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郑朝晖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这是韦应物的诗《寄全椒山中道士》。在燠热的天气里忽然想起这首诗,或许是和自己近来的心境有关。如果某一天,一首原本熟視无睹的诗忽然让你心有所动,其实就是诗境恰好契合了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所以说,审美有时候就是照见自我的过程。
这首诗打动我其实是“落叶满空山”那一句,不过,诗歌的奥妙就在于,如果单拈出一句来未必惊艳,但是若在整个儿的诗歌里涵养着,滋味就全然不同了。这是中国式审美的妙处,独物不成景,非要在那样的环境里,相互生发才有滋味。所以,解读诗歌,也是要在诗歌的整体里去体会诗句的美妙。如果从结合了诗歌的整体来看,“落叶满空山”就不是简单的写景(其实真不是眼前所见,而是心中的想象),非要和整首诗联系起来才能感受到诗人那一声发自心底的喟叹。
诗歌从自身的感受“今朝郡斋冷”开篇,因为自己感到寒冷而“忽念”山中的朋友。“忽念”二字里面,有很温暖的东西在里面,自己感到冷,就想到远方的朋友不知是不是也冷,那种同气连枝的情感,是很动人的。有评论家认为这首诗是“冷”的,其实是不对的,通篇都是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惦念,如果你就是那个全椒山道人,收到这样一封书信,是不是内心会有满满的暖意呢?所以应该是“冷中之暖,暖中之冷”似乎才比较贴切。
写惦念,其实不容易,“我想你啊,我想你”,即便再真诚,表现力上还是羸弱不堪的。但是韦应物很会写,表明自己的思念之后,就不再从自己的角度生发惦念之情,而是转而描写自己朋友的生活,似乎他的日常生活都在自己的眼前一般(这不就是更直观的思念吗)。但是,读者诸君千万不要简单以为这只是单纯的客观描写,在诗句貌似客观的描写里其实写满了生活的艰辛。何以见得?——这就是语言使用的妙处了,“涧底束荆薪”中“涧底”二字里有跋涉的艰难,“荆薪”二字里有着生活的艰辛。还有“归来煮白石”中“白石”二字,当然是指修仙的行为,但是不知为什么,在我读来,总觉得有说不出的寒苦寂寞。这是汉语词语之妙,有些感觉是隐藏在词语的深处的,是在用词的过程中连带出来的,非个中人不知其味。韦应物要写的其实就是这样一种凄苦孤独的感受,所以才会“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这个“慰”字,把上一句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表露出来了,如果对道士朋友的生活充满向往,这个“慰”字自然就没有了落脚处。
我还很喜欢“远慰风雨夕”这样的句子,这个句子的顺序是颠倒的,这是诗歌的声韵要求使然,但是却有着奇妙的美感。如果遇到一个考据家就会告诉你,这句话应该是“风雨夕慰远”(在凄风苦雨的黄昏问候远方的你),还会告诉你“风雨”二字与“郡斋冷”遥相呼应之类。这些都不错,但是我们只直观地看这个句子的时候,还是会觉得这个动宾结构很有意思,慰藉一个风雨飘摇的黄昏,那是多么诗意的句子,而且联系了上下文我们不说对方,而只说那个黄昏,那种含蓄蕴藉更是动人心魄。中国古人写男女之情的毕竟不多,但是对友人的思念的句子却很多,而且不落窠臼,动摇心旌的句子也不在少数,这些句子如果放到今天用来表达男女之情,也照样十分动人。
现在就要说到我最喜欢的那句“落叶满空山”了。“满”和“空”之间的对立,构成语意上的张力。山是“满”的,又是“空”的,语意上是矛盾的,但是诗意上又是符合内在的逻辑的,这样的句子就耐得住咀嚼,品得出味道来。山是“满”的,因为到处都是落叶,天地仿佛被落叶盖满了;山又是“空”的,落叶铺满山谷,覆盖了所有的踪迹,友人云游不知所之,这是一层“空”, 诗人有所思而不得见,内心凄凉空落,则是第二层的“空”,如果有人愿意将这样的诗句哲学化,大而化之为天地的本质,说有第三层“空”,也未尝不可。“落叶满空山”,其实笔力雄浑,气象极大,但是因为产生这个气象的主体是落寞惆怅,所以这种阔大雄浑就更让人心怀悲怆了。
不过,这样的句子如果没有前面诗句的铺垫与准备,是决计不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的。这结尾的一句是紧承上一句而来的,“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但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是欲慰而不得的意思,有着浓浓的失落与惆怅。看这首诗,因为自己觉得冷,就想起了山中的朋友,想要用一瓢酒来安慰他,却又不能知道他的踪迹,诗意连贯,即便是稍有顿驻(“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也是为情绪的更好生发张目的。唐人的诗歌好就好在是作“诗”,所谓浑然一体,妙乎自然;后人的不好就不好在是“作”句,殚精竭虑,寻章摘句,到头来不过是张炎所谓的“七宝楼台”。据说苏东坡后来也想模仿了来写一首,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