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根植文本阅读,落实核心素养

时间:2024-05-07

石祥群

叶圣陶先生曾言:“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诚哉斯言,文字连接了读者和作者,让读者跨越时空和作者相见,文字可以带着读者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内涵,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字是立体的,文字是有血有肉的,有情感和温度的,教师不必痴迷于讲,应引导学生根植文本阅读,与作者对话,读懂弦外之音,提升思维能力,提高阅读品质,在阅读中落实核心素养。

一、走进文本,彰显文化自信

2022年版新课标指出:要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重视价值取向。徜徉于统编版语文新教材,阅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导学生感受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阅读梁衡《壶口瀑布》,引导学生感受博大雄浑、柔中带刚的黄河精神,能够让我们联想到中华民族坚韧刚强、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阅读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于仁、义、礼的坚守,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大丈夫行为的礼赞……这些文本无不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从文化自信的视角确立教学目标。

例如笔者在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时,从“文化自信”角度设计目标要求学生理解“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背影》时,从“文化自信”角度设计目标要求学生理解“我”与父亲的感情,传承孝悌文化;在教学《关雎》时,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要求引导学生探究诗歌的源头,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建筑美、情感美。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教师也应该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维度来确立教学目标,尤其要重视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引导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像一盏长明灯,可与日月同辉,会永远地给我们指明方向,给我们以精神和力量,而将灯点燃的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在教学過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二、涵泳文本,注重语言运用

“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叶圣陶先生如是说。诚然,一堂优秀的语文课不能没有反复的朗读,朗读教学应贯穿语文课堂始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我们要通过读,尽量地读出味道来,而且是反复涵泳,这才能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与作者建立情感桥梁,达到共鸣。

例如,笔者在教学《黄河颂》时,先播放《黄河大合唱》的视频音乐,学生一边看着滚滚奔腾的黄河,一边听着慷慨激昂的背景音乐和老师声情并茂、激情澎湃的朗读,尤其是抓住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读得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在读到“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时,感觉全身的血液在汩汩流淌,铿锵有力,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激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于是笔者通过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混合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读出黄河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的气势。反复朗诵,体味作者通过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领会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深层意蕴。正可谓谁解未然心中情,黄河数曲诉衷肠啊。由此可见,朗读要动情动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才能理解文章的情感,才能使师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朗读时,还应抓住一些关键字词,反复揣摩,理解它的弦外之音。比如在教学《藤野先生》理解“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句话时,就需要我们抓住“也、无非、这样”几个词理解作者对东京的失望。理解“头顶上盘着大辫子……油光可鉴……实在标致极了”这句话,我们要抓住“油光可鉴、标致”这两个反语体会作者的厌恶、讽刺之情。再继续深挖、玩味,进一步明白所说的这些只是表象,内里实则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之情。通过反复朗读文本,学生有了良好的语感;通过抓关键字词,反复涵泳,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三、开拓文本,激活思维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源源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在教学时不拘泥于教材,课堂上补充与文本相关的知识,对文本教学进行拓展,在教学时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说,大胆质疑,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生态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让语文课堂泛起涟漪。

例如,笔者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上课伊始创设情境任务:由宣传部监制的首部以“家风、家教、家训”为题材的电影《父亲》目前正在寻找题材,朱自清的《背影》、吴冠中的《父爱之舟》、莫言的《父亲的严厉》及贾平凹的《祭父》四篇文章都参选了。如果让大家从中选择一篇,你会选择哪一篇?请你说出推选的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反复地阅读文本、比较文本,大多同学都选择了朱自清的《背影》。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亲让学生感觉这个父亲就在身边,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代入感很强,让学生看到一个头戴毡帽、身穿马褂的父亲,蹒跚着缓缓走来,走进每个学生的心里。再读文本,又让学生看到了一个满怀愧疚的赤子,数年后仍埋藏着难以释怀的哀思。接下来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分析对比,在对比中见“错位”,于隐约中见真情。父子深爱彼此又有些许矛盾,直到为人父,才理解了父亲的隐忍克制和独自担当,理解了父亲的种种不易。最后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法写一篇作文《我的父亲》,让父亲的背影铭记于心,挥之不去。通过几篇相关文本的拓展比较阅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思维品质得以提升。

四、挖掘文本,升华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是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审美创造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中最高级别的素养,最能体现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光未然先生《黄河颂》时,上课伊始创设情境任务:光未然先生诞辰100周年即将来临,为纪念未然先生,想用他的诗组织一场朗诵比赛,我们班的同学选择了《黄河颂》,你们是如何理解《黄河颂》的?将会如何去朗诵呢?学生反复研读文本,揣摩感情,纷纷表示 “我站在高山之巅……”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读“掀”“奔”“劈”这几个动词,读出黄河的力度和气势,且这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才能表现出黄河的汹涌澎湃;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读出对黄河的歌颂、礼赞。朗读就要像这样真正做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一堂充满激情的诗歌课,在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过程中被完美的演绎,学生能够体悟到诗歌的音韵美、建筑美。课后学生自主组织了一场诗歌朗诵比赛,自主研究诗歌朗诵技巧,以近乎完美的形式做到对诗歌的深度理解。尤其在学习《回延安》后,学生对两首现代诗进行比较阅读,探究鉴赏,总结鉴赏诗歌的一些技巧,还自己尝试着仿写信天游。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语言文字美;总结了诗歌朗诵的一些技巧, 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去发现美、创造美;尤其是仿写信天游,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得到升华。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领学生根植文本阅读,通过阅读鉴赏、积累探究等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素养型课堂,让学生的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少讲,引导学生多思考、自主学,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和解读文本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行走自如,游刃有余。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