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注重习惯养成,提升学习能力

时间:2024-05-07

周利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控力,使其主动对自身进行约束,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从生理和心理动力定型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入手,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4-0083-02

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不需要通过意志来控制的惯性。学生在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以后,会产生一种正向的学习心理,在这种习惯的约束下,学习效率会出现质的飞跃。而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那么其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绝不仅限于学习层面上,其身心健康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1.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动力定型

在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学生自然会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生物钟,在不同的时间点通过条件反射来提醒自己,意识到自己在什么时间需要去做什么。例如,在晚上睡觉之前,他们会将第二天上课所需要的教材和资料都放到书包里;在上课前利用十分钟背诵语文课文和英文单词;在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不要逗留在教室外或其他场所,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老师来上课;每天放学之后,在家中收看新闻以了解社会实事……这些习惯形成之后,学生无须通过制订好的时间表来约束自己,生物钟会对其肢体和大脑进行“控制”,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已经建立起了稳固的生理动力定型。

2.有利于建立稳固的心理动力定型

在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学生对学习的追求会从潜意识的层面出发,其情感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支配。例如,有许多学生虽然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贪玩对学习的危害,但却不能控制自己不玩游戏,这其实是其潜意识层面所暴露出来的思想,让学生产生想玩的欲望。而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学生潜意识中会将学习作为第一选择,从而在学习中发现乐趣。这实质上是建立起了稳固的心理动力定型,潜意识地重复自己以前的行为而进行学习,虽然没有刻意规划,却已经形成了个性化的秩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益处。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注重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程之前的准备活动。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可以提前对教师将要讲授的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为自己规划新课程的学习目标,也为顺利学习创造条件。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新课程开始之前给学生布置一系列开放性且程度比较高的预习任务,逐渐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此外,教师应该总结一些预习的技巧分享给学生参考,让学生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预习策略,这对预习的质量和效率有一定帮助。

例如,在展開人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循环小数”一课前,教师可以提前进行课程导人,给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找到循环小数的定义以及界定循环小数的方式,并告知学生在正式教学时会要求其围绕循环小数展开讨论。这样做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导人知识教学,使学生在具备自我思考的前提下吸收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和总结能力。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接受了两三年的教育,但仍然没有总结出系统化的预习方法,预习的效率比较低。为了避免浪费时间,教师要提前设计预习方案,细化预习任务,让学生逐一完成,在学生形成习惯并总结出高效的方法之后,再让其自行确定预习内容。通过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更快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

2.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在长时间保持端正的态度和高效的学习方法之后,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此时这种态度和方法就成了学生的本能,一旦被运用到学习当中,就能发挥重大价值。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应用多媒体设备,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感受。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将理论文本知识化为声音、影像、故事等多种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预设童话故事情境,故事是平面图形王国里的居民在数学课堂上召开见面会,并用多媒体展示故事中的平面图形人物。学生很快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参与到了图形知识的讨论当中。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来给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起名字,并且说出自己所起的名字的依据。这比一般的授课方式更具吸引力,有利于提升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使创造性思维在思考中得到了锻炼,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3.结合生活实践

在小学阶段中,学生普遍认为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认知难度更高、知识更为抽象、学习难度更大,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为了缓解这种情绪,教师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激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源自于生活的,而且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事物结合在一起,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来将教材中的知识回归生活,使其更加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成功探究数学的奥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一课时,有一部分涉及镜面对称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备小镜子,让学生观察镜子中的自己,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来展开讨论,最后总结人在镜子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还有镜子内的自己和镜子外的自己进行变化的方向是否完全一致,如果不完全一致,那么又呈现出怎样的变化特点。学生彼此交流之后就会发现镜子内外的人只会在左右的方向上发生完全相反的变化,在其他方向上的变化与镜子外的人没有区别。学生通过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发现了许多数学规律,认识到数学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生活价值,从而养成了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4.善于自主思考

部分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所以他们在课余时间只会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习行为过于形式化,学习态度不严谨,这显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没有丝毫益处,还制约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由此看来,教师要强调课后作业在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写作业时对自己的纠错能力、观察能力等进行锻炼,通过课后练习来揣摩出题人的意图,深入分析知识点的变换形式以及解题方法等。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教师可以布置不同面积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计算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并要求其在完成第一遍作业之后进行自主思考,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批改,当发现作业当中有错误时要订正并分析自己的出错原因。在学生将自己批改并订正的作业上交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作业正确率较高的学生进行表扬。与此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准备专门收集错题的小册子,在发现错题之后,将其整理到小册子当中,对自己做题时出错的原因进行标注,以便在巩固练习阶段进行复习时,避免自己再犯类似的错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错题小册子总结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并根据该知识点进行自主命题,加强练习,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在这个自主思考、自我纠错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促进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比较贪玩,但其潜力极大,对新鲜事物也抱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只要对学生稍加引导,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坚持完成预习工作;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逐渐形成习惯;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践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