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燕
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是新课改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科的核心素养须围绕着“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来推动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发展。
教学中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一般是通过对学生文学知识的整理与积累,分析并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规律,最后将这些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加以使用。为了充分呈现出“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效果,课堂上可以借助任务驱动如“朗诵比拼”“微创作”等开展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语用能力。
“朗诵比拼”可以紧扣任务目标,让学生充分体会古诗词的节奏、韵律,感受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例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任务:“诗歌是诗人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朗诵能带我们走进诗人内心,体会诗人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学校一年一度的朗诵节即将开始,请你以高一年级必修教材中八首诗词中的一首作为朗诵内容,或者也可以选择这八篇作者其他的诗词作为朗诵内容进行朗诵,并以音频的形式上传至班级QQ群。”
“微创作”就是通过一定情境的设置,让学生重新建构语言,进行表达,创新微写作,进而呈现出语言运用的目的。在学习了《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两篇文章后,可为学生打造以下情境,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进行情境任务的“微创作”,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情境任务设置如下:“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曹操、陶渊明生在魏晋时代,同为文学家却有不同的人生追求。身处现代的你,想必对‘英雄有不一样的理解,假如让曹操和陶渊明来一场对话,你想会咋样?请你尝试着写一写他们的对话。”
通过“读写”任务驱动,利用“朗诵比拼”“微创作”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引导他们充分体验与感受,最终呈现出“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效果。
高中生的语文思维素养,即对语言的广泛应用形成的直觉性思维。其思维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语言能力的提升。在古诗词教学中经常以“探究古诗词的立意与结构”为立足点,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古诗词无疑是作者用来表达自我心志的一种宣泄方式,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时要探究其立意。例如,在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辛弃疾一腔热血,心常怀报国之志,却总是报国无门。风烛残年的他,怀着复杂的心情,登上北固亭,望着涛涛江水,百感交集,写下了自己满腔爱国的壮志难酬和对南宋统治者屈辱妥协的愤慨。又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官场黑暗的痛恶,以及返回自然的美好和眷恋。诗中,我们可以探寻到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更应该感受到他那高洁的人生追求。
古诗词之所以美,除了立意深远、语言精练之外,其结构精妙也让人赞叹。古诗词表现形式有首尾照应的,有开门见山的,有追随作者思路拓展的,有讲究内容层层深入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注意到这些特点,发现其中之美。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他可算得上是白描的高手,其描写平淡质朴,不加任何修饰,却极为精练自然,如“出水芙蓉”,体现了白描手法的精髓。诗中所感触到的田亩草屋,成荫的榆柳,列植的桃李,黄昏的远村,依依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颠上的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点化,都增添了无穷的情趣,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它们有近有远,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的生机,有自然的趣味。
教学中,通过探究诗的立意与结构,分析作者创作的背景,体会其内心真挚的情感,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能够流传至今的每一篇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蕴含在作品中的表达技巧,也称为艺术特色,其表达艺术的高超技巧包括很多方面,如修辞手法、语言风格、诗词结构、意境表达等,无不考验着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需要结合古诗词的意象、意境、语言来慢嚼细品,才能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从中学到审美,进而敢于创新、创作。
古诗词的美在于它丰富的意象。抓住意象,才能慢嚼细品古诗词的意象之美。有些诗词的意象较多,鉴赏时需要将它们串联起来,才能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比如,当我们诵读《咏柳》时,仿佛在脑海中感受到那如丝般的碧绿柳条在春风中轻盈地摇曳着,当然就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柳叶的喜爱之情。
古诗词的美还在于它的意境之美。意境呈现的是情景融合、虚实相衬的诗意画面。置身意境,才能感受作者的诗情画意。在诗的意境中,感受身临其境的联想,可描绘诗的场景,享受审美体验。例如,在《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写“难留”的情感;晓风凄冷,写别后的伤心;残月破碎,写此后难圆之意。几句“景”,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酒醒后的心境,这也是作者漂泊江湖的感受。
古诗词的美更在于它的语言之美。其精美之处不限于整篇的浑然天成,而在于一句一詞一字之妙,起着画龙点睛之效。例如,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闹”字把整个浓郁的春意呈现出来,这个“闹”字不是自然物象的客观描写,而是词人走出城置身于美丽春光中刹那间的眼前一亮,心头一颤。
教学中,结合“意象、意境、语言表达”,教师带领学生在品读意象的同时感知意境,给以学生语言表达的审美技巧,领会作者的意象、意境以及语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慢嚼细品中,逐渐形成“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
古诗词沉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明,诉说着中国人的崇高品德与积极的人生态度。拓展延伸,须从学生的古诗词知识积累与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着手,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诗歌,拓宽知识面,增强文化自信,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诗词中的字、词、句无不体现了作者的语言精练。精确地把握古诗词的内涵,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剖析作者创作诗词时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客观地认识作者身处的社会背景,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词中虽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但这种感慨和遗憾并非失望和颓废。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苏轼创作此作品时的背景,带着这个基调,尝试着让学生体会作者在词中对赤壁之战的感叹,体会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的力量。”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提升,注重古诗词的精神指引,拓展延伸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粮,从而传承和发展古诗词的文化。
总之,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带领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和掌握诗词相关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拓展思维,提升其文学鉴赏力以及文学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学生认识、读懂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