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张晓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当中,明确义务教育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将文化自信置于核心素养内涵的第一位,有其必要性与必然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相对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言,对文化自信很难进行量化评价,而由于种种原因,在理解文化自信的时候又有可能出现多元观点的情形,这就给文化自信的培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面对这一现实问题,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形成关于文化自信的正确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出文化自信的培育途径。
尽管新课标对文化自信做出了阐释,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自信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其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在理解该概念的时候则必须有所涉及;与此同时,纯粹从理论角度理解文化自信,又容易失之于抽象,从这个角度来看,理解文化自信离不开相应的案例支撑。
先来看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外延。从宏观层面来看,文化自信涉及两个概念:一是文化,二是自信——简单点说,文化自信就是关于文化的自信,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自信。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视野之下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外延,就需要考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哪些文化载体,应当通过怎样的途径来让学生获得关于文化的自信。这样的宏观认识可以让一线教师形成关于文化自信最直接的理解,即语文教学视野下的文化自信,本质上应当是为学生寻找文化的载体,是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文化的渗透,并对接受到的文化形成高度认同。
再来看案例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选择这一视角来解读文化自信这一概念,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其主导作用的发挥,一定建立在自身对文化自信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很显然,这里不强调语文教师对文化自信概念形成纯学术的理解,将文化自信与具体的培养案例相衔接,在案例解读的过程中形成关于文化自信的朴素认识,更有利于在课堂上为学生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因此,将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自信培育作为研究的案例,也就可以厚植文化自信的研究土壤。
这样两个角度的理解固然无法涵盖文化自信概念的全部意义,但有了这样的两个立足点,文化自信已经可以从学术走向学生了。
在上面的阐述中实际上已经显露出一个观点,那就是教学视野下的文化自信,或者说新课标中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与学生高度关联的。文化自信不能脱离学生而存在,关于文化自信的所有理解只有落实到学生身上,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自信。所以,关于文化自信必须在一般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生本理解。这里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
一是站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文化自信。关于这一点,需要在探究最基本的理论解读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认知,来促进学生形成文化自信的理解。
新课标视野下的文化自信与学术角度的文化自信有着显著的不同,前者与学生的生活相衔接,指向学生的社会认知。语文教学中小到一个字词的解读,大到一篇文本的解读,都要想方设法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然后将文化教育渗透其中。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接受到的文化,能够植根在生活的经验基础之上,能够指导学生的社会体验与实践。
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文化自信及其养成。关于这一点,有必要强调关注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变化。
在文化渗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形成自信心理,是文化自信得以培育的心理逻辑。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变化的关键阶段,对一件事物或观点是否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体验与心理加工。当我们习惯于用青春期的学生来形容初中学生的时候,应当进一步认识到青春就意味着发育,而发育也就意味着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都在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当中选择“文化”来作为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工具,显然最具适切性,这也要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努力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要让学生认识到影响自身成长的,除了知识之外更包括文化。
有了这样的两点理解,也就打开了文化自信培育的大门。
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当中,笔者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深入且持续的思考,而相关的实践则让笔者发现,文化自信可以打开文本解读的新空间。现以《周总理,你在哪里》(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的教学为例来说明。
传统教学的视野当中,这篇课文给人带来的更多的是情感体验:在一声声“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呼唤声中,学生的情感能与作者发生共鸣,于是也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情感体验,从而让“我们的好总理”能够从文字转化为情感,并且在学生的心灵当中种下情感的种子。于是学生也就能够在后来的学习与生活当中,每每看到“总理”这个词的时候,想到的往往总是敬爱的周总理。
从文化自信培育的角度挖掘文本新的教学价值,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必要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新中国能够产生这样一位伟大的总理?(以此问题延伸开去,实际上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新中国能够出现像周总理这样的领袖?)
在一个时代出现一个或多个伟大的人物,从来都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其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初中阶段学生耳熟能详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个胸怀大志的年轻周恩来形象,而“周总理,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的深情呼告,则描述了周总理离开之后人们复杂的心情。所以以“为什么在中国能够产生这样一位伟大的总理”来驱动学生思考,不仅可以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平衡,而且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成长“语域”,即让学生用自己习惯的说话形式来构建文化认知。
这个教学过程应当是开放的,开放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获得很多创新性的思考。在经历了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之后,在观点纷呈的课堂上,有一个学生这样说:“我觉得周总理年轻时接受过中国传统教育,又出国留过学,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周总理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在留学中开阔了视野,在做了总理之后,他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于是也就有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总理……我还觉得,中国历史上的伟人,身上总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重印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精神,在周总理等人身上有着生动的写照……”
这样的概括一出,立刻获得了其他学生的同声喝彩!同时,这样的概括對课堂教学而言颇有画龙点睛之效,而从文化自信培育的角度看,学生自发地从文化角度来进行解读,正是文化自信培育的生动表征。由此概括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育途径,或许可以这样阐述:精心选择教材中的课文,挖掘其中的文化元素,并努力将这些元素与学生的生活及认知联系在一起,用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去驱动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与展示的过程当中提取文化元素,并将之转化为与文化相关的语言,从而实现文化的无声渗透,并以此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有了这颗种子,那在面对学生成长的时候,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