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解决问题”为例谈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

时间:2024-05-07

游艳萍

[摘 要]同一本教材不可能既适合于城市学生,又适合于乡村学生。创造性使用教材,适当地选择和重构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适用于施教对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

[关键词]解决问题;创造性使用;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1-0049-02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巨大,而教材只是提供了课堂教学的蓝本,同一本教材不可能既适合于城市学生,又适合于乡村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选择和重构,使之适用于施教对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现就小学阶段“解决问题”这一领域的内容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造性使用教材。

一、信息逐次呈现,帮助理解题意

小学生受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十分有限。在教學三年级下册第97页例题4“够不够——解决问题”时,教材中呈现的情境是学生最常见的购物情境,但例题中呈现的信息量较大,信息较复杂。例题信息是:“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笔袋,还想买1个本子和1支笔,她的钱够吗?”如果将例题不加改造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估计很多学生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对该例题进行了创造性地使用,利用小丽买文具这一情境逐次增加条件呈现信息:第一次呈现“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笔袋”,删去了“她的钱够吗?”这一问题,给学生留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并解决问题,初步建立解决“够不够”这一问题的模型;第二次呈现“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笔袋,还想买1个本子,她的钱够吗?”,此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适时渗透两种不同的解题策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三次才完整呈现例题的内容:“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笔袋,还想买1个本子和1支笔,她的钱够吗?”在信息逐次呈现的过程中,每次都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这次的信息与前一次有哪些不同之处?你准备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既能明了已有的知识,又能逐层推进。如此设计,降低了例题的难度,使学生更易于掌握,并加深了对题意的理解。

二、直观体验感悟,帮助建立模型

“几何直观”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它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操作,化抽象为形象,建立起数学模型的过程。课程改革以来,“解决问题”的教学总让人雾里看花,不少教师对数量关系避之不及,不敢建立解题模型,就怕被误解为教学模式不够自主、缺乏创新精神。殊不知,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数学模型之一就是数量关系,它可以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一些基本的方法,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第1个例题是引导学生“认识倍”;第2个例题是解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第3个例题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教师教学用书》建议安排3个课时来完成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为何用除法来计算,有必要建立用除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解题模型。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度解析,可以这样创造性使用教材:将例题1和例题2的内容整合成同一课时进行教学。先出示整齐排列的一系列物品,通过看一看、圈一圈、说一说,让学生自然认识“倍”。但学生对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一问题用除法算是否合适却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于是,我又对例题2的教学进行了如下改造:先课件出示整齐排列的12只小狗和4只小猫(小狗每4只分为一组),让学生说说“小狗的只数是小猫的几倍”。因为有前面例题1的铺垫,学生很轻松就得出了答案——小狗的只数是小猫的3倍。有的学生是直接看出来的;有的是动笔圈出来的;有的是用除法算出来的……面对大家的不同方法,我不动声色,而是利用课件把小狗变成凌乱排列的20只。“现在小狗的只数是小猫的几倍,还能一下子看出来吗?请用喜欢的方法来解答。”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多学生选择动笔4只4只地圈起来,要想知道小狗的只数是小猫的几倍,只要看20里面有几个4即可;只有少部分的学生用除法计算:20÷4=5。此时,我还是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引导,而是因势利导,再次抛出凌乱排列的36只小狗,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求出小狗的只数是小猫的几倍。这时,不用我费半点口舌,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用除法计算。我继续发问:“如果小狗的只数是360只、3600只……这时候你们还圈吗?”学生纷纷摇头,自发觉得圈的方法不适用于普遍的情况,除法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方案。这样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重构,层层深入,让学生既能有直观感性的体验,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又能在体验中自发抽象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用除法计算。模型建立扎实,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三、联系生活实际,帮助感悟提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义务教育教科书变 “应用题”为“解决问题”,正是体现了数学的实践意义。让数学走进生活,可以让学生学到有声有色的、有活力的、富有真情实感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数学有用”的思想。如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这一部分内容,教材中的3个例题分别呈现了“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这三种不同情境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教师教学用书》建议每一种植树类型都用一课时进行教学。为了加大学生的思维含量,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挑战性,更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这三种植树模型的认识,我对教材进行了以下创造性的改编使用:摒弃原教材例题中单一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呈现近期莆田市民喜闻乐见的盛会——“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情境:“为迎接盛会,市政部门做了许多准备工作。瞧!市政部门正准备美化迎宾大道。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怎么美化?”这样从学生身边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时政新闻引入,既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觉得亲切,同时又让学生以“设计师”的身份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想一想、找一找、议一议等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三种植树模型,进而通过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活动,沟通这三种植树模型的联系和区别,建立“植树问题”的解题模型,可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感悟。课末,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 教师继续追问:“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和咱们今天学的知识有关,你能说说看吗?它们分别是属于哪种植树模型?”像这样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从而架设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实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

总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任重而道远,教师只要勤于思考,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选择和重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必将指日可待。

(责编 罗 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