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给课堂一点仪式感

时间:2024-05-07

徐山

近年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陆续出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及教育在中小学课程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塑造整个民族、国家的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但是,怎样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学中来呢?这个问题也令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十分迷茫。在此,笔者愿意将自己的一些思考及做法与各位同人一起探讨,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和建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其中饱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力量。但是,教学对象——青少年学生们与之距离已远,加之时代浪潮冲击带来的文化输入也成为横亘在二者中间的阻隔。因此,筆者认为,要真正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就必须要注重“仪式感”的构建。2022年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这也要求我们,要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创设日常的学习情境,使之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能真正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给常规行为一些仪式感

如今,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在这种冲击下,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甚至很多节庆活动的仪式都在慢慢简化,进而消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课堂需要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可以成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文化根源和历史延续性的认识契机。

1.小小名字,大有可为

在将中国传统文化渗入到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有用的资源容易被忽略,名字就是其中一项。比如,古人有给自己的书斋起名字的传统,笔者就特地搞过教室名字的公开征集活动,请学生们拟好并写明理由,最终经过筛选投票确定,请擅长书法的老师为我们题字并张贴。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到这项文化传统,更在拟名、题字等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增添了文化认同感。

除此以外,古代女子年满十五便可行“及笄礼”并取字,那么为女生取字,甚至给小组起名等等都可以拿来“大做文章”。

2.尊师重道,知书识礼

课堂礼仪也是可以用来进行教育熏陶的资源。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利用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向学生们传授古礼,让传统礼仪融入现代教学中。课前三礼是指向至圣先师孔子行长揖礼,向老师行鞠躬礼,向父母行鞠躬礼。在这种行为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传统文化礼仪有了解,还能将尊师重道的观念内化于心,做到不仅知书,更能识礼。

为了让学生们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的我们总是要一再提醒学生行为规范准则,此时,传统文化中诸如弟子规、三字经等的精华内容便可为我们所用,让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

二、随课而做,应时而变——给课堂教学一些仪式感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语文学科有着不可取代的天然优势。语文学科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尤其是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其文本自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不要说其中包含的古代文人及精神内涵了。但是,在面对某些科普说明文或者外国文学之类与传统文化相去较远的课例时,如何将之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也实在令人犯难。以下几个角度是笔者在进行课堂实践时做过的尝试,仅供同人们参考。

1.以节气作融合点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以物候学为说明对象的事理说明文,阐释了物候现象对人类农业生产的重要提示作用。这类偏重科普的说明文,在传统课堂中,容易按照惯例对文章的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语言特点等进行解读,虽然可以达成“双基”的落实,但也因为程式化的解读使得课堂失去“语文味”。笔者在上《大自然的语言》那天恰逢惊蛰,于是在进行文章的预习时,请同学们收集与物候有关的农谚,尤其要注意惊蛰这个节气的特色及相应的农业生产知识。

这样,不仅将中华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给学生展示出来,更根据农业历法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应时而动,顺应天道”的自然之理。课后,甚至有学生反馈,第一次通过“二十四节气”真切地认识到古人那无与伦比的智慧。

2.以数字作融合点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该作品强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对人性的迫害和扭曲,这种精神力量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要将一部国外的作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确实有点困难。笔者抓住文章中“三次变脸”这个情节,引导学生探究“三”这个数字的魅力。

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三”是一个特别神奇的数字。古话说“事不过三”,史记云“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在很多著作当中都有与“三”有关的故事,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也让学生对我国的文化有了更加系统、深刻的认识。

三、一日三省,见贤思齐——给精神体悟一些仪式感

不管是常规行为,还是课堂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落地到底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倘若学生并不能自己进行深入的思考,是很难真正将之内化为价值观的。因此,要真正做到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要经历个人体悟这个过程。

1.日课

所谓日课,也即家庭作业。《曾国藩家书》中多次谈及“日课”读书法,其实就是强调日常积累的重要性。“读书不必求多,亦不必求记,但每日有常,自有进境。”语文学习特别注重积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也同样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因此笔者将此“日课”作为每日固定的例行功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积累,字数、内容、形式都没有限制,但必须日日皆有,日日皆思。学生在养成习惯后,这种固定程式化的“日课”也就慢慢成为一项必行仪式。

2.讲谈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除了“日课”,还有一项一直坚持了很久的“仪式化”行为,那就是课前讲谈。笔者每周公布一个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关键词,如正心笃志、宁静致远、居利思义、正己修身等等。请学生们围绕每周主题词准备一份3分钟发言稿,可以是对时事的评论,也可以是人物的事迹介绍,还可以是自身对关键词的理解和践行。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入选3分钟讲谈的同学可以免去当周的写作任务。经过学生审慎思考后,这些传统文化精神就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到传统课堂的尝试中,我们要恰当地赋予课程必要的仪式感,让这些教学日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