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由找规律数学题折射出的教材观

时间:2024-05-07

卢君娥

[摘 要]由找规律数学题的教学折射出科学的教材观,即研读教材时,一定要深入其中,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用好教材,创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找规律;教材观;速算;算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72-02

新课程改革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对此笔者一直谨记于心,并常常扪心自问:面对新版教材,是否做到认真解读?是否真的读懂了全部的内容?是否知行合一,想到的也做到了?只有不断反躬自省,并将认知落到实处,才能对新教材有一个清醒深刻的认识。

下面结合人教版教材第六册第五章“找规律——算一算”随堂巩固练习中的一道两位数乘法例题的教学,谈笔者对新教材的一些体会与感悟。

一、初步总结速算规律

师:请计算下列式子。

12×11=22×11=16×11=

15×11=   33×11=   13×11=

(学生计算答题)

师:认真观察后,有没有发现什么奥秘?

生1:我发现一个数乘以11后,所得的积其实就是“前后拉开,和入中央”,如“12×11=132”就是将12的十位和个位“拉开”,中间插入两数的和。

生2:我也有所察觉,如22×11=242,13×11=143……

师:同学们真是慧眼如炬,能看破其中的玄机。一个数乘以11的速算秘诀就是“前后拉开,和入中央”。

出示计算题:14×11=39×11=

师:说说你的速算心得。

生3:我先将14中的两个数字隔开,然后将1+4=5插入中间。

师:那39×11又该怎么计算?

生4:39×11就是429。还是按照口诀来算,只不过形势略有变化,需要灵活处理,即中间仍要插入前后两数的和,也就是3+9=12,不同的是,这里的和是两位数,只保留个位插入中间,十位(一般是一十)进到百位(也就是原来拉到左侧的十位数字),得3+1=4,所以39×11=429。

出示:57×11=   68×11=

师:说说你的心诀?

生5:我的心诀是57×11=57×1+57×10=57+570=627。

生6:我先用1乘以57得到第一个积57,然后再用10乘以57得到第二个积570,再将两个积相加得627。

二、规律背后的算法揭秘

师:这种“心算”究竟有什么奥妙,我们现在就来揭秘。

出示:57×1=57,  57×10=570, 57+570=627, 57×11, 68×11, 99×34。学习要求:任选两个算式对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第二个积比第一个积多一个0,两积相加得627。

生2:我发现57×11=627不符合“前后拉开,和入中央”的法则。

师:你是考察哪些算式得出的结论?

生2:57×11=627和68×11=748。

师:谁能完整表述?

生3:它们都是前后相加之后,个位插入中间,满十进一位到百位。

师:请观察22×12=,33×14=,有何发现?

生4:我发现22×12和33×14两个算式的积均是11的倍数。在整数中这样的“孪生数”比比皆是,如11、22、33、44、55、66、77、88、99等。在这些“孪生数”中,11是老幺,其他数都是11的兄长,即都是11的倍数。

师:你知道132、253、462这些数的规律吗?

生5:知道,它们的首尾两个数字相加,正好得到中间的数字,11是“背后的功臣”。

生6:57×11和68×11的积就有所不同了。它们的中间数不再是首尾之和,而是首尾和的个位数字。

三、教学反思

1.找起点。本堂课的教学是基于学生已经知道一个两位数乘11的积是“前后拉开,和入中央”来展开的,但学生只是在第六册学过求两位数的乘积,从未密切接触过这种计算模式。为此,教师课前创设了一道有关“积”是“前后拉开,和入中央”的预备题,为学生的后续探究做好铺垫。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却从预备题中意外发现另一个规律,令教师猝不及防。教师没来得及调整教学,而是按预设继续教学,为找规律而教规律,没有对意外生成因势利导。学生对蕴含的规律本来还“似是而非”,现在倒“面目全非”了,教学任务搁浅,教学目标也半途而废。

2.读教材。“找规律”既是两位数乘法的延续课,也是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起始课。通过学习找规律,学生初步了解一个数乘以11的积的变化规律,理解其运算机制。但教材只安排了“算一算”中的6道题,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和比较去发现规律。其實,这里面大有文章:比如,纵向看这6道算式,先出示12×11=132、22×11=243这样的已知题,再亮出57×11和68×11这类新题。这样的安排顺序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这样的运算顺序,契合了小学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发展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这6个算式,不仅发现规律的普遍性,还发现规律的变异性,还有贯穿始终支配规律的算理。最后,学生通过“试练”巩固技能,并提出此规律下的副产品“孪生数”。

3.巧尝试。为了让学生探究规律,教师列式:(1)13×11=,14×11=,15×11=;(2)22×13=,33×14=,44×15=;(3)19×11=,29×11=,48×11=。教师指引学生结合演算过程,探寻其中的规律(第(1)组非11因数的两位数之和小于10,适合用“前后拉开,和入中央”的规律;第(2)组,都是11的兄长姐姐,11是老幺,其他是“孪生数”;第(3)组有别于前两组,拉开后插入中间的是两数和的个位,而拉到左侧的数字质变量也变,升级为百位后加一)。

这样教学既探索出两位数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理解其算理提供便利,又为总结算法挤出时间,发展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见,研读教材,一定要深入其中,如此方能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唯有如此,才能用好教材,创建高效课程。

(责编 罗 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