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杭梅芳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既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有效元素,又要关注学生自身体验的经验,以便于学生从既有的生活元素中探寻到数学知识的真谛,从而实现数学学习的有效突破。
[关键词]生活元素 数学素材 学习感悟 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6-089
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存在这几个问题:一是引导学生解读生活现象的意识不强;二是引导学生自觉探寻生活现象中的数学问题的力度不够;三是帮助学生去研究的意识欠缺。在课堂中呈现各种生活现象的主要目的是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以便顺利地切入知识教学,为新知的探究提供一个氛围。针对于此,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探寻数学问题意识的指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真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的的探究能力与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指导观察,学会探寻身边的数学
教育必须扎根于生活,只有充满生活气息的教育才会深入人心,才会充满无尽的活力。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课前引导学生搜集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小包装盒,并让学生尝试剪开其中的一两个,观察了解包装盒的基本构造;课中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活动的结果,然后组织学生观察面、顶点和棱,尝试着找出对应的特征。同时,指导学生观察教室内部的空间构造、数学课本等物体,让数学学习和身边真实的物体有机地连接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的基本特征。课后组织学生用合适的学具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并用彩纸糊长方体的表面。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的顶点是几个,在哪里,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分别对应着什么,在糊纸过程中还进一步领悟6个面的基本构成状况以及长方体相对面相等的知识。
用观察和活动连接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悟相应的数学问题,从而理解知识的本质,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
二、指导分析,学会探寻生活中的数学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这是2011年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段重要论述,从字里行间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数学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不仅是知识积累、数学经验、数学思想等方面,也是学生真实的生活实际。因为只有真实的生活,才会给学生以最熟悉的感觉,给学生最直接的启迪。
如,教学“一亿有多大”后,可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一是调查家中一个月内节约用水、用电的情形,观察每天家中剩菜剩饭的量;二是组织学生分析这些数据,并引导学生推想“我们班有42个人,照这样,42个家庭一个月能节约水电多少,会浪费大米、蔬菜等食材多少?”让学生在计算中掌握相应的解答方法。三是把信息进行推广,“我国大约有4亿户家庭,你能根据前面的信息推断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吗?”学生会把前面的学习经验与亿的认识结合起来,从10户开始,推算出100户、10000户、1000000户直至1亿户,最后算出4亿户。科学的分析不仅促进学生认识“一亿”,学生也会在演算中体会到节约的经济价值。
这种联系现实生活的数学实践体验活动,能够开启学生观察生活的新窗口,让学生在分析研究中增长知识,获得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指导实践,学会探寻有用的数学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获得真实体验的重要路径。因此,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实践活动,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实现在活动中理解、在实践中建构的教学目的。
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可设计一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归纳整理能力。一是反思学习过程,把自己学习的过程写成数学日记,把自己的思考写成数学小论文,把同学的错例或自己的新感悟,或其他同学的新思考制作成数学小报。真实的活动既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又给学生反思知识的机会。二是安排动手测一测、算一算活动,例如动手测量家中电视屏幕的长和宽,学着用分米和厘米作单位,从而巩固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平方厘米的意义和平方分米的意义,促进正确认知的建构。
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不是假大空,而是真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盯紧教材资源,科学、创新地使用教材,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积累,还要积极开发生活资源,让学生在联系生活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味。
(责编 童 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