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信息技术,为学生说理助力

时间:2024-05-07

任红艺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说理教学  图形与几何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说理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QJYKT2020-84)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5-0157-03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说理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启发式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信息技术和说理教学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说理教学,以提高说理教学的效果,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说理教学深度融合的价值

教师若要实现信息技术在说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说理助力,需要先对数学说理教学现状进行剖析,探究教师开展小学数学说理教学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出改革和转变,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用。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爱说理

理想中的课堂是学生主讲,教师适时点拨,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面对班里的学生,教师总有太多的不放心,学生总说不到点子上,教师怕耽误课堂时间,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用“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的思考”,缩短了课堂中学生思考、交流、反思、练习的时间,把课堂演变成了教师的主战场。教师把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缺少学习的思考与热情,不善于表达想法,更不善于阐明道理,这样的学习浮光掠影,难以深入。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应思考:能不能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乐于表达、善于说理,真正理解知识本质。《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信息技术与说理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从本质上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平台。

2.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善说理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学科,这与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形成了矛盾。如何在知识的抽象性与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教学时,可将信息技术与说理教学深度融合,教师及时、适时地借助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简明形象地呈现,使深奥的数学本质浅显生动地揭示,让学生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表达说理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可为学生“说什么理”呈现更丰富的素材,为学生“怎样说理”提供更形象的支撑。信息技术在说理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为了演示而演示,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说理建立演示与思考的联系,眼脑并用,达到语言表达与思维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说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形体的抽象性使得学生难以建立表象,更不容易表达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借助信息技术,可将抽象的几何形体形象直观地呈现,浅显生动地揭示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积累探索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用在数学概念的对比处,让本质清晰化

“图形与几何”知识领域中有很多概念,如周长、面积、体积、容积……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这些概念抽象难懂,容易混淆,难以阐明道理,想要准确理解概念内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若是没有理解透彻,又会对后续计算方法的学习产生影响,出现五花八门的错误。那么,面对学生的易混概念,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探寻不同,深入本质,更好地掌握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著名数学家乌申斯基说过:“观察、比较是一切思想的基础。”教学时,可以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将概念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动态演示,变得清晰可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在对比感悟中,加深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无论是在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还是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时总会通过描一描、认一认、量一量、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等不同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逐步理解概念的实际含义,建立概念,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但是经过这样的探索过程,还是会有部分学生理解模糊,产生混淆。周长是对一维空间的度量,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周长”,可借助课件,将“周长”从每个图形中抽离出来,拉直成一条线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所谓周长就是指图形边线一周的长。从一维的长度到二维的面积,是空间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认识面积后,还可以运用对比,从不同角度引发学生对两个概念进行比较,抽象概念的本质内涵。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动态描出图形周长的过程,以及扫出图形面的过程,学生观察辨析,发现图形周长与面积的不同,体会周长隐藏在图形的“周围”,而面积是整个图形的大小。这样的演示简单直接,却让学生在对比中有了清晰的感悟,远比老师的反复强调要有效深刻。

除此之外,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设计两个周长、面积都不同的图形(见图1),让学生对比判断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周长长。在面积的对比上,学生能得出准确判断,但对于谁的周长更长却持有不同的看法,部分学生受面积的干扰,认为面积大的图形周长也长,可见这些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此时,课件演示,将两个图形的边线圈出,并将第二个图形的边进行平移,经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第二个图形的面积虽然小,但围成它的一周的长度却比第一个图形长,这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不是面积大的图形周长一定长,整个过程,让学生对周长与面积两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的认识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在“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常常会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发现、验证推理、总结概括的活动过程。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需要对一些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进行推理,将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描述出来,与同伴进行想法的交流。此时,光是理清整个推导过程已是不易,又要将思维过程转化为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更有难度,这给同伴间的交流学习带来了困难。如果不能得以突破,将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仅停留于方法的掌握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在学生的说理需要借助过程演示的时候,信息技术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课件的演示,能使知识本质变抽象为直观,变深刻为浅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中的道理,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让数学学习达到真实有效。

虽然长方形的周长是对一维长度的度量,长方形的面积是对二维面积的度量,但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都需要对图形的长和宽进行测量。同样是测量长和宽的长度,这样会让学生对周长与面积的认识模糊不清,对计算方法混淆不明。为此,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应重视学生说理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经历“数”图形面积的过程,明确要知道一个图形的面积只要看它里面包含几个面积单位,从“数”小图形的面积到“数”大图形的面积,学生自觉地从“一个个数”转变为“只数一行、一列的个数”,从“数标有长、宽长度的图形面积”到“数没有标明长、宽长度的图形面积”,学生自主发现测量长方形长、宽的道理。在学生表达想法时,辅以课件的演示(图2),让更多的学生看明白、听清楚其中的道理:不管长方形有多大,只要测量出长度和宽度,知道了长,就知道每行能摆几个面积单位,知道了宽,就知道了能摆几行,用长乘宽就能算出长方形中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多少了。从度量到计算,从形式到本质,思考层层深入,并借助课件的动态演示,帮助学生逐渐明白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中的道理,减少学生对“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混淆。

数学思想隐藏于具体的知识点里,是隐性的、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中,若是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把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直观形象地呈现,化隐性为显性,将无形的想象可视化,变得看得见,帮助学生验证自己所想象的画面,便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研究图形的活动经验,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学中,学生会经历许多实践操作活动,在活动中观察、比较、验证、推理,从而发现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但是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常常在交流分享想法时,遇到自己想清楚了,却无法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困境,或是一些空间观念比较弱、想象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总是无法准确地感悟同伴的想法,在理解上存在着障碍。这时,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就能将无形的想象变得可视化,学生可结合演示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也有利于更多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比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类比”,引发学生猜想: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你認为圆柱的体积会是怎么算的?绝大多数学生会认为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也是“底面积×高”。对于为什么是这么算的,计算方法背后蕴含的道理是什么,课堂上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汇报交流时,当有的学生结合自己叠硬币、叠纸张的经验进行说明时,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难以形成表象。此时,可巧借课件,动态演示,将硬币一枚枚往上叠,学生很快就能发现随着硬币的叠加,高随之增加,体积也随之变大,在这基础上,将硬币化为薄薄的纸张,再转化为一个底面,随着底面不断往上平移,学生不难发现圆柱的体积其实就是由底面平移形成的,直观形象地理解了体积的计算方法。

当然,说理重点应放在“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的方法上。探索这一方法时,尽可能地让学生利用学具亲手操作,但是受条件所限,不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具,学生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长还是波浪形的,理解能力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化曲为直,可总会有一部分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他们的头脑中,很难想象出变化的过程,很难在操作中观察比较,感悟“化曲为直”的思想。此时,课件的动态演示便能清楚地展示整个变化过程,从将圆柱切拼成8份、16份,再到32份、64份,连续展示拼成后的近似长方体,学生就能在直观的演示中体会并理解把圆柱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所拼成的图形就越趋近于长方体,有效渗透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信息技术为说理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先进的、多功能的表达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通过多媒体来呈现,对于用在哪,怎么用,什么时候用,教师都应结合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应用的最佳时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说理教学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洪佩蓉.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思考与实践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1(34):37-38.

[2]林丽娟.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1(32):6-7.

[3]何晶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1(31):73-74.

[4]白文利.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有效性提升[J].学周刊,2021(13):111-1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