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灵性之眼

时间:2024-05-07

叶丁铖

所谓文史不分家,学语文与学历史是一个相互交织的过程。文学告诉我们的,在史学里有所反映;史学告诉我们的,则在文学里更亲切灵性。对于一段历史,文学和史学的眼光大有不同。

譬如楚汉之争,一直被文学界称道,刘项两人都被大加赞赏而无“成王败寇”的说法。站在文学的角度,我们所欣赏的是楚汉之争的历程,而不是它的结果。谁成了王,谁成了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琢磨体现刘项两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的个性化文字,我们品味的是司马迁绝唱式的“离骚”而不是实录式的史实。

同样的,以文学看历史的眼光,我们分析刘项两人的性格时,总是用褒义词或中性词,贬义词所用甚少,在语言、分析的立场上,不会刻意偏向哪一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位置。

史学则与此大相径庭,会分析刘邦获胜的诸多元素,会分析项羽败北的必然原因,最后以史为鉴。这像用全知视角研究事物的深层与本质。

横向比较,文学是把自己融入历史的情境一字一句都包含主观情感;史学把自己当成局外人冷眼相看,理性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相比之下,史学严谨理性却没有灵性。文学来源于史学本身,经润饰后内涵又高于史学本身。如果说史学给我们留下的是一条条为人处世的真理,那么文学就是给这些真理配上一个个带着读者温度的故事。

再举《鸿门宴》的例子,对于刘邦“鯫生说我曰”的行为,我们不用“虚伪”“狡诈”等词形容刘邦,一大原因是出于对历史人物的敬意。虽然这些词的语意符合刘邦性格,但感情色彩实属不妥。这便是语文的灵性的体现,读者温度的体现。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史学的冰冷,对文字我们只是流露内心真实主观的想法。

纵向比较,文学所透露的故事内涵随我们的成长而改变,史学所反映的真理默然不变。对于一个历史故事,以文学的眼光隔十年再看一次,定有不同感受;而若用史学的眼光来看,那几句前因后果还是它们原来的模样。可以说,语文陪我们的心理成长,那些静态的历史在不同年龄的我们的眼中流动。我们眼中的故事随时光改变,史实静静躺在时光的长河中。

我们从小听着神话寓言长大,故事的本身固然不会改变,但它们却在我们眼中悄然成长。譬如愚公移山,儿时看,可能觉得愚公有点傻;后来看,读出了傻傻的坚持;如今再品,何止是一份顽强或坚韧呢?

文学在历史中沉淀。作为语文人,我们读历史,不仅要问自己有没有读懂故事,更要问有没有读出人情冷暖,有没有读出自己。只要我们愿意,我们能够从史书典籍的只言片语中读出远超乎我们想象的东西,能够在一遍遍地深入挖掘中读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