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高建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阐述如下:“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结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对如何渗透人文情怀提几点建议。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生命因素,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是充满灵性的教育对象,而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将学生纳入到课堂教学的核心位置,以满足学生内在发展的根本需要。
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课堂设计中,教师将诗词学习的主要任务交给学生,在课前导入环节,要求学生回顾词的发展脉络,回顾所学过的毛泽东诗词,通过自主查找知识完成课前铺垫;在诗词赏析环节,教师则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讨论的方式,回答问题:上阕写景上有什么特色?写景诗句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联系?哪一句词能看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如此,学生逐渐调动主观能动性,融入到诗词学习中来,并在互动与交流中感受人文关怀,进而在自我表达中理解诗词的情感价值。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体现人文情怀,需要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导者,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应构建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渗透人文情怀,发展情感教育,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平等交流中实现人文素养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这首诗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对于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理解不清,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品读诗歌内容,激励学生提出质疑,利用相关例子的对比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逐渐总结借代、暗喻、拟人、移就、夸张、重叠、反复等手法的运用。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实现了身份上的平等,更实现了良好的情感沟通,从而在融洽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人文情感的渗透,在互动交流中搭建了情感的磁场。
教材作为语文信息载体,其中不乏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篇章,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的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有的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有的赞美人性的美好,有的体现家国情怀……这些文本无疑是课堂教学中构建人文情怀的依托,教师在实践中应从文本的情感层面出发,引导学生体验理解其中的人文元素。
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对中国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做出了高度的赞扬,并发出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呐喊,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民族的崛起与国家的振兴不懈努力。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结合时事,引导学生思考新一代青年应如何体现自身的精神面貌,应如何继承爱国传统,同时利用恰当的教育契机将学生引到社会实践中来,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体会鲁迅先生的呐喊,进而理解民族命运、国家的未来与青年一代的关系。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构建充满人文情怀的语文课堂。
教学方法是课堂构建的重要因素,传统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从情感层面激起学生的共鸣,在人文情怀挖掘与渗透上存在明显的短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从学生主体的人文素养发展出发,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与文本的情感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关怀。
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古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问题教学方法,即利用烛之武“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梳理故事情节,提升学生的思考深度;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即鼓励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说一说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因及现实影响力,并潜移默化地渗透烛之武不畏强权,忠贞爱国的精神品质;引入对比式教学方法,将《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三篇文章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三人的说话艺术,進而在传统文学中感受语言的力量,体会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性。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人文色彩浓厚的学科,在课堂上挖掘人文情怀是课程教学的题中之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终身发展需要设计课堂指导策略,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实现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