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索规律”专题的教学误区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4-05-07

丁洪

[摘 要]针对“重演绎,轻归纳”的传统教学方式,教材设置了“探索规律”的专题教学。扫描和透视教学误区,提炼和解读应对策略,不但可以正本清源、厘清本质,提升认识,还能得心应手、张弛有度,助力实践,最终,实现“探索规律”的课堂凸显探索的味道,使得学生探索的关键能力真正得到提升,探索的必备品格初步形成。

[关键词]探索规律;教学误区;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01-04

从本质上看,数学也可以看成是一门探索规律的学科。规律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显性的规律”和“隐性的规律”。其中,显性的规律注重“观察与比较”,侧重运动与变化过程中不变因素的普遍确认;隐性的规律注重“猜想与验证”,侧重事物之间“原因与结果”或“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确定。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写都体现了这样的认知和理解。以苏教版教材为例,规律探索除了蕴含于例题中、散落在练习里,还有专门设置的相关专题。应该说,“探索规律”专题是对 “重演绎,轻归纳” 传统教学的一种积极回应,它面世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应扫描和透视教学误区,提炼和解读应对策略,进而提升“探索规律”专题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误区的扫描和透视

1.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的人为割裂

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过程的结论犹如空中楼阁,晦涩难懂,尤其是随着年级的增高,相应的数学规则和结论的表达越发简洁,如果仅是单调传输和单向传递,结果可想而知,厌学心理的产生、学习质量的下滑等负面情况将接踵而至;当然,如果教学过程轰轰烈烈,但不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观察、对比和优化,也容易出现所得结论“词不达意”的状况,零散而且不系统,同样不利于学生后续学习和思维发展。这样看来,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的和谐统一是教学的底色和底线,如果人为割裂,则结果覆水难收。

具体到“探索规律”专题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是“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第二学段是“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考量“发现”和“探索”的词性,两者都属于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这就预示着本专题教学的侧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最终得到朴素的“猜想—验证”的科学方法论。但是,很多教师往往用短、平、快的方式把结论灌输给学生,强调了“你就跟着这样做”,忽视了“你应学着这样想”,只是把重心放在检测反馈上,以应试的视角衡量教学的得失。显然,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只会使学生解决问题时浅尝辄止,题目的情境稍加变换,他们便会寸步难行,知识迁移、能力素养沦为镜中月、雾里花,看似有,实则无。

2.自主開放与有序开放的预期背离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也就是说,教学需要改变课堂结构,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将挤出的时间还给学生,为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创设平台;需要改变学习方式,让有意义的接受“牵手”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多种方式共同作用下,促进学生认知立体和精神丰盈;需要凸显主体地位,驱使学生调动先拥经验,自由、舒展和灵动地展现个性思维。

具体到“探索规律”专题的教学,自主开放的情形变多了,活动的效果反而降低了。比如,五年级下册的“和与积的奇偶性”,很多教学不能完成既定任务,而且探索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问题出在加数的个数变成3个及以上的环节中盲目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学生不知道“干什么”,活动已经开始了;也不知道要“干到什么程度”,“被合作”发生了;“你一言我一语”还没说上几句话,汇报登场了。可想而知,结果只能是面面相觑。如果能够将2个非零自然数和的奇偶性活动经验自然迁移,即“在‘偶数类的基础上有序增加偶数,和还是偶数;在‘奇数类的基础上有序增加奇数,加数的个数是3个、5个、7个等奇数个的情况下,和是奇数,加数的个数是2个、4个、6个等偶数个的情况下,和是偶数”,并顺势总结出“和的奇偶性取决于奇数的个数”,“奇偶类”探索和结论与前面一致。显然,自主开放并不等于完全放手,预期的背离源于过度放大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忽视了板块知识的整体联动性,还割裂了探索方法的内在传递性。

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组合错位

课程标准指出,“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也就是说,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推理不可以一概而论,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的属性,选择合适的推理方式或将它们组合运用。否则,“推”而不“理”,“理”而不“顺”,旧问题没解决,反而催生了新问题的产生。

具体到“探索规律”专题的教学,也有一些优秀案例。比如,五年级上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的教学,首先要求学生算出图形的面积,并数出边上钉子的总数,然后将数据对应填入表格,初步引导学生发现“多边形的边上的钉子数越多,多边形的面积就越大”“图形边上的钉子数是4,面积是2平方厘米……”“这些多边形的面积的平方厘米数是它们边上的钉子数的一半”,并通过“多边形内只有1枚钉子,它的面积与它边上的钉子数有什么关系?”的问题,驱动学生概括出“当多边形内只有1枚钉子时,用n表示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用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那么S=n÷2”的规律。显然,这个板块侧重归纳类型的合情推理。当多边形内只有2枚钉子时,仍然延续这种探索过程,在得到“S=n÷2+1”的规律后,可通过追问“相比较而言,这里加的1在图形的哪部分?为什么这时候要加1呢?”引导学生解构图形,发现每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内部为1枚钉子的图形,另一部分是面积为1的图形。显然,在这个板块中,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并重。当然,随着多边形内钉子数的增加,面积与它边上的钉子数的关系,以及多边形内没有钉子的探究,相对而言适合经验迁移,点到为止即可。显然,这个板块侧重类比类型的合情推理。但是,实际情况事与愿违,很多教师一味追求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往往不自觉地提高演绎推理的比重。

4.具象表征与抽象表达的对接短路

课程标准指出,“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也就是说,符号对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数学地表达自己的观念,提炼和固化数学的思维过程,使得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能以简洁的样式建构和呈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引入符号、使用符号、理解符号以及传播符号,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慮他们的接受程度,这不是一蹴而就和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顺其自然,学习才能自然而然。

具体到“探索规律”专题的教学,要求用数学式子表达的有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五年级上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和六年级下册“面积的变化”,这些专题的素材都是数学现象。如果以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为分水岭,那么“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规律一般用“多边形的内角和=(边数-2)×180°”来表达,不要人为拔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认知障碍;其他规律表达因为有了字母引入,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另外,不需要用数学式子表达的有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三年级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和五年级下册“和与积的奇偶性”。前面两个专题关注身边现象,规律相对简单,无须抽象表达,口头讲述、摆放学具或画出图形即可;后面两个专题聚焦数学现象,规律相对复杂,无法抽象表达,那数学语言描述、分类举例解释也行。显然,定位好“用什么方式表达规律?”就不会忽视准确性与简洁性,把握好“规律表达到什么程度?”就不会偏离阶段性与适切性。

5.评价导行与评价导思的功能紊乱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就是说,评价首先指向学习过程,教师必须扮演“事前诸葛亮”,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预设,并有针对性地做好预案,以增强现场研判的力量和质量;然后评价指向学习结果,这既是过程评价的“后续动作”,也是必要的阶段性反思。显然,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缺一不可、各有侧重。

具体到“探索规律”专题,有很多教学关注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在过程评价中,又总是拘泥于外在行为——关注“学生做了什么”,忽略了内在数学思维——分析“学生是怎么想的”。比如,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在四边形的内角和探究环节,学生习惯性地去测量或撕拼,有的教师“视而不见”,甚至是“不屑一顾”:“你们怎么还用这种老方法,太麻烦了!”对此,评价应该改为“你们能联系旧知解决问题,真好!”,给予肯定,然后提出:“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能想办法将四边形转化成三角形,换个角度求它的内角和吗?”在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探究环节,除了从顶点出发的分割,还出现了从边上一点或图形中一点出发的分割,教师可先用“这样做也能将多边形分成独立的三角形,你真会思考!”来肯定学生,然后用“仔细观察这三种分割方法,你能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吗?”来驱动学生思考。显然,不同的评价将会引领学生经历不同的风景。剖析行为表象、驱动思维生长,才是评价的真谛,才能帮助学生遇见“最美的自己”。

二、应对策略的提炼与解读

1.精心设计“问题链”——规划探索板块

“问题链”是指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结合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智慧设计而成的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启发性,以环环相扣的链状结构呈现,有效实现学生学习能级增益的问题序列。精心设计问题链旨在规划探索板块,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解构和有力重构。比如,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的教学,可以设计“探索不封闭情境中的间隔规律”“探索封闭情境中的间隔规律”“探索两种情境中间隔规律的联系”三个板块。其中,第一个板块先“收”再“放”,“收”借助“蘑菇与兔子”“夹子与手帕”和“木桩与篱笆”等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数个数、比数量的过程,侧重从特殊走向一般的归纳;“放”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于两端物体相同,体验数量虽然在变化,但是“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的规律始终没有变,是一种针对性的变式训练,第二层次是基于两端物体不同,体验数量虽然在变化,但是“间隔的物体数量相等”的规律始终没有变,是一种对比式的变式拓展。第二个板块则完全放手,提供诸如“间隔排列的手链”等情境,驱动学生自主经历数一数和比一比的探索过程,并在对比中建构“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相等”的规律模型。第三个板块侧重对比联系,可以从封闭的情境自然切换到不封闭的情境,例如将手链从某一处剪开后拉直,就可以得到“两端物体不同的间隔排列”,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显然,“问题链”是教师的智慧预设,是课堂的行动指南,更是育人的尺度表征。

2.引导经历“全过程”——凸显探索主线

教学讲究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生长和生根,探索规律专题也不例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探索规律不应该等同于普通知识的教学,它侧重的是“猜想—验证”朴素科学方法论的渗透,这才是它真正的使命、归宿和价值。比如,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教学,首先通过对简单的正方体表面进行涂色以及分割,了解到小正方体“三面涂色”“两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基本事实;其次引导学生自主操作,获得一些基本数据,并借助问题“观察填好的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驱动学生有理有据的猜想发生,得出“3 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顶点的位置,都是8个。”“ 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都是12的倍数。”“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都是6的倍数。”“6 个面都不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分别是0、13、23、33……”的基本规律;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简洁表征规律,并举例进一步验证;最后通过整理和回顾,帮助学生积累“找各种小正方体时,要注意它们在大正方体上的位置。”“各种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大正方体顶点、面和棱的个(条)数有关。”“要把找、数、算等方法结合起来,并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思考。”的探索经验。显然,完整经历“感知事实、定量描述、猜想规律、建构模型、举例验证和经验内化”的探索过程,能有效助力学生探索意识的充分唤醒、探索路径的基本塑化和探究能力的初步达成。

3.推理演绎“巧联结”——丰富探索认知

虽然“探索规律”专题是针对世弊应运而生的产物,但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只重视“跟着感觉走”的直觉思维,忽视了必要的理性思维培养,毕竟单一的思维形式略显单薄,难以支撑探索规律的全部内涵。比如,三年级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的教学,是否能用“两头一拉,中间相加”表征“两位数×11”这类算式规律的全部内涵?是否能用“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乘数十位上的数乘比它大1的数的积”表征“同头尾合十”这类算式规律的全部内涵?诸如此类,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应该说,初步探究得出如此结论,可以算作是阶段性成果,但是如果把这种形式的结论当成最终的数学建构,显然有失偏颇、不接地气。不妨让探索规律先“生动”起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归纳或类比出形式化的见解,只要“合情”就肯定和悦纳;接着让探索规律再“深刻”起来,引导学生分析形式化背后的数学实质,即从算法的推理走向算理的推演,适度和必要的“合理”阐释,不但不会拖累“合情”流畅,反而能为“合情”表征注入底气和活力。显然,兩类推理不应该刻意回避对方,人为造成“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只要按需侧重、适度融合和有机联结,就能立体架构探索过程,丰富学生的探索认知和体验。

4.规律表达“重实质”——注重探索优化

因为认知特征、表征形式、抽象水平等实际情况的存在,规律表达一般呈现多姿多彩、因人而异的生态样式,有的是口头表达,有的是举例说明,还有的是抽象建模,这些都是学生的自然流露,是可以被理解和尊重的,体现了个体经验的内在自洽。比如,六年级下册“面积的变化”的教学,学生通过具体的测算活动,得到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变化前后的基本数据,即“长度比”和“面积比”,然后通过问题“比较每个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长度比和面积比,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驱动学生寻找两者之间的显性联系。学生的表达一般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白描型,“正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边长比是3∶1,面积比是9∶1”“三角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边长比是2∶1,面积比是4∶1”“圆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边长比是4∶1,面积比是16∶1”,学生关注的只是具体形状,思维在浅层水平游走;第二种是归纳型,“两个比的后项都是1,面积比的前项是长度比前项的平方。”学生渐渐超越具体情况走向一般概括,思维水平有所提升;第三种是建模型,借助“如果把一个图形按n∶1的比例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的面积比是( )∶( )”引领学生尝试用含有字母的比表达规律,建构形如“n2∶1”的数学模型,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显然,这样的规律表达从局部到整体、从粗糙到精致、从生动到深刻,形式虽然多样,但都紧扣实质,有效催生了数学思维的梯度优化和良性发展。

5.评价导向“多维度”——激活探索智趣

评价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帮助探索,否则可能阻碍探索。实践表明,要想发挥评价的正向功能和积极影响,往往需要明确评价方向、选择评价手段和考量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多维度的评价策略。比如,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的研究盆花规律环节,在学生给出图形、文字和符号三种表征方式时,教师可以用“感谢你们的精彩表现,真会思考!”来点评,情感维度的评价能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当出现“竖着摆”能清楚表征规律时,可以用“还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为你点赞!”来点评,方法维度的评价促进了结构对应;当计算得出第19盆花的颜色时,可以用“第7组第一个确定了位置,每组的第一个都是蓝花,确定了颜色。思考有序!”来点评,操作维度的评价明确了程序要点。在探索总结环节,对比算式中被除数对应总量,除数对应“每组有几个”,商对应“有这样的几组”,以及“余数是几,颜色与每组的第几个对应相同”,可以用“一一对应思考问题,规律特征自然显现,真会学习!”来点评,思想维度的评价达成了模型建构。在自我创造环节,出现了不同规律的作品,至少摆两组才能清晰表达规律,可以用“周而复始,不期而遇,真会创造!”来点评,素养维度的评价内化了活动经验。显然,评价可以激活学生兴趣,驱动他们“愿意学”,还可以激活学生潜力,驱动他们“学得透”,进而实现探索的“智趣”相融。

综上所述,对于“探索规律”专题教学,教师需要“另眼相看”,不能忽视它的独特性;需要“紧扣目标”,不能忽视它的功能性;需要“塑化路径”,不能忽视它的基础性;需要“发展思维”,不能忽视它的价值性;等等。唯有如此,认识上才能正本清源、厘清本质,实践时才能得心应手、张弛有度,最终,让“探索规律”的课堂真正凸显探索的味道。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问题链驱动的小学生数学化学习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C-b/2020/02/26)。]

(责编 金 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