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开展读写结合,提升阅读效率

时间:2024-05-07

邵徐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和写作是两项不可分割的重要构成,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有效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了解写作技巧;而借助写作则有助于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对所阅读过的素材展开全面的回顾和反思,由此形成更深刻的个性化感悟。所以,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当落实读写结合的策略,这是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进行针对性指导,构建高效课堂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完全放手由学生一味自读,因为初中生受年龄的限制,如果所阅读的素材具备一定深度,理解起来会有难度,不能准确把握其中潜藏的深层含义。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立足于学生的视角,参与具体的阅读过程,了解作者如何完成事物的观察以及分析,如何使用精准的语言进行表达等,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的阅读指导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还能够收获以读促写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教学《谈生命》时,这是一篇带有哲理性的象征散文,为了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形成个性化感悟,需要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了解文本的整体结构,感受作者如何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对生命的体验,并从中体会蕴含的深邃哲理。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充满情感地朗读文本,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借助流畅的语言进行完整表达;其次揣摩文本的主旨思想,体会蕴含于其中的深刻哲理;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谈谈个人感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发展,再结合教师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学生能够对文本形成个性化理解和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在这个例子中,读写结合的体现是让学生在阅读了《谈生命》这篇文章之后,用文字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写出来,这样就将阅读与写作很好地统一起来,这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读写结合。当然严格意义上讲,在这个案例中所体现出来的读写结合,实际上是从阅读到写作的单线变化,用信息加工理论来解释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通过阅读完成了信息的输入,然后在写作的过程当中进行信息的输出。此过程中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加工,一方面体现着学生的阅读效果,另一方面决定了学生的写作质量。要将这两点的作用都充分发挥出来,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否完成高效的信息加工,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每一个细节,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阅读到的内容充分联系起来,并且借助自己的想象去对文本的理解形成延伸,这就是读有所感,读有所思。有了这样的基础再运用文字去表达,自然也就能获得较好的写作效果,从而将读写结合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开展主体性学习,推进深度学习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针对语言表达方式的教学以及应用是关键环节,读写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文本所应用的各种写作手法,也能够在习得技巧之后实现灵活运用。

例如,在完成《苏州园林》的教学之后,为了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第二段排比句的用法,可以结合“我的校园”作为主题,由学生自主仿写一篇说明文。学生在完成仿写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优美景致,也能够体会到排比句所具有的表达效果:既能够有效集中所展现的内容,又能够增强语言表达气势,同时还具有鲜明的节奏,更利于抒情。可见,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同时也深化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初中阶段针对写作方面的教学,更关注学生对文本整体的把握,而想象力也是学生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灵感源泉,能够促使学生展开创新型写作。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组织有效的拓展训练。例如,在完成《爱莲说》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此为模板,在不偏离文本内容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将其扩充成为现代记叙文。完成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选择文本中所提及的菊、牡丹以及莲花进行改写,谈一谈这三种花所代表的不同的人物以及其性格特点,由此写下一篇具有创新意义的文章。针对这些文章的写作可以不必限制主题,就是为了彰显学生的独创性,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深入发掘读写结合的典型优势,也要尽可能地发挥其最大化的教育价值,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在学生主体性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读写结合,推进深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效,让学生的写作更能够具有创新性。所以结合上一点的阐述,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对文本的深度加工上,这里不仅要从工具性的角度去分析文本描述所采用的方法,还要从人文性的角度去分析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现人们的思考。有了这些要素的参与,那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就自然会具有相应的深度,学生的阅读表现以及所写出来的内容,也就会具有吸引人的一面。这种理想的读写结合效果,本质上就依赖于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和深度学习。

三、组织深入性探究,提升语文素养

当学生对字词句段篇拥有一定程度的把握之后,便可以放手由学生灵活运用,并结合有效的写作练习,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深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对文本结构展开全面细致的解析,而且要了解文本的谋篇布局,进而才能以此为基础梳理并总结写作技巧。

教师在指导时,应立足于学生所熟悉的不同体裁,带领学生把握其特点,并就此展开全面学习和深入分析。首先,教师向学生提供三篇不同体裁的文本,以记叙文、说明文以及议论文为例,要求学生在完成阅读之后指出不同体裁的特点;其次,教师重点介绍在记叙文中既包括叙事型,也包括记人型,虽然二者所涉及的对象有所区别,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共性要素,也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针对情节的安排,也形成了峰回路转、跌宕起伏之势,能够聚焦阅读者的注意,引人入胜。在实际阅读以及思考的过程中,应当使学生了解到为了创作出一篇优质的记叙文,必须要准确把握上述六大要素,学生也能够体会到拥有跌宕起伏情节的文章才更容易吸引读者。

总之,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读写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同时本身也是一种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结合传统教学中好的做法,同时根据课程标准的引领去进行适当的探索与创新,这样就能够为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创造新的可能。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如果在写作实践中缺少阅读这一基础,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阅读的时候如果忽视了写作的需要,那就很有可能成为只追求直观感受的阅读,而不是为了追求更有质量的输出的阅读。实事求是地讲,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理想状态,但是当前的教学实践却常常忽略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有机融合,甚至未能完全发挥读写之间的相互促进以及相互辅助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读写结合策略,就是期望以阅读推动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时以良好的写作能力反作用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可见,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其有助于促进读写结合,有助于发展学生语文學科核心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