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依托统编教材,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4-05-07

梁军

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围绕立德树人的宏观目标,落实新课标所规定的核心素养培育。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不同的单元和文本当中有着不同的体现,其古今结合,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读写结合,凸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语文教学,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2023年6月2日,***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结合总书记所强调的目标,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围绕立德树人的宏观目标,在落实新课标所规定的核心素养过程中,努力依托教材,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指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诸多灿烂文明当中从未中断过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存在形式非常丰富,文字则是主要的形式之一。中国古人说“文以载道”,实际上就是强调文字在传承文化中的作用。选入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文章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研究这些文本并去实施教学,也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基本选择。下面以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教材使用为例进行说明。

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探析

在第8轮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基于一标多本的思路,全国出现了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2017年秋,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起始年级开始使用,这有助于以统一的思想去贯彻国家的课程意志,而从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也为学生吸纳和继承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要想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首先要基于教材而探析出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以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本册一共包括6个单元,以及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等。分析这些内容可以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不同的单元和文本当中有着不同的体现,具体阐述如下。

其一,古今结合,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这一次教材的多个单元在设计的时候,都注重古文与现代文的结合,且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一个单元中的课文往往是以现代文切入,以古文收尾。如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杨振宁所写的《邓稼先》,这是一个伟大科学家向另一个伟大科学家的致敬,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当中的体现;而最后一篇课文则是《孙权劝学》,其选自我国中华传统文化名著《资治通鉴》,课文的内容所描述的是孙权劝吕蒙学习,其何尝又不是在劝每一个学生学习呢?上学的过程何尝不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呢?如果分析其他单元的课文,也可以发现有类似特点,这里不再赘述。

其二,读写结合,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的每一个单元,内含语文要素,同时又以阅读和写作的形式外显。阅读与写作原本就是学生语文基本功的直接体现,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培养阅读能力,在写作过程当中发展写作能力,既是基本的教学思路,同时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铺设了路径。如果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读”出来,在写作的时候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写”进去,那文化的传承路径也就会更加清晰。

以上两点从内容与形式的角度,解析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元素要想真正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自然还依赖于具体的教学实践。

二、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语文教学实践案例解读

当语文教学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路之后,就应当将实践研究的视角转向日常的教学,转向具体教学案例的积累。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作为首要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要让学生在文化传承的过程当中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教师又应当做出哪些努力呢?有研究者认为,在建立文化自信的目标指导下开展初中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可以在实践中采用融入多元要素、创设生活情境、回溯历史经验、激发创新意识等教学方法,来让学生持续认知中华优秀传统物质文化、增进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行为文化,推动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制度文化,助力学生树立中华优秀传统精神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继承和发扬。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笔者想进一步强调的一点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语文教学,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比如《邓稼先》这篇课文的教学,虽说这是一篇现代文,但如果真正去研读,就可以发现其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载体。课文一开始就指明“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举例之后又说,“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看起来是一些现代汉语的表达,但是如果深入研究,就可以发现无论是写文章的杨振宁教授,还是写作对象邓稼先,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正是因为内心厚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深厚情感,他们才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的科技事业当中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报国而献身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再比如说《孙权劝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所讲述的就是一个人当有所学、学必有所获的基本逻辑与朴素认识,这种认识延续了千百年,其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形成这一认识的过程,自然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过程。

基于上述分析去实施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去自主建构,确保学生通过文字信息的输入,去建构出一个个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在灵魂的人物形象或历史事件的意义。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当邓稼先的形象变得丰满时,当孙权劝学的事件变得立体时,中华传统文化也就在学生的心田当中种下了种子。

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今天的初中语文教学,在立德树人的理念引导之下,努力落实新课标所规定的核心素养培育任务。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与远景目标,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古训又告诉我们,面对教材中的每一篇文本,都应当思考通过怎樣的方法来落实这一目标。当现代人面对一个多元与开放的社会时,需要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后者,那多元与开放也没有了任何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史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坚持胸怀天下为世界谋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谋进步,伴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语用拓展,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深刻而广泛的中国式全球化意义。这种意义的阳光照射到初中语文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中,所体现出来的正应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与传承。教师应当将教学研究以及实施的视线,投入到文本解读当中去,要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充分挖掘出来,这样才能夯实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基础,亦可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