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夏伯华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思维能力。学生学习中出错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尝试和探索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及时抓住这一宝贵的时机,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
一、故意设置“差错”,启迪智慧
思维总是始于疑问。“故意设置差错”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从而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它不但能引起学生对某些易错问题的注意,而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剖析错误和改正错误,使学生经历从错误认识走向正确认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而唤醒学生的潜能。因此,在认识、理解、感悟的关键处,可以故意写错、演示错、出示错例,给学生制造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去发现、去解决,并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启迪学生的智慧。
例如,在教学求正方形的面积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街心花园中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16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我出示时,漏抄了“正方形”三个字,结果学生解题时,出现下面情景:
生1(小声地):老师,这道题不能做,缺少条件,没说什么形状。
师:请同学们停下笔,会做这道题的举手。(这时,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
师(指一名没举手的):你不会做吗?
生2:我觉得这道题差一个条件,补上“正方形”条件就能做了。
师(故作认真):是老师太粗心了,漏掉了“正方形”三个字,还好,几位细心的同学及时发现并提了出来:谢谢!现在,我看这样,不加“正方形”三个字,请你自己来设计花坛,你将如何设计呢?要求周长还是16米,先设计图形,再求花坛面积,行吗?
生:行!
师:小组合作设计,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图形多。
通过故意设计“差错”,不仅让学生对求图形的面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而且由此将错就错,巧妙设计开放题,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营造创新的思维空间。
二、巧妙诱发“差错”,引导深思
教师人为地设置一些“陷阱”,甚至诱导学生“犯错”,再引导学生自己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能唤醒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
例如,“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16厘米,宽8厘米,如果用它剪直径2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多少个?”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用大面积去除以每块的小面积,即16×8÷[3.14×(2÷2)]≈41(片)。思考讨论后,得出应该用“去尾法”,即40片。然而,本题却根本不能用这种方法去解答。于是,我让学生画草图,一个个豁然开朗:原来正确的解法是(16÷2)×(8÷2)=32(片),根本不可能剪出40片,进而有学生想到16×8÷(2×2)=32(片)。可见,经验是一把“双刃剑”,成功因为经验,错误也可能因为经验!
若教师在教学中扶得太多,放得太少,学生在学习中小心翼翼、亦步亦趋,解决问题浅尝辄止,也就不会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地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在摔打中学会对数学问题作深入的思考。
三、适时呈现“差错”,修正思维
在学生形成新知识雏形时,我常常根据以往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不失时机地先把错误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加深认识,从而预先控制了错误的产生。
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后,我出示了如右图的三角形。
师:有的同学列出了8×6÷2的算式计算面积,对吗?
生1:不对。因为以8为底边的高不是6,所以不能这样计算。
师:那该怎么算才是对的?
生2:应该是7×62,因为6是以7为底边的高,所以这样做才是对的。
师:说得真不错!通过刚才的例子,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3:我们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要找到正确的底和高才能计算正确。
生4:每个三角形都有好几组底和高,我们在计算时,所找的底和高必须是相对应的。
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样不仅纠正了错误,而且对于公式中底与高的认识更深了一层。有了本质的理解。
总之,“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再生资源,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探究,给学生出错的时空,甚至可以促进差错的生成,使得学生最终能“拨开云雾见明月”,也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具生机和灵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