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时间:2024-05-07

卢万珠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要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师就要脚踏实地,做实干型教师;学无止境,做学习型教师;潜精研思,做研究型教师;竭智尽力,做智慧型教师;与时俱进,做创新型教师。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6-0065-02

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的教师数量最多,家长也更关注孩子这三门学科的成绩。相比之下,信息技术学科在小学属于“小”学科,信息技术教师的存在感往往和主科教师不能相比,但信息技术教师大可不必妄自菲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做学生创新的引路人,让自己收获满满的教育生活幸福感。

一、脚踏实地,做实干型教师

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信息技术课的授课地点大多在计算机室,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校计算机室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好学生在计算机室上课的常规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如教育学生进出计算机室要安静、整齐、有序;要爱护计算机室的公物,做到不乱敲键盘,不乱玩鼠标,不乱调显示器。另外,由于信息技术课本属于循环使用的教材,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课本,不在课本上东写西写或乱涂乱画。

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计算机室往往比较兴奋,爱表现自己,希望能引起老师或同伴的注意。因此,教师要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做到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这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很考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制定课堂常规外,教师还要针对每一个课时,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尽量把自己的课讲得生动有趣,让信息技术课堂变成吸引学生的磁石,让计算机室变成学生向往的地方。现在网上信息技术的教案很多,教师切忌图安逸、省事,把网上的教案下载下来应付了事。网上的教案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南橘北枳,学情不同,每个教师上课的风格也不一样,搞不好会变成东施效颦,适得其反。教师应脚踏实地,研读课标,吃透教材,认真思考,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再把他人的设计亮点吸收进来。

二、学无止境,做学习型教师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主要有键盘指法、电脑绘画、电脑动画、文字编辑、音视频编辑、幻灯片制作、网络信息搜索、收发电子邮件、编程基础等。一个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有扎实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标准规范的计算机指法、快速灵活的电脑绘画技术等,这样才能熟练制作动画、微课,熟练掌握音视频剪辑技能和基础编程知识信息。科学技术的创新堪称一日千里,新技术、新软件、新概念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自我充电,做学习型教师。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原院长威廉·柯比指出:“学习力是我们生活在21世纪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最大资本。”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勇于学习,特别是要勇于学习新的东西。知识是没有重量的,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寶藏,“学然后知不足”,艺多不压身。教师还可以从教育教学刊物中学习理论,从著名教师的著作中汲取营养,不断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增色添彩。久而久之,教师的专业素养就会越来越高,工作起来就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因此,教师要做学习新知识的引领者,努力成为有扎实学识的时代好教师。

三、潜精研思,做研究型教师

有的教师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多年,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年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这种“只顾低头走路,忘记抬头看天”的做法,既会让教师的专业成长停滞不前,又会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教师的幸福感部分来自教育研究,研究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研究就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化能力。

教师的科学研究可以从做微型课题开始。“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微型课题虽小,但“五脏俱全”。微型课题研究以“切口小,周期短,见效快”为主要特征,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效果即成果。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寻找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如“学生上课喜欢玩电脑游戏,不喜欢听老师上课,怎么办?”“电脑键盘指法教学很枯燥,学生学习效果差,怎么办?”等。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努力寻找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把各种感悟和体会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用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教师有了微型课题的研究经验后,承担更大的课题研究也就水到渠成了,且做课题研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四、竭智尽力,做智慧型教师

教育是一门影响人的艺术,想让学生喜欢自己,教师得先爱学生;想让学生充满智慧,教师得先做个智者。教师是化难为易者,职责是教会学生把厚厚的教科书读薄学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做到教学方法有趣、教学策略有效、教学过程有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养成好学、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自2014年起,教育部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组织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几年下来,平台展示了很多优秀的信息技术课例,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观摩这些百里挑一的“部优”“省优”课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观摩他人课堂,借鉴别人长处,分析别人好的做法和失败之处,并把这些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当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大有益处。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是一个不断学习、研究、反思的过程,教师设计的同一份教案,往往会用在同年级不同的几个班级,每一节课在方法和细节上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教师要注重反思,让反思伴随每天的教育教学,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因为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只有善于反思的教师,才是有智慧的教师。

五、与时俱进,做创新型教师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课标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要培养出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师就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纷至沓来,教师应与时俱进,站在科技革命的高度,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把新技术和自身教学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趣味化、智能化、艺术化,形成“活、新、实”的教学特色,帮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创新型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渊博的知识储备,有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应该跳出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探索基于信息技术课的课程综合化教學,学习STEM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跨学科的多维发展,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如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权威、影响力大的赛事活动,这既能锻炼自己、挑战自我,又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信息技术教师要规划好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一步一个脚印,每天进步一点点,做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相信将来会大有作为。

[ 参 考 文 献 ]

[1] 夏建军.我最喜爱的老师——李国伟、荣慕蕴教育园丁奖获奖教师事迹[M].广西:接力出版社,2009.

[2] 肖川.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3] 杨志成.提升教师素养 赢得未来教育[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09).

[4]的陈捷.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09).

(特约编辑 木 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