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新宇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需要“策略”的有效介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生硬的灌输与注入,是为解题而解题,注重的是结果,忽视教学策略;而新课程理念则告诉我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环节务必要讲究策略,充分发挥策略的作用,使自己的教学更具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问题情境 求异思维 课堂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6-056
策略,乃解决问题之方法或捷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推进尤其需要“策略”的有效介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生硬的灌输与注入,是为解题而解题,注重的是结果,忽视了教学策略;而新课程理念则告诉我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为此,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环节时务必要有策略意识,充分发挥策略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使自己的教学更具实效。本学期,我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评比活动,内容是新修订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研读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我认为唯有优化教学策略,才能让本课关于“策略”的教学更有效,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期待,引导学生去发现策略
我执教此内容的时间是第一学期12月份,此时学生手里头还没有下册的课本。然而,从另一角度看,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即学生在课前并不能通过阅读教材来熟悉教师讲课的内容。这给创设问题情境,一步一步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创造了绝好的机会(学生不会直接从课本上获取解决问题的答案)。上课伊始,我通过课件抛出一道题“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让学生进行尝试解决。问题一呈现,学生迅速投入了思考,个别头脑灵活的学生很快说出了答案:小宁30枚,小春42枚;而大多数学生则仍沉浸在思考状态中,理不出头绪。我让说出答案的同学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被叫到的几位同学表述自己的思路时并不是很清楚,说得大家似懂非懂。那么,究竟有什么办法能够将题目中所说的条件化抽象为具体,以帮助我们一目了然地理清解题思路或将解题思路明白地告诉大家呢?我在学生渴望得到更好的解题方法的时候,将这一问题抛了出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期待,引导学生去发现策略。在我的启发与诱导下,有的学生提到了用线段图来帮忙解决问题。学生的这一想法正是我所期待的。在我的一番大加赞赏之后,师生一起踏上了运用线段图来解题的“探究之旅”。
二、指导学生运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领略策略的价值
首先,我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自己尝试画线段图,并要求同桌同学进行比较,找出各自所画的线段图的异同点,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同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线段图。
接着,我要求学生结合线段图进一步熟悉题意,理清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于是,有的学生通过直观的线段图很快发现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等于小宁邮票的2倍(如图2),此时就可以先算出小宁邮票的枚数。所有学生对这一解题思路都表示认同,都为寻求到这样的解题策略而高兴。
最后,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动笔算出结果,再进行检验,看看这一招是否真的管用。学生亲历了探究过程,对画线段图解题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与热情,领略到了“运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这一学习策略的价值所在。
三、触类旁通,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学生求异思维,追求策略的多样化
“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不止一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而通过一题多解,恰好可以达到此目的。仍以上题为例,在学生运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顺利地将问题解决之后,我又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刚才我们通过减去小春比小宁多的数量寻求到倍数关系,那么是否还有另一条路子也可以帮我们寻求到倍数关系呢?我又一次呈现出线段图(图1),学生又一次将发现的目光锁定在直观的线段图上,脑子开始转动起来。一些学生陆续举起了小手,告诉我他们已经找到了另一条路径。我请其中一位同学讲述他的“重大发现”:两人邮票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这样可以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我又趁热打铁,运用课件出示线段图(图3),让每位学生都对照线段图来说说解题思路。
毋庸置疑,通过一题多解可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实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的头脑更加灵活,思维更加敏锐、开阔。
四、关注课堂生成,捕捉并有效运用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深化学生对策略的认识
我为自己“一题两解”的成功引导而感到高兴,可就在我刚想出示习题进行巩固训练时,一只小手又举了起来,我示意他发言,他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还有一种解法!可以将小春比小宁多的12枚平均分成两半,给小宁6枚,这样他们两人拥有邮票的枚数就相等了。”该生还想继续说下去,我却打断了他的发言,让大家接着该生的发言说说下一步该怎样算。很快,一位同学抢先举手说:“72枚除以2减去6,就是小宁邮票的枚数,加上6就是小春邮票的枚数。”我为学生敏捷的思维感到兴奋与欣慰。课堂上这个精彩的生成是不期而遇的,是我课前没有预料到的。应该说发现第三种解法的学生还是从直观的线段图中找到的答案,当然也受到了前面两种解法的启发:不管是小春减去12枚,还是小宁加上12枚,都是为了形成一种倍数关系。现在将小春多出的邮票给小宁一半不也可以形成倍数关系吗?而这正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策略。找到了突破口与策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学生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潜能,在探究活动中他们往往会从自己的学习经验出发,另辟蹊径,运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来思考、解决问题,给课堂教学带来精彩的生成。课堂生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师应关注课堂生成,适时捕捉并有效运用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以此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于策略的运用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某种策略的认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提高能力的策略。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解题策略内容的教学更需要讲究方法。反思自己所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我有效利用教材还没有发放到学生手中的机会,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采取了层层诱导、步步为营的策略,引领学生展开实实在在的思考,亲历实实在在的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维方式,鼓励、引导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以期产生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火花,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编 黄春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