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07

康正雄

个性化阅读是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使用的重要方法,其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愿和能力,并且可以对学生今后的语言学习做出极为重要的铺垫。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切实用好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提升文学感受力和文学鉴赏力的有效途径,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思考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让学生“热爱阅读”,只有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才能自发地多读、多想、多练,进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因此,由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阅读技巧并且在恰当的时间对学生阅读成果进行检验和鼓励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创设阅读情境,引发阅读期待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最大的教学课题是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并且乐于阅读。在现有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只能通过尽可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参与度,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而努力创造一个热爱语文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正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木兰诗》这篇课文时,引入了豫剧《花木兰》的经典唱段,让学生先接触这一我国优秀传统戏曲艺术形式,提升学生对于学习课文的期待,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记忆文本中的故事情节以及相关段落。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老王》时,就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设置层次,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各有不同,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适当调整问题的难度。对于阅读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通过关键词提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杨绛是什么样的人?能不能从老王的角度去分析?”在这样的分层教学模式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提升,有效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走进文本深处,促进个性思考

教师在为学生安排阅读学习任务时,不宜给学生提供阅读文本材料的“中心思想”“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参考,而是要让学生在自行阅读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总结作者在文本中所传递的思想和信息。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语言和文字感受力也都不同,其看待同一篇文学作品所感受到的信息也会不同,教师如果简单直接地为个性阅读设置了“标准答案”,将会抹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并且降低他们思考的活跃性,在被确定了思考终点的情况下,思维的路径只能是大同小异的,这也违背了“个性阅读”中的“个性”要求。相反,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进行鼓励,让他们畅所欲言,并且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同学分享和讨论。

例如,有的学生指出《背影》中父亲跨越铁道的行为违反交通安全规则,虽然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不同,但教师还是应当鼓励学生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并且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看待一个父亲为了给孩子买橘子而不顾个人安全的行为。同时,这样的讨论环节会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们对相关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记忆也会更为深刻。

三、注重氛围营造,激活阅读火花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所创造的学习氛围也是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一个充满浓厚学习氛围的环境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学习兴趣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求知欲,并且在与其他同学的讨论和交流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收获和帮助。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设置了以下的学习情境——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了一部描述鲁迅先生早年在日本求学的纪录片,纪录片中对鲁迅先生学医的经历以及藤野先生这个人物都进行了一定的介绍,接着教师让学生以自由讨论的形式,总结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与其现实生活存在怎样的异同之处。学生们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开始自主记录从纪录片中所获得的各项信息,并且总结归纳出了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的大概时间,以及最终又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放弃学医回到祖国开始写作。经历这一过程之后,学生对于《藤野先生》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已经相当熟悉,教师再开展下一步的课文精讲时就节省了很多介绍相关知识点的时间,并且由于这些信息都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出的,因此对知识的记忆也就更加清晰准确。

四、联系生活实际,构建个性课堂

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连接,是教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阅读文本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联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背影》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讲一讲在自己的家庭中,“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学生们在讨论时,教师引导他们尽量使用对于父亲所做事情的描述来具体展现出父亲的形象,并且要求学生以文字的形式进行简单的记录。接着教师对《背影》这篇课文进行精讲,在讲解过程中点出朱自清先生描写父亲时所用的写作手法和词汇,尤其突出其使用简单的写法寥寥几笔就把父亲的形象极为传神地铺在纸上。课程结束时,教师向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模仿朱自清先生写法中的精髓,言简意赅地将自己描述父亲的语句进行改写,并且拿回家给各自的父亲看。这样的教学过程即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又提升了家庭亲子关系以及家长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度。

五、注重多元解读,培养个性思维

由于生活环境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不同学生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没有统一的解读,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教师要树立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树立阅读自信心,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积极分享阅读感受,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愉悦。

例如,在阅读课文《塞翁失马》的时候,学生产生了疑问:“这个人也太傻了吧,一点都不精明,难怪会丢失马匹。”虽然需要尊重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但遇到思考问题的偏差,教师应该及时地指正。之所以学生会如此思考,是由于对文章背景的把握不足,不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學生反复诵读文章,引导性地说明塞翁选择这种做法的原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旨。

总之,个性化阅读的基础就是要以学生为核心,尊重每一名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以及兴趣特点。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是吸收来自个性阅读所带来相关知识的技能,而具体吸收和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养分则不是教师应当负责的领域,都取决于学生自行开展个性阅读所产生的感悟和理解。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实现初中阅读的高效教学,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革新教学方式,重视文本细读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在培养学生文本细读习惯时,要注意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为学生创设相对应的教学场景,构建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以关键词句为切入点,理解文章内涵,体会作者情感;还要注意从多角度分析文本,鼓励学生发挥思维能动性,挖掘学生潜能,进而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