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吴志强
【摘要】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生物课程对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通过深入探索生物课程,能够让初中阶段学生掌握身体的构造以及相关生理知识。这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生物课程与现实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当学生逐渐掌握生物知识时,能够更好地生活,并且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有效融入情境教学模式,希望能对相关研究作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 情境教学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4-0190-03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落实与推进,我国教育部门也对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更加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如何有效提升初中阶段生物课程质量以及效率,已经成为了当前教学工作者的主要关注话题。而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突破这一困境,因为在开展情境教学模式时,能够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物教材中的知识,同时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以及情感态度,能够最大程度吸引初中阶段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1.初中生物课程意义
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初中生物作为学生必学的科目之一,能够丰富这一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从而为其将来发展作出坚实的素质基础,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初中阶段生物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自身所教授学科对于学生的正面影响,并且以不断提升自身工作水平为主要动力,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充分的生物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在初中阶段生物教师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为学生传达科学的生物思想,以此加深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理解以及认知,从而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社会正在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以及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初中阶段生物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环节,掌握最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而帮助初中阶段学生有效提高生物学习成绩。而这就需要初中阶段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把控教材内容,以教材内容为载体进行知识扩展,并在其中添设趣味情境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初中阶段学生对于生物课堂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最终为社会培养高素質的全面型人才。
2.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内涵
2.1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站在生物学角度进行的知识阐述,其中包括对于生命的物质以及基础结构、生命活动的规律以及总过程。生命观念是初中阶段学生掌握生物学原理规律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够解释教材中相关的生物学现象,分析生物学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由此可见,生命观念是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科学理解世界观以及自然观的主要基础。
2.2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遵循科学的理论、严谨的思维逻辑以及科学证据来解决问题。并且以科学思维进行独立思考,进行事物判断,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科学辩证。这样一来,就能够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理性判断、合理质疑、深入探究等一系列科学精神。
2.3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是激发初中阶段学生对于自然界好奇心以及求知欲的主要根本因素。通过实践探究,能够在相应的情境问题中引导学生不断思索。主要的探究实践活动包括提出问题、讨论方案、实施方案、验证成果等一系列步骤,同时根据探究活动还能引导初中阶段学生进行自由交流与表达。由此可见,实践探究是开展初中阶段生物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够最大程度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为学生将来学习做出铺垫。
2.4态度责任
态度责任是初中阶段学生能够科学学习生物的根本观念,同时也能够在课程实施期间养成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科学态度具体来说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然界中蕴含的知识,并且在探索期间秉承着严谨、理性、科学的基本原则。根据自然现象以及身体内外因素进行不断探索,理解社会、自然、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在其中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以此解决在将来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初中生物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3.1情境教学的手法较为单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大部分初中阶段教师也意识到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意义。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所影响,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法的同时,对于这一教学手段的认知不够充分。在开展课程时,仅仅是利用一些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及多样化情境的意识,教学手法过于单一,并没有发挥出情境教学法的真正作用,所达到的效果也不符合理想预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初中阶段学生对生物课堂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想法。
3.2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不到位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情境教学法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当前大多数初中阶段生物教师由于年龄较大,所以已经习惯了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对于情境教学法一时难以灵活运用。在这一情况背景下,大多数教师更喜欢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因为一是学生已经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二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控学生的学习心理。所以有些生物教师宁愿保持着传统教学方式,也不愿意尝试新型的情境教学法,害怕自己不能灵活运用,同时也害怕学生不能够完全接受,最终导致生物课堂效果无法有效提升。最重要的是,由于当前大部分初中生物教师没有创新教学手段的意识,所以在运用这种新型教学方法时,不能够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内容,在使用过程中也较为生疏。
3.3缺少对情境教学法的深入
在初中教学体系当中,生物课程是近几年来新融入的一门课程,所以不管是教学模式还是教材都没有进行深入探索以及研究。也正是这个原因,大部分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没有意识到生物课程能为学生带来什么价值,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没有利用情境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识。只是在课程当中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基础的生物理论知识,即使学生已经对课程出现了不感兴趣的情况,教师也没有创新教学内容的理念。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起到了一定的约制性,但同时也会逐渐让初中阶段学生丧失学习生物的兴趣[1]。
4.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情境教学的策略
4.1感受生命的过程,培养学生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的养成能够让初中阶段学生意识到生命的来源,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关爱生命、热爱生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与生命有关的情境教学活动,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与自然界中的合理资源进行情境创设,从而引导学生沉浸在情境活动中,有效加强对于生命观念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人的生殖》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课堂主题与目标营造相对应的情境,以此来强化初中阶段学生的生命观念。首先,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教材,理解本节课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教师可以提前在多媒体上查阅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所形成受精卵这一扩展性知识,随着受精卵不断生长发育,最终形成了人体这一过程。在学生充分理解这一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开展讨论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来描述这一过程。这样一来,初中阶段学生就能够深刻感受生命的由来,并且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在这一环节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初中阶段的学生进入到自然界中,对种子以及其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这一教学手段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初中阶段学生知识储备量,同时通过学生的描述,也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这一知识内容的进度。通过学生对于自然界中动物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有效观察,还能够强化学生珍惜生命的理念。在这一流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抛出问题:“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呢?生命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2]”在学生讨论之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的家人是如何照顾自己、农民伯伯勤劳耕种,最终收获粮食的这一过程。这样就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自身生命的可贵性以及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都来之不易这一理念,最终强化初中阶段学生的生命意识。
4.2进行多样的引导,提升学生学习思维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科学思维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所学知识点,并进行相关问题的推理与联想。这一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梳理已学知识,并且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创设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根据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索。例如,在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对昆虫进行深入探索。比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呈现大自然中蝴蝶、螳螂、蝗虫等多种类型的昆虫生物,让学生对这些昆虫生物的共同之处进行觀察。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还可以播放这些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特点视频,在学生观看之后,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并展开交流,在交流之中发散学生的生物思维,总结出这些生物之间的特点以及不同,以此提升初中阶段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并将昆虫的特点划分为不同类型制作成思维导图,全班学生轮流对思维导图进行填充。由此可见,在生物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还能够引导学生提升自身归纳总结能力,并且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科思维[3]。
4.3营造实验的情境,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情境是帮助学生养成生物素养的主要途径,只有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才能够让学生借助实验提升自身观察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进而对生物知识获得深刻的认知。对此,在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之中,生物教师还应该利用实验来创设生动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利用相关器材展开多方面的实验活动。例如,在学习有关于心脏这一教学内容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多种实验情景,以此提升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生物实验室中,让学生先对生物心脏模型进行具体的观察,然后再探究体循环的路径,在这一环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红色的毛线充当血液,将毛线缠绕到人体模型中的各个部位,从而模仿出体循环的路径。在实验过后,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的知识拓展,比如手腕动脉破裂后如何进行快速止血?这一扩展知识不仅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手腕动脉处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生活常识与经验[4]。
4.4关注社会的现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可以发现当前初中阶段教育目标越来越强调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因此在开展生物教学期间,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利用生物知识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唯有如此,才能为我国社会培养出大批量的优秀人才。对此,在生物教学过程期间,生物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入到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运用生物知识评价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由此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进行人类破坏生态环境这一内容期间,生物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看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相关新闻以及视频资料,让学生意识到这一行为有多么恶劣。在学生观看过后就能对当前社会中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例如,可以对周围水资源污染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与调查,并且找到根本原因。根据此原因全班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办法。通过这一教学手段,不仅能让学生意识到当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了破坏,同时还能够让当代初中阶段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理念,从而提升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也加强了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真正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5]。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也应该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利用情境式教学提升初中阶段学生对于生物课堂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并在此期间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最终在有效的生物课堂中,为我国培养大批量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军辉.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48):121-122.
[2]梁晔.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区域地理情境教学实践——以沪教版“南美巨人——巴西”为例[J].地理教学,2021(5):42-45.
[3]胡燕.生物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探讨[A]//.2022教育教学现代化精准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初中教育篇)(一)[C].2022:150-154.
[4]张锐.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2022(3):109-110.
[5]陈丹丹.浅谈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人类的食物”为例[J].新课程研究,2022(30):67-6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