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余秋雨在德国打碎了玻璃杯

时间:2024-05-07

熊芳芳

2014年重庆语文高考作文题: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這道作文题的材料来自任万杰2013年11月6日发表在《黄山日报》上的文章——《余秋雨在德国打碎了玻璃杯》。材料中的这个游客,就是余秋雨。余秋雨曾在《行者无疆》里的《追询德国》这篇文章里记录了这个故事。任万杰的原文如下。

余秋雨在德国打碎了玻璃杯

任万杰

余秋雨,当代著名作家,在写《行者无疆》里的《追询德国》那篇文章的时候,为了彻底了解德国,他一个人来到德国,进行深入体验生活。

他找了一处租房子的地方,房东是一个德国老人,和蔼可亲,房子在五楼,余秋雨看了看房子感觉还不错,就想和老人签长期租房合同。

老人笑了笑说:“不,年轻人,你还没有住,不会知道好坏,所以应该先签试住合同,有了切身体验,再定下一步是否长住。”

余秋雨一听有道理,最后和老人签了5天合同。一切办好之后,余秋雨开始住上了,房间很温馨,老人也很放心,信任余秋雨,从不过来检查东西。还有,垃圾不用送到下面,放在门口就有清洁工定时取走,楼道都是一尘不染。

第五天到了,余秋雨想和老人谈长租的时候,发生了一点意外,他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他很紧张,感觉这个玻璃杯价值不菲,又怕因为这个玻璃杯,老人不租给他房子。

可是当他打电话告诉老人的时候,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这个玻璃杯很便宜,明天我再拿来一个。”余秋雨更高兴了,希望老人过来,签长期合同,老人答应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余秋雨也没有闲着,把碎玻璃和其他垃圾扫入垃圾袋里,放在了外面。过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之后,没等余秋雨说话,老人问:“那玻璃杯碎片呢?”

余秋雨赶紧说:“我打扫完放在门外了。”老人赶紧出去,打开垃圾袋看完后,脸色阴沉地进了屋,对余秋雨说:“明天你可以搬出去了,我不再租给你房子。”

余秋雨感觉不可思议,就问:“是不是因为我打碎你最喜爱的玻璃杯,惹你不高兴了。”

老人摇摇手说:“不是,是因为你心中没有别人。”

余秋雨被说得一头雾水,这时候,就看老人拿了一支笔和一个垃圾袋,同时带上笤帚和镊子,来到外面,把余秋雨装好的垃圾倒了出来,重新分类。

老人挑得很仔细,过了好久,把所有玻璃杯碎片装入一个垃圾袋里,在上面用笔写上:里面是玻璃杯碎片,危险。然后把其他垃圾装入另一垃圾袋里,写上:安全。

余秋雨在旁边看着,从头到尾除了敬佩,他不知道说什么。此后若干年,余秋雨不住提起这件往事,每次都是感叹连连。

调查显示,当年的重庆考生大多在谈细节决定成败、为他人着想、要做个善良的人、要有社会责任感等等。

如果我们都朝这个方向去思考和选材,写出来的作文势必平庸而小气。

这道作文题本身是“大视野”的,我们的作文当然也要与之相匹配。

故事涉及不同的国情,不同国家的文化土壤、宗教背景、价值观念都不一样,要知己知彼,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对话,唤起深度反思。

如果在西方的材料背景之下,眼光却只局限于中国的世态人情自说自话,显然就如同“小脚与西服”一般不和谐。

我们先来解读一下这则材料。

房东“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老人不急着和游客签合同,做生意显然并非“利”字当头,而是“心中有别人”,尊重游客的感受和选择,用服务质量留客,不像中国许多商人,见利忘义,只求“一锤子买卖”,甚至为了赚钱不惜赔上道德良心。

房东对打破玻璃杯之后忐忑不安的游客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老人对游客的失误完全不介意,宽容大度且心细如发,不仅安慰对方不必不安,并且想到尽快补充新的杯子供游客使用,再次让我们看到老人的“心中有别人”。而且,老人并未因此而对签合同产生一丝犹豫,由此可见,老人后来的拒租,与游客打破玻璃杯的失误毫无关系。

老人进屋后第一句话就问:“玻璃杯碎片呢?”还有他的举动:“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如果说之前老人的“心中有别人”有可能只是为了自己旅店生意的“可持续发展”的话,这里就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民族的深层素质:在老人那里,“心中有别人”≠“心中有顾客”(或者中国的服务行业口号:“顾客就是上帝”)。老人心中有所有的“别人”,老人心中自有他的上帝,这位上帝,高于金钱,高于利益,高于能够给他带来利益的顾客。

这是一种神圣的坚持,是一种心灵的信仰。

心中有对他人的关爱,有对上帝的敬畏,有自己恪守的原则,有超越利益的标准,只有这样的生命,才拥有温暖的人格、笃定的力量和圣洁的尊严。

它不只是一种流于口号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它是一种内化了的灵魂深度和人格芬芳。

这样的生命,才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我們再来看看游客的表现。

失手打破玻璃杯的游客在忐忑不安中获得了老人不假思索的谅解,这本是一件美好的事,它充满了人性温暖。

美好的事应该继续,温暖的人性应该传递。

可惜,到了这个游客这里,美好和温暖断了链条。

这个游客在获得尊重、谅解与宽容之后,并没有推己及人将这份美好的温暖延续下去,他坦然接受了这份出于“心中有别人”的谅解与宽容,然后继续麻木地“心中没有别人”,无视其他人。

中国人的道德观是反射式的,就像阳光照射到镜子上面再反射回来,是你对我、我对你,彼此之间,一对一报恩式的,所以才会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说法,才会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诗句。

而西方人的道德观是接力式的,是你对我、我对他、他对他、他对它的一种链条式的爱的传递,就像太阳照耀小草,小草装饰大地,大地孕育果实,果实哺育人类。这一点,我们从两段圣经故事就可以发现。

先看一个正面的案例:

耶稣到了那里,抬头一看,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他就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众人看见,都私下议论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撒该站着对主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圣经·路加福音》19章第5-8节)

再看一个反面的案例:

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把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圣经·马太福音》18章第23-34节)

第一个正面的案例中,因为“税吏长”的职业名声不好而不受众人待见的财主撒该蒙了耶稣的大爱,他不是回头报答耶稣,而是出于对耶稣的感恩而心甘情愿地将这份大爱传递出去:“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这就是接力式、传递式的道德观,而不是反射式、报恩式的道德观。

第二个反面的案例中,主人宽容这个仆人,免了他一千万银子的巨债,他却不肯免掉同伴欠他十两银子的小债,结果主人一生气,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并且重新追讨全部债务。这个案例从反面告诉我们,西方的道德观不是反射式、报恩式的,而是链条式、接力式的,所以主人才会生气地对这个仆人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

凡是自私麻木、不负责任、不遵守公德、不懂得传递关爱的人,在西方都得不到尊重。

这就是老人不肯再把房子租给游客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以“仁”为核心,著名历史学家孙隆基说:“‘仁是‘人字旁一个‘二字,亦即是说,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在传统中国,这类‘二人的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个对‘人的定义,到了现代,就被扩充为社群与集体关系,但在‘深层结构意义上则基本未变。”他又说:“正因为中国人是讲究‘二人一对的,因此,在涉及另一个人时总是说‘对方(在英文里,则说one or the other,亦即是一个整个的个体与另一个整个的个体)。”(《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往往局限于二人之间、彼此之间,而且二人之间的情义还往往是等价交换,很难建设一个爱的大世界。所以连孔子都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而耶稣说:“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做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圣经·马太福音》5章43-45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因为,西方文化是十字架文化。十字架是一横一竖,向上下左右的空间全面拓展。一横代表人与人的关系,一竖代表人与上帝的关系。西方人一方面要对上帝负责,另一方面要对人负责。又因为他们需要对上帝负责,所以他们能够更好地对人负责。“西方式的‘上帝就是个人‘灵魂认同的对象,而这个原理是超越于世间之外的,因此给‘个体从世俗关系中向上拔高提供了一个拉动力。”(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所以房东老人不会因为游客可以为他创造利润而容忍游客对“别人”的麻木和漠不关心,即使他的“心中有别人”,并没有一个“别人”能知道,也没有一个“别人”会来向他表示感谢。老人自己真实的信仰使得他有力量超越世俗的利益关系,去尊重真正的心灵价值——尊重、宽容、负责任、推己及人、传递关爱。这种有信仰的人格,是一种可敬畏的人格:毫不犹豫的尊重、不假思索的宽容、绝不妥协的立场、不求回报的纯粹。

一个人的素质,就是一个民族的素质。所以,著名学者崔卫平教授说:“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余秋雨在《追询德国》中这样说:“泰勒说,德国人有过空前的自由,又有过空前的专制,却未曾有过温和、中庸。这就很像森林,而不像平畴浅草、春光柳岸。有冲天乔木忧郁问天,也有荆棘刺藤遍地蔓延,有神性,也有魔性,都是极端化的存在,可以敬之仰之,恨之斩之,却很难找到一个庸俗无聊的巨大平台。”

从那个房东老人身上,我們就可以看见他的两极:对生命人格的最大尊重,对麻木自私的绝不妥协。在老人的身上,我们的确看不见“中庸”,看不见为了私利而做出的任何让步与迁就。

老人的鲜明立场,正表明了其鲜明的价值观:一个麻木自私的人,会让世界阴暗冰冷;一个能够去传递关爱的人,会让世界更加美好。

苏教版国标本第11册有一篇课文《爱之链》,讲的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失业的乔依冒着严寒在雪地里帮一个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车,老妇人问他要收多少钱,乔依从没想到他应该得到钱的回报,他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所以,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老妇人沿着山路开了几公里,来到一个小餐馆,店主是一个怀孕8个月的年轻女人,她虽无法掩饰极度的疲劳,但仍热情地送上雪白的毛巾让老妇人擦干头发上的雪水,又忙来忙去为老妇人端茶送饭。老妇人用完餐,付了钱。当女店主去拿钱找回给她时,老妇人已经离开了,她留下一些钱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她走进里屋,轻轻地亲吻着为了找工作而心力交瘁倒床就睡着了的丈夫,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这就是一个美好的爱之链,是一场温暖的爱之接力。它不是局限于授受双方的投桃报李(结局并非人为而是巧合或曰天意),而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心中有别人”。只有这样的爱之接力,才能最大化地辐射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带给人们无法预期的惊喜与神圣纯洁的光明。

心中有别人,世界才会是一个温暖的所在;心中有信仰,世界才会是一个安全的所在。因为心中有别人,才会有真诚的关爱;心中有信仰,才会有真正的自律。再想想中国的食品安全,如果每一个中国商人都能像这个房东老人一样“心中有别人”“心中有信仰”,当下的中国,就会是尘世里的天堂。

如果你能够有这样的深度解读,如果你能够联想到这些现象和材料,你的作文就会既有宏观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土壤和宗教背景),也有微观世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既有物质世界(世相),也有精神世界(心灵);既有既定世界(我们所理解和认知的世界),也有未知世界(我们重新发现和评估的世界)。即使只是一个房东老人这样的小人物,即使只是打碎玻璃杯这样的小事件,即使只是垃圾分类处理这样的小场面,却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未知的大世界,是我们从前那个既定世界以外的,超越了我们传统的理解和认知的,需要我们去重新理解、发现和评估的新世界。这个世界不仅仅关乎物质,更关乎灵魂。

只有这样深度解读,纵横联想,才能赢在起点,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