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刘 成
文章的修改,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构思等等,笔者在此主要从语言方面来谈谈作文的修改问题。评判一篇作文的优劣,语言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那些词不达意、语言枯燥、拖沓冗长的文章,肯定会影响观点的鲜明、论证的力度和情感的真挚。从而在文章和读者之间砌起一堵堵阻碍交流沟通的城墙,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文章需要一遍遍地修改。
怎样修改,才能使文章言简意赅,语言鲜活生动,情感力透纸背呢?我想主要从语言的表达、推敲和品析三个方面来进行。
语言的表达要能够准确达意。很多同学害怕作文,偶尔为之,往往“一挥而就”,从不再看,难得修改,导致别字病句一串串,严重影响到了意思的传递和情感的表达。如:“①我知道,儿子永远是妈妈无时无刻的牵挂;②我无时无刻惦记着病中的妈妈。”“无时无刻”并非双重否定词,即并非表肯定之意,而应该表否定的意思,一般来说,与“不”连用起着肯定的作用,即“无时无刻不”表示“时时刻刻”或者“每时每刻”的意思,《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里把这个词解释为“每时每刻”是不对的。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①我知道,儿子永远是妈妈时时刻刻的牵挂;②我无时无刻不惦记着病中的妈妈”,但是由于词语的误用,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截然相反,这又怎么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儿子对母亲满怀的爱意呢?又如:“①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片面极端,目无全牛;②如果一个人目无全牛,是不能成大器的。”成语“目无全牛”出自原国家教材《庖丁解牛》一文:“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意思是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后来用此成语比喻技艺的精湛和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所以应该改为:“①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片面极端,鼠目寸光;②如果一个人目无全牛,终究会成大器的。”可见,词语的错用,必然会影响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削弱文章论证的力度。尤其不能原谅的是,许多同学作文中存在低级的别字现象,如“人名(民)币”,“(加)假入团队”,“(炊)吹烟袅袅”,“教师(室)里,灯火通明”等等,不但影响文章的流畅和意思的表达,而且见其文字想其为人,作者很容易给人留下态度马虎、治学松懈的不良印象。
别字病句必须得修改,文顺字通是作文最基本的要求,但如果仅仅满足如此标准显然是不够的。语言的修改还意味着怎样使平淡枯燥的语言形象鲜活,触动心弦,则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似的推敲。江苏高考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曾经多次强调,文章没有阳光不要紧,但应该有月光,如果没有月光也不要紧,但应该有星光;如果没有星星也不要紧,但至少应该有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的那点光亮也没有,那你的文章就太暗淡了。文章的亮眼之处不仅仅表现在观点的新颖、立意的巧妙、选材的别致、情节的生动等方面,还应该表现在语言的新颖、生动、活泼上,哪怕是一段妙语连珠的文字,或者一个美妙深邃的句子,或者一个内涵沉甸的词语。比如一位同学写到父亲的“背影”,“看着父亲的背影,想起家庭生活的艰辛……”,这里的“看”只是表示一般动作,远远不能承担起文章所包含的对父亲深厚的爱,或者说“看”削弱了对父亲深深的敬意,不如改为“望”更拳拳、更沉沉、更眷眷,因为“望”有凝视、神往之意,比“看”多一分心灵的震撼!像这样的语句,即便不改也行得通,但是一旦修改提升,必然增添文章的神韵,令人无比感怀动容。恰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字上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情感的推敲,因而语言的修改其实代表着感情的变化。生活语言也如此,课堂上,老师见缺席一学生,便询问:“该同学哪里去了?”“大便了!”同桌回答。全班哄堂大笑!等笑声平息,老师说:“用‘大便一词太不雅了,好像有懒牛懒马屎尿多的嘲讽意味,你能否换一种说法?”同桌回答:“上厕所。”老师:“这个词不俗不雅,但体现不出你与同桌的友情。”同桌:“方便。”老师:“嗯,这个词足以表现你对同桌的尊重。”从“大便”到“方便”,同学之间的情感走过了由“嘲笑”到“尊重”的心路历程,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和感化,这便是语言的审美功能,通过精当词语和句子的推敲,传递着的是一份极富神韵的情感。
当然,一篇好的文章,并非各方面都好,往往只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点上比较出色而已,让散布在文章每一个角落的语言精彩纷呈,恰如漫天繁星熠熠闪烁,映照着读者黑色的眼睛,令人仰望和幻想。也是写父亲,一位同学在《父亲的黄昏》里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父亲的形象,令人难以忘却:“门前浅浅的溪流,洗不去你半辈子的黝黑,西山层层的峰峦,托不住夕阳的余晖,只有黄昏里那短短矮矮的门槛,不知疲倦地承受着你疲倦的身躯,半碗淡淡的水酒,几粒生生的花生米,咂摸着每一天不老的故事。偶尔,一颗流星,划过淡然的夜空,为你点亮一盏惊奇的油灯,昨天、今天、明天……在父亲的黄昏里,也许就像黄昏一般沉寂……”朴实无华的语言,流淌着朴实无华的感情,一个历尽沧桑朴实无华的老父亲静静地伫立在黄昏中,他是那样的俭朴而又知足,寡言但厚重。人物的鲜活得力于语言的含蓄精美,不说黄昏已到,却写峰峦托不住夕阳的余晖,余味袅袅,不说父亲不知疲倦,而说矮矮的门槛不知疲倦地承受着父亲的身躯,含蓄蕴藉,而“不知疲倦”暗示父亲一天劳作太疲倦了,正是因为“半碗淡淡的水酒,几粒生生的花生米”,显示出父亲容易知足的品性;“咂摸着每一天不老的故事”。说故事不老,其实就是老故事,而老故事依旧每一天津津有味地咂摸着,既体现了父亲日子的单调和寂寞,也流露出父亲对那片土地的深沉和眷恋,所以,偶尔划过夜空的流星,在夏夜的星空里再也平淡不过了,但依旧能够点燃父亲油灯般惊奇的眼神。生命中有一个平凡的父亲,作文里有一个不平凡的形象,这就是语言的艺术魅力!没有深厚的语言功底,父亲那些平淡琐碎的细节不会映射出震撼心灵的人情光辉。
所以,学会修改语言,还应该学会品析语言;一个人不能够品味语言,是难以很好地运用语言的。通过语言的品析,掌握语言的内在规律,从而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使作文的语言更加丰富和生动。只有丰富和生动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生活的多姿多彩,才能承载生命的情感和追求。鲁迅在散文《秋夜》里开头便写到:“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此处用繁笔,看似罗罗嗦嗦,不如“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简练,但是却叙述了一种寻望的过程,也写尽了白色恐怖下作者满心的矛盾、焦虑、痛苦和压抑,语言虽繁,但却繁得恰到好处,委婉含蓄,这就是繁笔的一种规律和艺术魅力。又如身陷庞克拉茨盖世太保监狱的革命作家伏契克,用“从门到窗是七步,从窗到门是七步”
的繁句展现了英勇的革命者经过思考、彷徨和抉择的思想斗争过程,终于坚定战斗到底的信仰,如果改为简句,写不出当时真实的情形,则索然寡味。品析其实就是一种借鉴和模仿,成熟的借鉴和模仿就是一种创造和能力。加强语言的积累、运用和升华,品析语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表达要准确达意,推敲要精当传神,品析要顿悟韵味,三者都有助于作文语言的积累、运用和升华,从而为我们的作文绣上一道道美丽的花边,让读者为之心仪倾慕!
[修改前的学生习作]
后院的桃树
从我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便成了爷爷的宝贝孙女(从出生的那天起,你就有记忆吗);后来,我最爱的便是爷爷。
依旧记得5岁那年我从楼上摔下来(记得什么?从语法角度讲,“记得”一词缺少宾语)。那天,天正下着小雨,隔壁阿姨家正在造房子,我和表妹好奇地走到三楼的楼梯口上去看雨,一不小心我便摔了下来,不偏不倚正摔在一只竹匾上,吓得不轻,伤却不重。后来,爷爷总是提起这件事来,他说,离匾不到一米的地方就是一堆乱石,万一不巧,你便去见阎王老爷了……(见阎王爷?含有贬义)爷爷说着说着,总会流泪哭泣(太直白,太矫情,怎么哭?缺乏细节刻画)。
还记得我5岁的生日,3月12日,正是植树节,那是我无时无刻都铭记的日子(“无时无刻”表否定,应为“无时无刻不”或“时时刻刻)。一大早爷爷便上山去了,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棵树苗,他站在院子里呼唤我,说要我和他一起植树。我兴奋极了,跑到院子里,等到爷爷挖好一个小坑,然后他蹲下来,用手扶住树苗,嘱咐我培土(“蹲”“扶”“嘱咐”,语言描写细腻,写尽祖孙一同植树的温情和感人场面)。于是,我便用双手捧起一抔抔土,撒在树坑里,爷爷用手慢慢把土夯实。栽好树,爷爷笑着说:“它是棵小树,你是个小孩,你们比一比,看看谁长得快!”我大声回答:“我长得快,爷爷你看,我比它高!”(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年龄特征、人生阅历以及思维心理)后院里响起爷爷一阵阵笑声(没有能够写出爷爷笑声里包裹的含义,还不够细腻)……
晚上,爷爷给我讲了孙悟空的故事(从后文看,应该更具体些,爷爷给我讲述的是孙悟空偷蟠桃的故事),像小顽童似的问我:“如果你是孙悟空,偷到一只桃子,你会给谁吃呀?”“给爷爷吃!”我毫不犹豫地回答。爷爷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爷爷真的跳了起来?过于夸张,反而有损真情真爱):“太好啦!吃了你这个孙猴子的桃子,爷爷也可以长生不老了啦”(爷爷为什么渴望长生不老?与桃树有何关联?与祖孙之爱有何联系?因此必须要点明)
两年后,后院的桃树长高了许多,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爷爷却因中风瘫倒在床上,口齿含混不清。有一次我又去探望他(此处用“探望”一词,是不是有些庄重?庄重的语气里,感情是不是有些生疏)他异常兴奋,依依呀呀说着什么,好像是说,他的魂魄依附在那棵桃树上,会永远看见我……(爷爷的爱永远和桃树一起长青,紧扣文题)眼里溢满泪水(谁?人物不明,想来不会是爷爷吧),不曾想到,那却是爷爷回光返照……(品析:省略号,一片深情)
爷爷离开后,我总是梦见他,他站在桃树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几年后,春天桃树开满一树桃花,夏天结出了一树果子(花是怎样的花?果子是怎样的果子?语言色彩暗淡,缺乏散文语言应有的生动形象的美感和体验,因而难以映衬出爷爷的爱恋和孙女的思情)。看着又红又大的桃子,想起不能兑现的承诺,想着想着,我的泪便下来了(一看一想,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爷爷,慈爱温厚的爷爷,您像我头顶的星辰,永远珍藏在我心里,纵使时光流逝,永不褪色!(结尾语言包含情愫,质朴隽永,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蓄美生动。问题是,与文章线索之物“后院的桃树”相割裂,而重新选用新的喻体“星辰”,缺乏照应文题的意识,所以老师主张依旧用“桃树”来表达和承担祖孙苦爱的寓意。)
[总评]
这篇周记取材于真实生活,以“后院的桃树”为线索,记叙了爷爷两三则寻常琐事,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细节,刻画出爷爷慈爱和温厚的形象,流露出对亲情的渴望和珍惜之情;文风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正是高考作文所需要和倡导的风格;谋篇布局精心自然,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作者娓娓道来,结尾再次点题。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不足之处在于,语言不够精炼、生动和形象,甚至有些细节刻画之处的语言也不够细腻。看来,作者写作此文,主要致力于选材立意、课篇布局、行文思路等方面,缺乏作文语言的表达、推敲和品析的意识、方法和能力,导致作文语言比较枯燥,从而影响了文章的表情达意!因此,在老师指导之下,该同学对语言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提升,主要是从表达、推敲和品析等三方面入手。
[修改后的文章]
后院的桃树
从我出生的那一天起,想来便成了爷爷的宠儿;后来,我最爱的便是爷爷。
依旧记得5岁那年我从楼上摔下来的那件事。那天,天正下着小雨,隔壁阿姨家正在造房子,我和表妹好奇地走到三楼的楼梯口上去看雨,一不小心我便摔了下来,不偏不倚正摔在一只竹匾上,吓得不轻,伤却不重。后来,爷爷总是提起这件事来,他说,离匾不到一米的地方就是一堆乱石,万一不巧,你便去见观音阿姨了……爷爷说着说着,便会笑眯眯地抬手用衣袖抹去眼角的泪花。
还记得我5岁的生日,3月12日,正是植树节,那是我如今记忆最清晰的日子。一大早爷爷便上山去了,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棵树苗,他站在院子里呼唤我,说要我和他一起植树。我兴奋极了,跑到院子里,等到爷爷挖好一个小坑,然后他蹲下来,用手扶住树苗,嘱咐我培土。于是,我便用双手捧起一抔抔土,撒在树坑里,爷爷用手慢慢把土夯实。栽好树,爷爷笑着说:“它是棵小树,你是个小孩,你们比一比,看看谁长得快!”我大声回答:“我长得快,爷爷你看,我比它高!”后院里响起爷爷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晚上,爷爷给我讲了孙悟空偷蟠桃的故事后,像小顽童似的问我:“如果你是孙悟空,偷到一只桃子,你会给谁吃呀?”“给爷爷吃!”我毫不犹豫地回答。爷爷一听,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太好啦!吃了你这个孙猴子的桃子,爷爷也可以长生不老了啦——”顿了顿,爷爷又说:“真那样啊,我就可以看到你和那棵小桃树长大的那一天。”
两年后,后院的桃树长高了许多,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爷爷因中风瘫倒在床上,口齿含混不清。有一次我又去看望他,他异常兴奋,咿咿呀呀说着什么,好像是说,他的魂魄依附在那棵桃树上,会永远看见我……我眼里溢满泪水,不曾想到,那却是爷爷回光返照……
爷爷离开后,我总是梦见他,他站在桃树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几年后,春天桃树开满一树粉红的花,夏天结出了一树碧绿透红的果子。看着又红又大的桃子,想起不能兑现的承诺,想着想着,我的泪便下来了……
爷爷,慈爱温厚的您和后院的那棵枝繁叶茂的桃树珍藏在我心里,纵使时光流逝,永不褪色!
[总评]
经过对14处语句的修改提炼,我们不难发现,文章语言更加流畅,细节刻画更加细腻生动,文脉更加清晰紧凑,因而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富,情感更加真切感人!
从语言表达角度来看,词语“无时无刻”的误用,两个语句“依旧记得5岁那年我从楼上摔下来”和“眼里溢满泪水”成分的残缺。势必影响语言的流畅和情感的抒发;“春天桃树开满一树粉红的花,夏天结出了一树碧绿透红的果子”对桃花和果子的修饰描写,犹如水彩墨画,真情的定格,提升了语言的艺术魅力!
从语言推敲角度来看,由“探望”到“看望”,祖孙之间亲无缝隙,爱无痕迹;从“你便去见阎王老爷了”到“你便去见观音阿姨了”,诙谐、慈爱、温厚的爷爷形象跃然纸上;从“总会流泪哭泣”到“便会笑眯眯地抬手用衣袖抹去眼角的泪花”,爱更真实、更具体、更能记忆,用衣袖一抹,抹去的是泪花,留下的是永恒的铭记。
从语言品析的角度来看,作者写祖孙植树的场景,爷爷植树的动作刻画,“蹲”“扶”“嘱咐”。语言描写细腻,写尽人间最暖亲情和感人场面;祖孙植树时刻的那番对话,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生阅历和特定场景,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当作者记叙到自己看着又红又大的桃子,想起不能兑现的承诺之时。“看”暗含着“后院桃树”的生命意义,“想”则蕴含人间大爱,一看一想,一往情深,感人肺腑;尤其是“不曾想到,那却是爷爷回光返照……”这一句中省略号的妙用,值得品味,省略的是爷爷痛苦的离去,是自己不堪目睹的一幕,省略意味着无言,无言意味若有言,有言意味着难言,难言意味着千言,千言意味着千爱……言有尽而意无穷!
另外,结尾语句的修改,再次通过比喻手法把爷爷和桃树牵连起来,既点明题意。又暗示亲情的永恒,使主题和情感同时得到升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