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既要读进去,又要读出来

时间:2024-05-07

邱雯慧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前,阅读教学局限于教材,不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缺乏阅读知识的拓展,导致学生阅读水平偏低。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勇于创新,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发全新的阅读模式,为学生创造全方位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既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也能通过阅读丰富知识和素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读”进去

(一)构建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在阅读量、阅读难度等方面都提升了一个层次,使学生读起来感觉晦涩难懂,无形之中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情境教学的出现,有效改善了这一状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触景生情,自觉主动地融入到阅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语言具有传情的作用。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来创设情境,采用生动形象和声情并茂的语言,为学生描述与阅读文本相关的情境,用语言打动学生的内心,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去阅读文本,挖掘文本中的真情实感。比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给学生讲述刘和珍被迫害的背景故事,再通过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抓住教学切入点,让学生保持阅读的专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音乐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是抒发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情感基调,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音乐作品,用动人的音乐旋律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比如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教师可以播放战争胜利的音乐,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这样可以增加朗读的气势,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朗读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谈谈感想,从学生的情感特点切入,让学生真正“读”进去。教师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引入形象化的生活素材,展现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社会生活,从而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微博、公众号、微信群等互动学习平台,为学生推送优质阅读材料,作为课堂阅读的补充与拓展,创设线上阅读情境,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二)创新阅读方式,培养阅读习惯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学习,整个课堂枯燥乏味。在新高考形势下,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为此,教师要创新阅读教学方式,选择新颖的阅读内容,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还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针对教学问题展开讨论,设计更贴合实际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进入到深度阅读状态。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教学,结合阅读文本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具有层次性和阶梯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为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层次性,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难度,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促进语文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题目设计问题:“你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你的梦想?”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文章阅读中,能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文本。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设计问题或悬念,故意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勤思善问的好习惯,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比如教学《我与地坛》一文,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如果你也有相似的境遇,你会到哪里呢?教师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并踊跃发言,打开思维的大门,最大限度地锻炼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读”出来

(一)开发阅读活动,享受阅读美感

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放松学生的身心,使他们享受到语文的欢乐。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如果一味地把他们束缚在课堂上,很容易适得其反,加重学生的排斥心理。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多样的阅读活动,改变被动阅读、机械阅读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习得新知、获得感悟,达到“多学”的效果。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阅读网络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丰富的網络资源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有益的网络资源,将其运用到阅读活动中,加强网络教育力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观。

当遇到以叙事为主的文本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把文本改编成剧本,把枯燥单调的文字符号转变为立体的形象。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服装、道具、音乐等,尝试转换身份,扮演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将文本内容完美地呈现出来,对文本传达的情感产生更为直接的理解,学会迁移运用语言。比如教学《阿Q正传》时,教师可先和学生一起欣赏影视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的社会背景,接下来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演出来,更好地唤醒学生,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高中阶段的阅读素材中不乏经典文本,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和人文价值。在阅读这些文本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还可以举办阅读沙龙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相互分享阅读经验、阅读心得,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

(二)构建第二课堂,打造阅读平台

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高,既立足于第一课堂,又取决于第二课堂。所以,教师要树立起大语文观,积极开辟语文阅读的第二课堂,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读有所乐、读有所长、读有所用,营造书香校园。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拓宽视野,引发学生阅读期待,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

在第二课堂,教师可以设计5分钟演讲活动,邀请学生走到讲台上进行脱稿演讲,演讲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课外阅读,可以是历史典故、成语故事、名人名言,也可以是生活小常识、热点新闻、时事政治等,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我,让“读”与“练”结合起来。每一篇文章都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结合课内阅读,为学生推荐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或者同一主题的其他作者的文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阅读过后要绘制出群文思维导图,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整合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成立读书兴趣小组,打造个性化的阅读平台,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换好书,交流阅读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启发与激励,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学储备,提升学生素养。高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阅读教学形式,以新颖、全面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打造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语文课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既能读进去,又能读出来,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理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