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4-05-07

杨浩

【摘要】小学时期是锻炼培养学生学习意识以及各项技能的关键阶段,关注和重视此时期的培育优化,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中小学美术能够实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因此美术教育逐渐受到教师以及学校的重视,再加上素质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入,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讲解,还需要结合学生发展特征以及实际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的美术素养。本文就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分析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题教学  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4-0166-03

一、引言

在新课改持续深入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日渐显著,其不但能够实现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目标,还能够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但是受到教师观念以及模式滞后、教材内容枯燥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兴趣不高,甚至部分学生还产生了抵触心理,对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针对此,教师需要关注教育革新,立足学生发展特征以及实际需要实现教育优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感悟和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由此助推学生更好地发展进步。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意义分析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与一般科目不同,小学美术中的知识多以色彩、图画以及各种类型的线条结构组成,學生在实际的学习探究中需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理解相应的知识,这样才能够体会其中的教育内涵[1]。关注学生课堂兴趣的调动,能够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探究中积极融入,体会和感悟其中的知识内涵,对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在深入的学习探究中,学生能够感知美术学科的魅力,在美术的探究中体会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还能够自行创造美好的事物。除此以外,小学美术教学还能够通过不同的视角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满怀兴趣和想象力参与到学习中,能够获得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既能够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进步奠定基础。

(二)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意识、习惯以及能力的关键阶段,关注和重视学生兴趣的调动,能够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探究中全身心融入,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显著的作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在其中仅是进行理论探究和学习,并不能进行深入的探究,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探究中易产生消极心理。而且教师采用的教育模式呈现出局限现象,会导致学生在实际的探究中不能主动参与,相应的学习思维以及意识也会被限制,无形中也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局限现象,难以在课堂中积极融入,对学生发展进步产生阻碍[2]。反观调动学生积极性后,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学习探究中积极融入,不但能够发散自身的思维,在实际的学习中主动探究创作,还能够实现学习氛围优化目标,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学生在舒适快乐的氛围中能够激活自身的逻辑思维,美术创作水平也能够得以高效地提升,对学生后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思想意识

结合美术的教育性质会发现,此科目是一门充满生活美的艺术类科目,通过美术教育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感知美、观察美、记录美的能力,使得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思想意识能够得到建设优化,对学生实现个人思想性格的建设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近些年,信息化设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小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和数量显著增加,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会导致学生的价值观、认识观受到影响,产生意识建设偏差,对学生发展也会产生阻碍[3]。针对此,关注和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优化,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关注和重视学生特征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优化,在调动学生美术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在学习中持续优化和健全自身的性格特点,能够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小学美术教育困境分析

(一)学生兴趣不高

结合上述观点的分析会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障教育教学实效的关键,只有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的调动,才能够确保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探究中积极融入,对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性作用显著[4]。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单一,并且部分教师仅是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或者理论学习,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探究中难以积极融入,美术探究学习也会产生局限或者主动性不足等现象,无形中也会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产生阻碍。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教育优化,立足学生发展特征和实际需要实现积极性调动,促使学生在美术探究中获得不一样的知识体验,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师教学观念滞后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要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要求学生在知识的探究中扎实掌握,更要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掌握相应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要求。但是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会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观念滞后的现象,仍然存在重讲解、轻实践,学生的课堂地位得不到凸显,无形中也会对学生发展进步产生阻碍[5]。还有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育中没有革新教育模式,单一、滞后的模式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或者兴趣不高等现象,在学习中被动、机械,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下,不能在美术探究中深入,无形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也会产生阻碍。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需要关注这一问题处理,用以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目标。

(三)教学局限性显著

所谓的教育教学局限性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为教师在实际的教育中不关注学生的具体差异,采用的教育模式多以满堂灌输为主,一些美术素养较弱的学生难以在其中获得和感悟更多的体验,无形中也会产生惧学或者抵触等心理,对后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和进行也会产生阻碍[6]。其二为教师教育教学中不关注评价,即使进行教育评价也存在形式化现象,并不能结合学生的具体需要进行,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且在实际的探究中难以树立相应的美术信心,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难以满足学生具体的需要,导致教育质量降低,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也会产生制约。因此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特征以及具体需要实现教育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同时实现教育评价优化,发挥其具体优势,由此助推学生更好地发展进步。

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路径

(一)关注教育教学观念革新,凸显学生美术课堂地位

近些年,美术课程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其教育教学逐渐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受到教师教学观念局限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探究中产生被动现象,并不能体会和感悟其中的知识内涵,无形中也会对学生发展进步产生阻碍。为消除这一负面影响,在实际的教育中需要教师关注课堂教学观念的革新,结合当前学生的发展特征和需要选择对应的教育模式,由此能够为学生更好的发展进步奠定基础[7]。例如在学习“形与色”时,为保障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掌握相应的知识,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联合游戏教学法加深学生对本章知识的理解,如在开展教学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教具,分别为红色、黄色、绿色的卡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几种颜色进行简单的讲述和展示,此时学生对色彩会有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如大家可以通过“找颜色”的游戏活动将相应的卡片放置在对应的位置中,如五星红旗、西红柿可以放在红色卡片处,芒果、香蕉可以放在黄色卡片处。通过游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合生活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探究,了解其他美术颜色和与之对应的物品,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还能够趁机拓展学生美术视野,对后续学习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关注课堂教学模式革新,强化学生课堂探究兴趣

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多样性也是保障教育教学实效的关键,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发展特征实现教育优化,促使学生在相应的课堂中体会和感悟更多的知识体验,由此能够为学生更好的发展进步奠定基础[8]。美术教学中较为重要的手段即为实践,在实践中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在实践中实现学生创造力、表现力提升目标。但是小学时期学生的生理、心理建设不完善,直接实践和创作会导致学生产生惧学心理,再加上小学生绘画能力不足,具有难度的探究内容难以实现相应的教育目标,为保障学生的积极性,在绘画对象的选择中需要教师重点关注,既要满足学生的具体需要,还要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线条和色彩”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为学生播放喜爱的动画片,通过学习和分析其中的线条、图形和色彩,使得学生能够明确美术的创作是由线条、图形以及色彩组成的,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喜爱的动画形象进行繪画,如部分学生选择了熊大,还有选择懒羊羊的,部分学生选择的动画形象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尽量选择难度适宜的、符合自身水平的动画形象。在此过程中,教育教学始终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在实践探究中能够积极融入,而且学生在其中能够获得更多不一样的艺术体验,对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9]。

(三)创建美术第二探究课堂,夯实学生艺术探究基础

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入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呈现出不适应特征,不能满足学生的具体发展需要,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需要关注和重视教育革新,为学生构建适宜成长学习的氛围,由此能够为学生更好的发展进步奠定基础。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意识和习惯的重要阶段,此时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应用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特征构建第二课堂,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实现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意识的提升。例如在学习“诱人的瓜果”时,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特征以及学习需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探究问题和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诱人的瓜果”,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还能够在创作中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实现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最后,教师可以开展第二课堂,如可以设置种瓜果、采瓜果以及吃瓜果三个主题,学生结合自身的喜好任选一个进行创作,由此能够在自主创作中实现学生美术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完成相应的探究后,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自身的不足与优势,能够实现学生艺术素养强化目标[10]。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实现课堂教育实效强化的核心部分,产生的教育影响显著。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关注教学观念、模式优化,立足学生发展特征和实际需要实现教育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凸显美术教育的优势,实现增强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提高美术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云萍.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文艺家,2020(8):123-124.

[2]毛自强.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艺术评鉴,2020(9):148-149.

[3]王轶媛.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课堂优化教学的几点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170-171.

[4]康柳菲.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美术创新教育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28):112-114.

[5]李瑞玲.探究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J].求知导刊,2022(21):120-122.

[6]陈会霞.兴趣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2(13):68-70.

[7]李晓建.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难点及对策[J].新智慧,2021(26):81-83.

[8]赵红霞.农村小学美术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1(20):163-164.

[9]李影.基于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界,2021(18):47-48.

[10]王宏燕.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24-12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