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岳雪林
在我国的高中教育历程中,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地运用在语文教育中,而所谓的比较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对不同事物进行对比,然后辨别出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某些相同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事物认知和辨别能力的目的。在高中的教育过程中,将比较法运用到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简而言之,在高中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并且合理地将比较法运用起来,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就会大大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相关信息提炼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字阅读理解水平,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时节省更多的时间,为高中生的语文阅读以及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高中阶段,将比较法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课程之中,其实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做法,但比较法有着不一样的比较方式。其中,横向对比的方式就是通过对不同作者的同类或者类似作品进行阅读,通过横向比较相互佐证相互补充,提升学生对所阅读作品的理解。尤其是通过对不同作者的有关作品进行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以及作品向读者所表达的主旨要义等各个方面对比,以此加深读者对作品乃至作者心意的理解,拓宽学生看待文学作品的视野,以便于学生从更多角度、更多方面来解读作品。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中,应用横向比较法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学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的课文内容时,对主要历史人物曹操进行形象分析,可以引导学生将《三国演义》和正史《三国志》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通过对比两种不同体裁、不同作者的文字内容对曹操的描写,进而比较出两个作者所写文字下的曹操的异同,从而使学生从更多的维度来认识一个相对而言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曹操。进行对比之前,或许在很多学生的眼中曹操只是一个任性豪侠、放荡不羁的人物,却不知道曹操其实从小就机警过人,博览群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作品横向比较的方式来阅读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和全面深入,更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所谓的纵向对比式阅读,就是将作品所诞生的时代、文化背景,还有历史背景进行对比的阅读方法。对于某一部作品而言,对其影响的因素有很多,而一部作品中所描写的时代背景、政治事件通常都会对作品有较大的影响。通过作品中不一样的时代背景以及不一样的事件进行对比来展现文学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文学内容以及人物情感,以此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项羽时,就可以利用纵向对比的方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其所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不一样的。在李清照的笔下,项羽是一位悲情的英雄,李清照对项羽更多的是一种对英雄的惋惜,“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更是表达出了李清照的叹息。同样是项羽,但是在毛泽东的笔下,其却变成了一名刚愎自用的莽夫。“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则是毛泽东对项羽的评价,由此可见,毛泽东对项羽的评价与李清照完全不同。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不同的作者对同一件事物的评判也会产生巨大的差异。学生在利用纵向对比阅读的时候,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会有不一样的判断标准,可能会得到迥然不同的观点,需要学生辩证地批判性地采纳吸收。学习纵向比较,将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立体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仅需要深刻的立意,更需要精妙的构思、合理的结构以及适合的表现手法。一篇文章的基本单位是字,由字组词,由词造句,由句成段,最终才成为一篇文章。作者在创作时除了必要的创作灵感之外,还需要反反复复地去构思作品,再经过后期作者的精雕细琢之后方可成其为文章。学生对某一篇文章进行阅读时,其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地阅读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之后才是去深究文章中使用的表现手法以及文章的表达形式。一部优秀的作品中的词语和句子的使用准确与否是极为重要的。准确且精妙的句子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感受,尤其是句子中的重点詞语,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惑时,教师更要对其进行深入讲解,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例如,学生在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一句与结尾的“悄悄的我走了”一句理解有困难,教师在授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去仔细揣摩两句诗的区别,“轻轻的”和“悄悄的”对走的描述有何意义。在对整首诗的前后进行对比之后就会发现两者的区别,前者是在描写作者的主观动作,是出于作者自身的原因,而结尾的一句却是在描写环境的客观情形,是环境“悄悄的”,而不是来者“轻轻的”,两相对比,前后呼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也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所在,同时,也让学生加深对作者主旨的领悟。
以教材的文章为参照,将影音作品与之作对比也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对比学习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影视多媒体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数不胜数的历史人物故事被以不同的形式搬上荧屏,或以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的方式活跃在世人眼前,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以文字为载体的书籍表现形式始终过于单一且乏味,而影音作品则可以将这个缺陷弥补,只是一些历史事实在影视化的过程中难免失实。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以教材为参照,将影音作品与教材作对比。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结合影音作品来为学生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出师表》一文时,教师可以充分地结合历史正剧《三国》中的剧情来讲解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具体地认识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将影音作品中的诸葛亮与教材中的诸葛亮作对比,有助于学生对诸葛亮的全面认知,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当然,将教材内的文章与影音作品作对比并不是一味地认同或否定,这更多的是一种具象化的接受,这需要教师对学生做出积极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对那些不够严谨的影音作品进行辨别,帮助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总而言之,比较法在高中阶段的文学作品阅读欣赏以及教学过程中,对阅读和学习的创新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使用比较法来进行阅读或是教学工作时,需要教师把握班级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还有作为参照阅读的书籍的特性,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并且准确地指导学生,以免学生在使用比较法进行阅读学习的时候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所以,在进行比较式阅读的时候,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比较,即通过横向对比、纵向对比、文本内部对比、与影音作品进行对比等方式,进而使比较式的阅读教学工作更加健全和完善,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