握。他们或通过预习课本,或请教学长师长,或是从辅导班中习得。对于这种状况,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措施是“倒因为果”,如同上述教学案例那样,让学生围绕被“说破”的答案或结论讨论“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这种算法的来源是什么”,从而深思问题。笔者最初以为,这种做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补救措施。这样做也能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本源,体现“结果与过程并重”的教学理念。但经过反复实践,笔者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那就是对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会让他们更加跟不上节奏。小学数学教学虽然提倡自主探究,但其目的并不是要学生自学成才、无师自通,而是尽量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和活动经验。
对任何概念、性质的理解和领悟,都是学生自身的真实经历、感受、思考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天性好奇,喜欢通过触摸、摆弄、观察、比较等手段来认识大千世界,在探索时容易产生与人分享交流的冲动和需求。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对观察的初步结论进行验证,以此来加强探究的真实感。如果教学只是为了追求最终的答案和结论,而不去引导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这一探索过程,省掉猜想、实验、发现规律等必要的活动环节,那么学生充其量只是获取了知识和技能,但他们无法触及思想方法,更谈不上学会独立思考。因此,教學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在本教学案例中,生1回答的梯形面积的算法,对于那些没有提前掌握的学生来说,出现得非常突然。虽然后续会有操作验证,但是因为提前知晓结论,引导就形同虚设,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会变得淡薄,对问题的探究不够真实。鉴于以上认识,笔者改进了问题设计与引导方法,力图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
二、课堂重建,尊重差异
(一)提出问题,分组研讨
1.呈现问题
一块梯形玉米地,上底是36米,下底是54米,高是36米。求这块玉米地的面积。
2.引导提示
师:要算出这块玉米地的面积,其实是求什么?(梯形的面积)
师:课前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玉米地的图卡,你能想办法计算它的面积吗?(多数学生在思考,几个学生举手)
师:看情形,已经有人提前通过自学掌握了梯形面积公式,请这些同学前排就座且不要泄密,我们还要考验一下未学过的同学。
3.归纳总结
学生汇报、展示方法:(1)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2)把梯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3)同桌合作拼接成一个大一倍的平行四边形。
师:对比一下,哪种算法简洁些?(学生普遍认为拼成大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最简洁)是不是任意两个梯形都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请拿出事先备好的梯形纸板,分组操作。
(二)研究问题,分组感悟
1.追问思考
师(对着已会的学生):请透露一下你们掌握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并思考一下算理。如果表述不清,可以像其他小组一样动手操作,用行动说话。
师: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征?
生1: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
生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
生3;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一般梯形。
(教师随即将三种梯形画到黑板上,并突出“形状相同”的限制条件和“拼成平行四边形”的结果)
2.组织探讨
师:填写课本第19页的表格,并小组讨论:(1)要想能顺利拼成平行四边形,两个梯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存在什么关联?两者的高又有什么关联?原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3)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如何反推梯形面积公式?
3.汇报展示
师:由梯形面积公式:S=(上底+下底)×高÷2,深究前半部分“(上底+下底)×高”算出来的得数是什么,除以2是何道理?
三、因材施教,能力培养
(一)注重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知识起点重新分组,并让已会的学生集体保密,同时协助教师考查其他同学,不仅安抚了先知者不能表现的不安情绪,还能促使他们耐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让那些后知后觉的学生有探究的机会和思考的时间。
(二)区分认知起点
根据课堂的进度,给两个组布置不同的研究任务,既尊重学生的起点差异,又让暂时未学过的学生带着最初的好奇去探索发现。这样的探究才是名副其实的探究,才能使学生牢固树立以事实为依据,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
(三)突出能力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这节课上学生之所以能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方法,打破教材的限制,得益于之前研究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思想方法。这样的自主探究是成功的,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必会得到精进。
(责编 罗 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