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大地新景观

时间:2024-05-07

单之蔷

中国边界出现了不曾有过的景观:绵延千里万里的带刺铁丝网

关于带刺铁丝网被发明的故事,其中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1867年,约瑟夫在加利福尼亚一个牧场工作,常常一边放羊一边看书。在他埋头读书时,牲口经常撞倒用木桩和铁丝网围成的放牧栅栏,跑到附近田里偷吃庄稼。牧场主对此事十分恼怒,威胁要将他辞掉。约瑟夫经过观察发现,羊很少跨越长满尖刺的蔷薇围墙。于是,一个偷懒的想法浮上心头:何不用细铁丝做成带刺的网呢?他把细铁丝剪成小段缠在铁丝栅栏上,并将铁丝末端剪成尖刺。这下,想要偷吃庄稼的羊只好‘望网兴叹,约瑟夫再也不必担心会被辞退了……”

我为什么对带刺铁丝网感兴趣了呢?因为这些年我经常在中国边境地区行走(这种行走需得到边防部队允许才有可能),发现边境出现了一种过去不曾有过的景观:顺着边界线,建起了距离边界不远、动辄绵延上千公里的铁丝网——中朝边界附近建了铁丝网,中俄、中蒙、中哈、中吉、中塔等国的边界附近也都建了。想想看,中国与蒙古国的边界长约4710公里,中俄边界长约4300公里,中哈边界长约1700多公里……这些边界附近的铁丝网连缀起来,长达万余里(上述铁丝网并非完全连续,一些地方因为特殊地形或其他原因而有局部中断),这是怎样的景观呀?约瑟夫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小发明竟然造就了这样宏大的景观,也没想到他最初用来限制羊的带刺铁丝网,不久就被用来限制人了。带刺铁丝网(以下简称“铁丝网”)除了在监狱、集中营、战俘营中用来圈住人外,还在战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有人把这种铁丝网列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七项专利之一”,因为这项技术的创新,带来了制度的创新。有经济学家说,铁丝网催生了美国西部早期产权制度的建立(铁丝网栅栏帮助牧场确定了边界,并因此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才是铁丝网最大的贡献。

现在我在想,中国边界附近出现的把中国围起来的铁丝网,最终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谁说寸土必争?在铁丝网外,有一条带状的中国领土长达万里之遥

几年前的一天,我们驱车奔向中蒙边界的一处口岸。在距离边界近200公里的一个边防站,我们接受了检查,由于证件齐全,顺利通过。接着,我们到达了边防军的营部所在地,又接受了检查。过了这道哨卡,向北继续狂奔20多公里,又遇到一个哨卡。过了这个哨卡,我们还走了50多公里才到达边界。在落日的余晖中,我看到一道铁丝网在戈壁上绵延起伏,向着东西两方延展,直到看不见为止。在边防军战士的带领下,我们爬上了被铁丝网分成两部分的一座小山,小山上的铁丝网开了一扇铁门,并用钢板裁剪出“中国”两个字焊接在上面。“中国”两个字漆成了鲜红的颜色,在夕阳的照射下格外醒目。战士打开大铁门,我们迈了过去,站到了铁丝网另一侧,我以为我们来到了蒙古国的地界,没想到不是,“这还是中国领土,你看,界碑在那里。”陪同我们的边防战士说。我顺着战士手指的方向,看到了距离铁丝网一二十米的地方,有一个界碑竖立在小山最高处,界碑扁平状,高1.5米左右,中间写着界碑编号,上部对着中国一侧雕刻着中国国徽,并漆成红色。

这时我才明白,原来铁丝网离界碑还有这么远的距离。向远处望去,还能看到另外一个界碑。其实边界正是由一个个界碑确定的。据我了解,中蒙两国于1962年第一次划定边界,共有678个界碑,这些界碑中心的连线才是真正的边界(界碑类型很多,如两国共立的单立碑、在两国内各自立的双立碑、三立碑等,边界一般指单立碑间连成的线),而铁丝网则是与真正的边界平行、向中国境内后退、一道绵延不绝的人工建筑物。

显然,在中蒙边界的一个个界碑与铁丝网之间,还有一条带状的、宽度不等、长达4000多公里(中蒙边界上中方一侧几乎都建有铁丝网,但在新疆段内以阿尔泰山脉分水岭为界的边界除外)的中国领土。我不清楚这条带状的中国领土怎么称呼,是叫隔离区,还是缓冲区呢?隔离什么?缓冲什么?据我了解,边境地带设立隔离区或缓冲区,应该是双方共同沿边界后退一定距离,然后建立铁丝网或隔离墙,铁丝网或隔离墙之间的地带才算隔离区或缓冲区。

在中国与一些国家的边界上,极少数的口岸地带是双方共同建造了铁丝网,但大多数地方只有中国单方面建了沿边界后退几十米(各地不一样,有的仅十数米,有的宽达数百米甚至千余米)的铁丝网:中蒙之间前面已述,中国一侧建了铁丝网;在中俄东部边界,两国以额尔古纳河主航道为界,中国一侧的铁丝网建在了距离河岸还有几十米远的地方,俄罗斯那边没有。有一年我们来到额尔古纳河边,却不能接近它(在室韦、临江等河边村镇才可以接近),只能在铁丝网外遥望额尔古纳河在远处呈S形静静地流淌……我们只在新疆昭苏县波马边防站外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上,才看到对方有铁丝网。

单方建起的这道铁丝网,很容易被当成两国之间的边界线

一国建起铁丝网,另一国不建,那这道铁丝网很容易被当成两国之间的边界线。一个内蒙古摄影师和我说,他在边境地区拍照时,看到大多数地方都是我国单方面建了铁丝网。夏天,有的俄国人从额尔古纳河游过来,上到中国一侧的铁丝网下休息;在内蒙古与蒙古国的边境上,蒙古国的牧民来到铁丝网外侧,与铁丝网内侧的中国牧民喝酒……中国建的这道铁丝网并不是真正的边界线,而是一道沿边界后退几十米、位置在国内的“边界伴随线”。我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被人看作是边界线。

我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在一本名为《骏马》的文学双月刊上,我看到了一首诗:《边境铁丝网》,作者李振林,诗是这样写的:“铁丝网,边境线上/一道独特的风景/铁丝网,边防军人/心中神圣的国界……”显然,作者把铁丝网当成了边界线。我曾问边境上的人铁丝网有何作用,有人说让想越境的人感到威慑。有人说过去牛羊越境了,处理起来很麻烦,有了铁丝网就没有这种麻烦事了……这些理由都不足以说服人,在我看来,铁丝网虽然把这些麻烦减少了,也把双方在处理这些边境问题时互相了解的机会丢失了。我曾问一个中蒙边境上的边防军军官,修建铁丝网前后边境管理上有无变化,他说基本上没有。“这里几乎见不到对方的居民,也几乎没有越境的。每年我们都能抓到几个人,但都是中国的旅游和摄影爱好者。”endprint

中国人去自己国家的边境地区比去国外还要难

漫长的、把中国围起来的铁丝网是我们自己建造的,为什么与我们毗邻的国家不像我们这样建铁丝网呢?铁丝网背后的观念是什么?

其实我国与邻国的边境地带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隔离区。中越、中老、中缅边界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但是从中朝边境鸭绿江口起,一直到藏南中印边境,据我所知,在边界线向中国一侧,很多地方是属于不允许中国公民自由进入的边境地带。经常有朋友问我怎样去墨脱、察隅等边境地区,我也不知怎样回答,因为的确没有什么清晰的程序。在我看来,去我国某些边境地区比去国外一些地方还难(很多国家都已免签)。

谁都知道到边境地区要办边境通行证,因为边境地区实行通行证管理,无证者可能被拘留关押。我国各地区的边境管理条例大同小异,但对何谓“边境地区”的说法不一。“边界”是一条线,“边境”是沿着这条线向内一段距离的带状区域。许多国家用国内法来规定边境地区的宽度,如法国规定自边界纵深60公里为边境地区;芬兰规定自陆地边界纵深3公里、自海岸线纵深4公里为边境地区……这样的规定很明确。

我国边境地区的范围则没有法律规定,由各边境地区所在的省(区)级政府划定。我查看了地方的有关规定,发现对“边境地区”的说法并不一致,很难掌握。如黑龙江把“边境地区”分成三个层次:一是边境管理区,一般指沿国界的县(市)或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二是边境地带,一般指陆地紧靠国界线2公里以内、水域从国界线延伸至岸上起2公里以内的地域;三是边境禁区,是指在边境地带内划定的特别控制区,实行特殊的管理制度。第一条所指的边境管理区范围很大,而“边境禁区”又不对外公布,你只有走到这样的地方、被禁止时才能知道。

黑龙江的规定还算较清楚的,西藏的边境管理条例则很简单地说:“本条例所称边境地区系指沿国界的市(地区)行政区域。”西藏的市(地区)管辖范围巨大,如没有更多解释,这相当于西藏大部分地方都成了边境地区;新疆的边境管理条例与黑龙江很相像,也把边境地区分为三个层次……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边境地区之所以难以进入,一是范围太大;二是有“边境禁区”这样一个范围不精确的模糊地带,因此如何办理边境通行证,还是很麻烦的事情,就连当地人要想搞清楚都很费劲。我所认识的人中,很多人都有在边境地区被拘留关押的经历。对一般的旅行者而言,这只是一个短暂的麻烦而已,但对那些经商、务工、考察等人员来说,来往边境地区的确令人望而生畏。实际上,中国的边境地区是一个沿着边境的、巨大的带状隔离区,或者说特殊地带(前面说的铁丝网地带只是这个地区的极端地区),边境地区是普通中国人不能自由出入的。实际上,我们的边境地区已经变成了军事的边境,不是居民的边境。

国门景观群:真正的国门在哪里?

我国边境上与铁丝网并存的还有一种常见景观——国门,这是一种高大的门状建筑物,形式往往借鉴传统:牌楼式、城楼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每一座都规模宏大,气势不凡。有的国门已经成了旅游景点,如内蒙古满洲里与俄罗斯间的国门,这里的国门如今已有五代:第一、二代是俄国人所建,后几代是我国所建,第五代国门投资2800多万,已经承包给一家旅游公司运营。但大多数国门还搞不起来旅游业,只是在荒野中挺立着。

我去过甘肃省与蒙古国边境上的一个国门——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国门,国门高度相当于10层左右的楼房,外立面是红色的,在荒野中十分醒目。周围一个人影也见不到,蒙古国方见不到一座建筑物。类似这样在旷野中挺立的国门还有许多:二连浩特国门、阿拉山口国门等。我看到的情况是,凡是边境上两国交往的口岸,中方都建有国门,对方却较少修建(即使有,也很简易)。因为是中方单方所建,因此国门都不真正建在边界上,而是建在中国境内,距离边界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进入中国的人,是先跨过边界,再入国门,即先进屋,后入门。有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8年,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家批准的一类陆上口岸已有76个,这些口岸大多建了“国门”。边境地区的这些国门,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国门景观群”。

写这篇文章时,我查到一篇博士论文,专门研究边境线上的国门。文章把“国门”等同于我国陆上口岸的建筑,认为国门承载着纪念意义,是国家形象的载体。因此,国门设计应该具有国家元素,体现国家形象,还应有地方特色。

国门,大家心领神会的意义,就是“国”与“门”的意义的组合,所指称的事物无非就是口岸,即国家规定的,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国(边)境的港口、机场、车站和通道。口岸不仅边境有,深入内地的大都市机场也有——北京的机场路被称为“国门大道”,机场路附近有“国门大厦”等酒店,就说明人们对国门的理解就是口岸。

除了陆上口岸,还有海岸的边境口岸。从口岸,即从人员、货物出入一个国家的空间位置的角度看,真正的国门在空中和海上。如果说空中和海上的国门是理论上的、抽象的,那么中国各机场入境大厅里的边检入口就是落实到地上的。

今天出入境的人大多数是经过空中,由机场的口岸出入的。经由陆上边境那些国门群(主要是北方和西北方)出入境的人数,与从空中出入境的人数比起来,几乎微不足道。从货物数量对比看更是如此。从口岸的角度看,陆地边境的国门与机场和海港的“国门”相比,实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因此没必要搞得那么高调和夸张。

边境上设置口岸设施十分必要,但不一定非要搞成纪念性建筑物。如果这个口岸确实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也是应该纪念的,但我们的国门大多数不知纪念什么。而且中国的边界大多是由鸦片战争以来,在列强的武力威逼下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决定的,纪念什么呢?如满洲里的国门,国门北方不远处就是清政府与俄国人签订《尼布楚条约》的尼布楚城(俄国已更名为“涅尔琴斯克”)。这个条约划定了中国与外国的第一条现代意义的边界。历史学家认为,尽管中国在这个条约中做出了让步,但还算是平等的。但是近百年后,屈辱的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彻底取代《尼布楚条约》,中国被迫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割给俄国。在满洲里西南方不远处的诺门罕,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与苏联红军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和蒙古国在此打了一场20多万人参与的大战——诺门罕战役,为的是争夺哈拉哈河边的一块土地,这一仗确定的边界使中国的边界线一下子凹进来,把呼伦贝尔大草原撕开,形成中国版图上的“鸡脖子”。满洲里更是丧权辱国的东清铁路(满洲里至俄罗斯海参崴)的起点……满洲里国门纪念的是什么?endprint

把地理、隔离的边界,变成利益、战略的边界

我曾去过中国与阿富汗边境上的瓦罕走廊,这是一条窄窄的、长约400公里的两山之间的一道山谷,我们占这条山谷的1/4,但营地哨卡有几道,站在山口向对方的边境望去,看不见一个人影。我还听说,假如过了边界,沿这条山谷一直走下去,可能要走上百公里才能遇到阿富汗的牧民……在中国北方、西北方的边境上行走,总的感觉是我方壁垒森严、哨卡重重,对方边防则若有若无。

苏联解体后,其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原来与中国西北接壤的是强悍的苏联,现在变成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再往南,阿富汗早已不是过去的阿富汗,巴基斯坦是中国最忠实的盟友……如今西北边境所处的,是对中国最为有利的黄金时代,苏联的撤离留下了中亚的“权力真空期”,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今天的中亚地区向中国展示的机遇,前所未有地凸现出来。

地缘政治学史上有个著名的“心脏地带”说,即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的三段论:谁统治了东欧,谁就主宰了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主宰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主宰了全世界。后来人们不断修改“心脏地带”所指的地方,较多的说法是指亚洲腹地——中亚。尽管当年的苏联既控制东欧又统治中亚的大部分,却未能主宰世界,但中亚的重要性还是无法否认,中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1996年,在上海开始了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即“上海五国”机制。之后正式成立了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六个成员国的上海合作组织,该组织有极大的凝聚力,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和伊朗已被吸收为该组织的观察员国。

与此相比,一道漫长的铁丝网却把中国自己围了起来,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那时,中国没有“边界”概念,有的只是“天下”观。“天下”可以不断地扩展四方,边界则是收敛的。用铁丝网把自己围起来,是不可能有“天下”的。在某个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就是“中国”的中心,大家争的就是这个中心。争得了中心的统治者以天子自居,君临天下四方,王朝边缘地带的小国以朝贡方式或羁縻等体制管理,并不需什么边界。因为那时中国周边没有出现足以威胁其统治的外来政权(即使有如宋朝与辽、金、西夏等政权的对峙,后来也被认为是中国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割据和纷争),直到俄国在中国北方的出现。俄国通过《尼布楚条约》让清王朝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边界”,这是一条由国家间通过条约确定、双方认可的两国间的界线。

边界不仅仅是一条竖立了标志物、由两国条约来保证的线,还需要军队巡视和守卫,需要耗费资源,需要成本。因此,如果国家间没有尖锐的对立,边境地区没有走私犯罪等问题困扰,边境两边的邻国则倾向于减少边境事务耗费的资源和成本。一些国家主张把硬边界、军事边界、地理边界变成软边界、利益边界、合作边界。美国与加拿大之间长达8000多公里的边界,双方都没有驻军。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之间,人员及货物可以跨越边界自由流动。这样的边界显然要比军人驻防、铁丝网围绕的边界更节约资源和成本,也更符合国家之间国民的利益。

其实在全球化的今天,对国家而言,真正的边界早已超出那条由条约约定、由界碑确定的边界,一个国家的经济贸易活动出现在哪里,利益边界就延伸到了哪里。

中国目前已经成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石油进口国,以往中国的石油进口来自波斯湾,需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漫长海上通道完成。这条通道成本高昂,也不安全,寻找新的石油通道是中国的战略目标。而中亚的里海盆地被发现是仅次于波斯湾的第二大石油宝库,2006年,哈萨克斯坦的石油通过中哈石油管线抵达新疆阿拉山口,这条管线不经过第三国,因此更加安全可靠。该管线还可从土库曼斯坦的查尔珠油田向西南连接伊朗北部大油田……现在,新的丝绸之路轮廓正在出现,中国的西部边界正随之延伸。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重大利益在哪里,它的战略边界就在哪里。这才是我们今天应有的边界观。

“地理使我们成为邻居,历史使我们成为朋友;经济使我们成为伙伴;需要使我们成为同盟;自然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没有人能够将其分开;联系的力量远胜于分裂的力量。”用某个名人关于边界的这段演讲来结束本文是很合适的。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4第3期卷首语)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