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杨忆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线教师做了大量的教学实验,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意义、规律、方法、策略、具体案例等问题,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问世。但仍有空间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一体化教学”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职业教育领域,指在职业教育中,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新课改后,这一概念的内涵被移植到新课标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 “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促提升”。2022年版新課标又进一步细化了要求,在“课程理念”中提出,语文课要“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在“学段要求”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和“课程内容”中的“学习内容”“教学提示”,都提出了关于阅读和写作具体明确的要求,其核心理念,就是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核心是一体。这个体,就是语文,阅读与写作是这个体的两个面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不应理解为各有边界、各为独立主体的两个部分,也不是前后衔接的两个阶段或层次。把一体化理解为“读写结合”是一种粗糙的见解。严格而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中,读写结合一直是语文教育推行的基本教学法,探讨的是阅读对写作的推动。阅读是因,写作是果。新教改倡导的一体教学,应是“阅读——赏析总结——写作”三维互动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自外及内,由表及里,由字词句段落篇章,把握阅读材料的思想内涵、文学知识与美感情趣,加以分析归纳,形成综合性的认知结构、文化积淀和思维能力,然后再以这种认知结构、文化积淀与思维能力作用于写作,在写作中应用并加以检验,形成新的阅读欲望与兴趣。这样即完成了一个三维互动的循环。
那么,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意义在哪里?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由四个方面组成: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文字组成的作品是审美的对象,语言的学习使用是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知识结构优化的过程。显然,三维互动的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正适应了这一培养目标。
首先,三维互动的首维是阅读,有人说阅读是写作的底层逻辑,没有阅读就不会有写作。但阅读不仅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更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而且学生最先感受到的往往是阅读材料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在充分感受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材料是怎样表达思想观念与情感的,从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文学手法等方面梳理分析。
其次,阅读中学生受到的思想感染与梳理分析得到的文学技能集中于第二维——赏析总结过程中,形成综合的阅读与写作的思维能力、知识的沉淀和思想的提升。这一维度是一体化教学中的核心,也是难点。因为这一维度包含的不是简单的文学知识与写作技能的丰富,更主要的是包含了思维与价值观的新发展,是对首维阅读过程的凝练和升华,反过来又指导下一维度的互动过程。
最终,第三维度即写作,写作是对第二维度形成的知识、能力、思维、思想的落实和检验。在写作中,学生会显现出某些方面的不足,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制订新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计划,让学生汲取更丰富的知识与写作技能,获得更有深度的情感体验和更开阔的心灵世界,形成更稳定的思维能力。
可见,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教学,并非单纯为了解决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如何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要通过一体化教学,探寻出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方式。站在这一高度,才能正确地制订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方案,设计出有效的措施方法。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正在普遍开展,如火如荼。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与成效的提高。
(一)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方法陈旧。受传统教学观念巨大惯性的影响,有些教师虽然口头上承认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但教学实践中往往还是喜好走旧路、老路,阅读与写作泾渭分明。有时虽然在阅读课时联系写作,却又单纯从写作技巧方法、遣词造句上着眼,甚至仅对标考试。思想观念深处,阅读与写作依然处于分离状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观念上要真正明了一体化教学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根本途径,弄清从阅读到写作的互动关系。其次,在转变思想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设计体现新观念的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案并落实,将课堂外的读与写和课堂内的读与写深度融合,还应认真学习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一体化教学水平。
(二)对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中的赏析总结维度理解片面,重视不够。造成阅读、写作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疏离。语文在本质上是情感、价值观与思维的统一,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教学,首先是学生思想与价值观升华、审美经验与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而有些教师的阅读教学,不去引领学生深刻分析理解阅读材料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精华,而是浮在表层,简单地总结一下中心思想,然后就以技能性问题探究肢解内容,拆散文章,零碎敲打,使材料变成了一堆碎片,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纠正这一偏颇,教师应充分理解语文课程所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内涵,从整体上理解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中的三维关系,特别是赏析总结这一维度要完成的任务,要用经过赏析总结提炼出的思想、价值观、得以升华的思维能力来统领文学技能类的知识,使接下来的写作与进一步的阅读更上一层楼。
(三)忽略学生主体性。语文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真正有效的教学过程都需要在教师积极引领下,学生发挥出学习的主体作用。在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中,尤为如此。互动的每个维度,学生都应是主角。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读写一体化难以开展。
转变这一倾向,既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学生在一体化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要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公,在教学的每一维度、每一环节上都要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与核心素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要否定教师的引领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教师的引领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