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时间:2024-05-07

陈果

[摘要]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上,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受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的本质,强化对数学的理解;通过体验课外拓展,回味数学在生活的应用,进而学好数学。

[关键词]生活;实践;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4-0085-0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教育应该顺应学生的发展,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感悟,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为实现高效课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通过感悟、实践、体验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感悟,在实践中得到体验并巩固知识。

一、实践操作。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对小学生来说,如果能够将数学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就存在于生活中,生活离不开数学,他们就不会觉得数学枯燥无味,更愿意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

例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实验一:有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1号杯装满水,往2号杯放入一个桃子,再用装满水的1号杯往装桃子的2号杯中倒水,直至倒满。两个杯子同样大,应该装同样多的水,但是倒满2号杯之后1号杯还有剩余,让学生感悟到桃子占有空间。实验二:往1号杯中放一个桃子,往2号杯中放一个鸡蛋,用同样大小装满水的3、4号杯分别往1、2号杯中倒水。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倒人2号杯的水多。再次让学生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当然生活中除了桃子、鸡蛋外还有很多物体,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比较,比如猪比鸟大,苹果比花生大等等。在学生有所感悟后,教师再导出体积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让学生学得有理有据,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物体所占有一定的空间大小,便能够更好地将枯燥的数學概念变成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知识。与其说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不如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中感悟、体验数学。在这次实践中笔者发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兴致勃勃,学习效果也很明显。

二、生活感悟,强化理解

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应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情境作为其内容。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激励每一个学生投人到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质量单位内容时,笔者问学生:“我们六年级同学的体重大约在50千克左右,还有谁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千克作单位的常见物体?”有一位数学成绩不太好但体育不错的学生立马举手说:“目前训练的铅球中女子铅球是3公斤,即3千克,男子铅球是4公斤,即4千克。”铅球是学生最熟悉的,也是最容易体会质量的物体。笔者及时表扬这位学生,后来该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态度有了明显好转,成绩进步不少。

又如,教学“一一间隔规律”时,有的学生以为简单,却没有很好地体会对应思想,所以对于出现过的关于间隔排列的题目无从下手。因此,笔者利用教室里的课桌、椅子先给学生构建对应思想。教室里的课桌与椅子的关系正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端都是桌子,那么最后一张桌子没有椅子对应,于是我引导学生建立这样一个公式: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端物体相同时,物体的个数一中间物体的间隔数=1。当两端物体不一样时,即最前面是桌子,最后是椅子,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构建出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个数一样多,甚至可以延伸到封闭图形的一一间隔排列。通过这样设计,笔者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度明显提高很多,做题正确率也很高。

设计数学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情境构建。这样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也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建模意识,为学习后面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外拓展,体验数学

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数学秘密,通过课外拓展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体验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比如,体积相同的物体,面积可能不同。很多学生会混淆概念,想当然地认为体积相同的物体其面积肯定也相同,或者认为同一个物体,不管其形状如何,其表面积肯定相同。这时笔者提问:“为什么猫睡觉时会蜷成一团?”有的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心去思考,最后总结出猫蜷成一团能使身体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大大减少,这样散发的热量也最少,所以身体蜷成一团感觉会比较暖。用数学的语言来总结就是体积相同的物体,球体的表面积最小。通过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习性展开追问,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课外知识,而且还能巩固数学知识,学生也不会简单认为体积相同的物体其面积就相同。

生活化数学应该是指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让数学在生活中体现出来。比如,在教学体积概念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阿基米德巧辨真假王冠》的故事:阿基米德根据重量一样的同一物质,其体积也相同的原理,将两个物体(一个是工匠打造的纯金皇冠,一个是与皇冠重量一样的纯金块)放人盛满水的容器中,并把溢出来的水收集起来,发现两次溢出的水的体积不相等,得出皇冠是假的结论。在故事拓展中可以告诉学生质量一样的同一种物质其体积也是一样的。之后学生对“同一块橡皮泥捏不同的形状,体积与面积是如何变化的”的问题,很快就会知道因为是同一块橡皮泥所以体积不变,但面积会随着形状发生改变。

课外知识具有趣味性,又与数学知识相联系,学生学习课外知识不但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趣味性,也能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这些有趣的生活知识能让学生更易理解与之相对应的数学知识,更能让学生巩固、掌握与应用所学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用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但是无论采用什么形式教学,教师都要善于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责编:黄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