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融美润心:以立德为中心的语文学科美育实践研究

时间:2024-05-07

李天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一方面通过作品把学生带入了美的境界,享受美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也能更深刻地领悟作品的内涵和寫作技巧,进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岳阳楼记》语言富有文采,句式多变,结构严谨,景观壮阔,情怀豁达,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它有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是教师践行美育的范例。

一、感受语言文采美

1.多种朗读方式感受语言特点

《岳阳楼记》的句式灵活多变。在自由朗读中我们发现文中的记叙议论多用散句,如“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作者以此直抒胸臆,表现出强烈的担当精神和坚定的决心。教师可以采用同一句话不同的人读的方式进行比较阅读。

在自由朗读中学生也会发现文中的写景多用骈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四字一句,简短凝练,富有语言文采之美。朗读是古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采用教师范读、对比朗读和配乐朗读的方式来感受语言美。文中第二段概述洞庭湖大观,教师示范朗读时采用高亢的声调体现气势,同时可以用伸展手臂的舒展动作来配合朗读,展现洞庭湖壮阔之景。第三段阴沉凄凉之景,适合女生柔和的音色;第四段晴明开朗之景,适合男生爽朗的音色。配乐朗读则是结合景物各自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音乐,在朗读时伴奏。我们分别为二、三、四段配以辽阔、柔婉、明丽的音乐。在音乐的熏陶中,深化对语言美的感受。

2.替换讨论赏析文采之美

《岳阳楼记》文采斐然,字字珠玑。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赏析语言文采之美,提升对美的感知力。文中的写景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如“浮光跃金”是动景,写出月光洒在湖面上,在湖水的映照下闪烁着跳动的光芒的景象;“静影沉璧”是静景,写出月影美得像一块玉璧,静静地躺在湖面上的景象。

同时这篇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使用了互文手法,句式对仗工整,韵律优美。再如“衔远山,吞长江”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洞庭湖灵动性。这时候教师追问学生,“衔”和“吞”能否换成别的词语,例如“连远山”“接长江”虽然也能表现出洞庭湖和远山、长江的地理位置关系,但是与原词对比,显然要少了一点灵性。

二、想象画面意境美

客观的景物中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便形成情景合一的意境美。这篇课文展现出三幅画面:第一幅洞庭湖胜景,第二幅霏霏雨景,第三幅春和之景。

1.用多媒体,想象描绘画面

在感受语言文采之美时,学生通过朗读已经对洞庭湖有了初步的画面感,这时候教师再运用多媒体投放出远观洞庭湖的相关图片或视频,使学生通过想象与描绘,感受到洞庭湖壮阔画面的意境之美。洞庭湖包容万象,气势庞大,浩荡无边。早晨傍晚的景物变化万千,置身其中,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奇壮美,为之震撼。

2.画面对比,展开比较阅读

霏霏雨景和春和之景两幅画面作比较阅读。一比天气,一个是细雨绵绵,一个是晴空万里;二比意象,一个是虎啸猿鸣的阴郁可怖之景,一个是沙鸥锦鳞的活泼美好之物;三比色彩,一个是没有太阳和星光的暗淡之色,一个是明月当空、碧水波澜、岸芷汀兰的明媚之色;四比感受,一个是背井离乡,满心忧惧,一个是心旷神怡,心情开朗。在比较学习下,二者意境的区别立刻分明。

刘勰《文心雕龙》有言:“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人的心情会受情景变化的影响。霏霏雨景令人黯然神伤,春和之景令人心情明朗。大部分人都和“迁客骚人”一样,因外界环境变化而或悲或喜。从本质上说这两种心情是一样的,都是一种狭隘的悲喜观。

三、学习篇章结构美

美育带给学生丰富的审美体验,也使他们在感受美的熏陶的同时,通过对审美对象的分析和思考,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审美创造力。教师可以通过口语表达和作文仿写的实践方式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表达,学篇章气韵

古人作文,讲究气韵。《岳阳楼记》气势如虹,同时讲究音韵之美。教师鼓励学生在进行表达时,学习这种气韵。教师结合地方自然景物,请学生口语表达登狼山望长江的感受。一生语“登狼山,望长江,水天相接,浩浩荡荡,无边无涯。只见轮船航行,或近或远,大大小小,遍布江面。天地辽阔,豁然开朗,心胸舒畅。”教师还可以通过演讲、辩论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表达的实践中学习篇章气韵,创造美的表达。

2.仿写,学结构布局

全篇共五个自然段,开端简述写作原因,清楚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事情,暗含对滕子京仅两年就把这里治理得政通人和的褒扬之意。第二段总述巴陵胜状浩荡无涯,话锋一转,继而引出“览物之情”。至此为文章结构第一层,第二层的三、四两自然段承接“览物之情”分别描写雨悲、晴喜之景,同时也与“朝晖夕阴”相呼应。第五自然段为第三层,总结全文,揭示全文主旨,即追求古仁人之心的高尚情操。文章结构严谨,层层递进,前后呼应,详略得当,卒章显志。

进行仿写练习,能够切实提高学生作文谋篇布局的能力。一生作文《楼前小亭记》,开篇简述小亭的位置、由来等信息,接着概述小亭周围的景物美,并描写春冬之景作对比呼应前文,最后总结楼前小亭虽非名亭,但却能为路人遮风挡雨,也能带来闲适安乐;并点明主旨,他也要成为这样一个奉献的人。通过这样的仿写,他的作文脉络清晰,注意到呼应、详略的处理,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文篇章结构美。

四、品味情怀人格美

作者身上具有高尚的品质:一是豁达的荣辱观,二是以民为本的社会责任感,三是向古仁人学习的决心。

1.背景链接,解情怀

范仲淹写作此文时,由于多次上书提出了一些触及保守势力利益的建议,而遭到打击,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谪。但他没有消极避世退守个人的安宁,也没有愤世嫉俗抱怨命运不公,反而坚守自己的治世理想。我们能够从这段背景链接看到范仲淹对待贬谪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会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宠辱不惊的豁达情怀。

2.学习迁移,赞人格

本文所表现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认为大丈夫不得志的时候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要让天下百姓都获得好处。然而“兼济天下”的理想是在“善其身”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的。但范仲淹的境界却更高一层,无论“穷”还是“达”,他都要“兼济天下”,把天下百姓的忧乐放在个人之前。

这种以民为先的情怀和浩然正气,让我们想到同样具有这种品质的屈原,他以自己沉江的结局唱响生命最后的赞歌。将同一类型的形象进行迁移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怀和品格,品味作者的人格美。范仲淹的担当和正气所彰显的人格魅力令人感怀。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留心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品味高尚的人格,进而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增强审美创造力。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融美润心:以立德为中心的学科美育实践研究”(编号:GH2022088)阶段性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