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走进戏剧经典,感悟悲剧价值

时间:2024-05-07

安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以“良知与悲悯”主题单元开启学生的戏剧学习,引导他们能够领会剧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深切关怀,激发良知和悲悯情怀,健全人格培养。整个单元以文学作品构建学习情境,三课共选三部话剧(节选),并提供单元提示、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等辅助栏目,引导学生开展基于话剧剧本的语文实践活动,落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本单元,应该领会“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单元学习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并尝试通过学习评价来促进学生的戏剧学习。

一、学习主题引领,构建主题任务下的单元学习框架

主题任务单元教学,就是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设计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学习主题的确定,既要考虑该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又需要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可以说,“走进戏剧经典,感悟悲剧价值”学习主题是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教材内容看,学习主题融合了教材自然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感悟悲劇价值”着力体现人文主题“良知与悲悯”,“走进戏剧经典”体现了语文要素的部分。自课标要求看,该学习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剧本,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感情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自学生学习看,戏剧文学可以借助阅读、观看、表演等方式进行鉴赏、体验式学习,这种文学体裁本身具有独特魅力。学生普遍愿意走进作品,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阅读与鉴赏任务,感受经典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大部分学生对戏剧排演比较感兴趣,希望能借助戏剧舞台展示自我。

在明确学习主题后,要围绕学习主题,确定核心任务,创设学习情境,再分解为若干学习任务,这个过程便是“学习主题情境化”“主题情境任务化”。在“走进戏剧经典,感悟悲剧价值”学习主题下,案例设计创设了“‘青春粉墨,戏剧人生戏剧排演”这一情境,依据“戏剧排演”的实践逻辑,设计具有结构联系的学习任务链。这些任务具体为:任务一,研读剧本,进入角色;任务二,角色竞选,戏剧排演;任务三,主创对谈,戏剧评议。从剧本的研读到戏剧的排演,再到戏剧的评议,这三个开放的、层递性的任务贴近着戏剧排演的真实逻辑,学生进行着真体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戏剧的学习过程中。

二、设计学习进程,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推进单元教学

经过学习主题情境化、主体情境任务化后,主题任务单元整体教学便开始了情境任务的活动化阶段。伴随着任务实施的推进过程,学生开展一项项语文实践活动,完成一个个语文学习任务,最终达成学习主题的目标。

“任务一:研读剧本,进入角色”由四项活动组成,分别为“通读文本,关注典型戏剧语言”“理清关系,关注人物关系图谱”“基于关系,把握戏剧典型冲突”“选择角色,撰写人物分析札记”。“通读文本,关注典型戏剧语言”便是要聚焦典型戏剧语言,学生从划分对话段到批注对话组,进而赏析典型的戏剧语言。“理清关系,关注人物关系图谱”部分要求学生梳理戏剧中的主要人物关系,学生罗列剧中人物,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剧中人物关系的结构化,以图示的方式呈现人物关系。“基于关系,把握戏剧典型冲突”力图让学生把握戏剧中的主要冲突,在此基础上聚焦主要人物,把握矛盾冲突的发展。“选择角色,撰写人物分析札记”聚焦在对剧本人物的玩味赏析上,学生需要结合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的梳理和学习来分析所选角色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撰写角色人物札记。四个活动的开展主要围绕《雷雨(节选)》展开,在作业布置中,学生可以撰写《窦娥冤(节选)》《哈姆莱特(节选)》的剧本分析和人物分析札记。

“任务二:角色竞选,戏剧排演”由“把握角色,设计人物舞台表演”“角色竞演,确定剧组人员分工”“撰写台本,分组开展戏剧编排”“戏剧展演,评选最佳剧组演员”四部分组成。“把握角色,设计人物舞台表演”部分,学生基于对剧本人物的理解,设计着对该人物在舞台上语气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工作的细节部分。“角色竞演,确定剧组人员分工”部分,就是组织报名的同学开展角色竞演,根据竞演情况,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剧组演员及其他成员安排,明确剧组人员分工。“撰写台本,分组开展戏剧编排”便是要揣摩戏剧冲突的表现方式、设计适宜的人物表演细节、完成舞台的相应设计等。台本撰写时,可适当对剧中大段独白(唱词)的部分予以改编。“戏剧展演,评选最佳剧组演员”关注的是戏剧的演出部分,学生观众记录演出要点,并对演出进行评价,最终评选最佳剧组及演员。

“任务三:主创对谈,戏剧评议”由两项学习活动组成,分别为“充分对话,交流戏剧排演经验”和“回归剧本,探讨悲剧价值意蕴”。“充分对话,交流戏剧排演经验”部分,戏剧排演组成员分享创作及表演经验;观众就戏剧的改编优劣、呈现效果与排演组交流意见。“回归剧本,探讨悲剧价值意蕴”部分,学生们在文本研习和舞台表演的基础上,研讨《窦娥冤(节选)》《雷雨(节选)》《哈姆莱特(节选)》中的悲剧意蕴。学生能够感受到三部话剧的悲剧性,窦娥孝义贤良,刚强坚贞,却在地痞恶棍的纠缠和陷害、昏庸暴虐的官吏的摧残中死于暴政之下;鲁侍萍真诚善良,自尊要强,却在极为复杂的社会和个人因素之中酿成命运的悲剧;哈姆莱特纯洁高贵,却在生命价值与复仇意义的探寻中迎来了生命的终结。总之,窦娥、鲁侍萍和哈姆莱特身上都有其“有价值的东西”,但却都遭遇了现实的摧残和毁弃。

伴随着学习主题情境化、主题情境任务化、情境任务活动化,主题任务单元整体教学以学习主题为引领,整个设计抓住了戏剧具有“剧场性”和“文学性”双重特征,三个学习任务围绕“走进戏剧经典,感悟悲剧价值”这个学习主题前后连贯,逐层开展。

三、整合多元评价,发挥评价在单元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教学评价联结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挥着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状况,需要对本单元三个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及最终结果,提出具体的、可观测的评价内容。从学习过程看,在本单元各学习任务的实践活动中都制订了相应的学习评价量表,以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在各项评价活动及内容后,研制对应的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

“任务一:研读剧本,进入角色”的评价内容主要分为“戏剧作品研读”和“角色札记撰写”两部分。“戏剧作品研读”的评价标准有“是否了解剧情发生的特定环境(背景)”“是否了解剧情发展的全过程”“是否了解戏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否了解戏剧作品中的戏剧冲突”“是否理解戏剧主要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变化”等维度;“角色札记撰写”的评价标准有“是否对角色相关对话段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批注式解读”“对角色形象的整体分析有无剧本依据”“对角色身份是否分析全面”“角色扮演原因是否具体、有说服力”等。

“任务二:角色竞选,戏剧排演”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角色竞选”和“戏剧排演”。“角色竞选”部分的评价标准包括“能否针对角色特征合理进行舞台设计”“角色理解和舞台设计陈述是否合理”“表演是否与角色形象相符,是否能呈现出演员对角色的个性化理解”等;“戏剧排演”部分则从“剧本分析”“戏剧排演”和“戏剧排演感受或观剧点评”三个排演步骤研制相应标准。比如“戏剧排演”过程的评价标准有“演员的语气、语调、动作等是否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处境、性格等”“演员演出是否生动投入、有感染力”“演员之间的配合是否默契”“道具安排及场景布置是否符合戏剧作品的内容和环境”等。

“任务三:主创对谈,戏剧评议”的评价內容包括“主创对谈”和“戏剧评议”两部分。比如,“戏剧评议”部分的评价标准有“能否从戏剧冲突、人物形象、戏剧语言的角度把握戏剧内蕴”“能否从艺术手法、戏剧主题和戏剧风格的角度把握戏剧内蕴”“能否在观点表述时由表及里,探讨深层原因”“见解是否有理有据、有新意”等。

从学习结果看,设置两项评价活动。其中一项活动指向对悲剧意蕴的深入认识,即结合三部作品评价悲剧“大团圆”结尾的优劣,写一篇文学评论;另外一项活动指向学习情境的延伸,即在高一年级招募剧组成员,将《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改编为话剧片段并排演。通过这两项结果性评价,既要加深对三部作品“悲剧性”的认识,也要将整本书阅读和剧本创作、戏剧排演与鉴赏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对戏剧的认识,感受戏剧的独特魅力。

通过上述评价环节的设计,可以多维度地评判学生在单元学习各个环节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在学习评价的开展中,学生得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劣得失。在较为真实、复杂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自己在泛读与精读、思考与整合、实践与运用、能力与素养等方面的学习反馈,进而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