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分析

时间:2024-05-07

李晨曦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教育  美术教学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5-0169-03

在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以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的教学流程、观点以及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认知产生了变化,教育流程更加科学、精准。其中,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课程,是衔接小学生审美的关键点,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美术教学的理念中,根据全新的教育理念,小学美术教学需要使学生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形成学生独特的审美感以及求知欲。结合“双减”政策,降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焦虑性,真正地放手于学生,让学生建立健全的独立人格。在全新的教学架构下,教学质量需要根据教师目前的教学策略以及对于学生的认知实现融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创立全新的新型教学观念。通过两方面的努力,实现全面改进。就教学方式以及手段完成创新,通过教师以及学生二者共同努力,提高学习目标。在美术教学理念中,实现教学模式的融合。优化以往的教学模式,根据美术基本要求以及教育框架,保障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全面成长。

一、“双减”政策的基本概述

在“双减”政策的基本概述中,“双减”政策的推广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点改革措施。“双减”政策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好地贯彻我国教育目标。“双减”政策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可以与各科目进行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双减”政策的出现,并非是减少学生的知识摄取,而是减少学生的冗余学习环节,例如繁杂的作业、引发学生反感的课外补习等。而美术课程在教学基础上,便是为了调节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压力,使学生具备独特的审美性,实现全面成长。因此,美术课程与“双减”课程的结合,可以给予学生正常的休息、娱乐时间。“双减”政策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提出意义上,“双减”政策限制了校外培训机构的规模,缩减了课外培训的市场[1]。同时,对于教师的教育方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还需要在课堂上保障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点。这就促进了我国教育领域的后续成长,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教育作用。在“双减”政策中,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将“双减”落实到底。“双减”政策的实施,将会从教育角度出发,缓解目前家校共育出现的问题,强调立德树人的标准,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关注未成年子女品德,全面融合科学探索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习惯[2]。在家庭教育方法中,引导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全新的教育方法以及能力,提高家庭教育方案,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双减”政策与美术教学的结合,更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多样性的教育举措,促使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配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出现的负担。打造融合一体的教育配合机制,实现娱乐、锻炼时间的双重成长[3]。

二、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在美术教学中,体验生活美。在“双减”政策的支持下,美术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理念,对学生进行全新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感受以及对于美感的理解进行创作,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如美工纸、橡皮泥等,以自己喜爱的图形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描绘[4]。根据学生自身的喜好以及特长,能够绘制出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如风景画、卡通形象、植物等。当学生将作品创作出来后,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览,并鼓励学生说出该作品的创作灵感以及想要表达的含义。随后,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通过此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于自身充满信心,还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使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美具有更加深刻的感受[5]。

三、深刻理解小学美术课程的内涵

现代美术课程教学理念秉承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特点,因此,在素质教育影响下,美术教学的理念必须实现教师以及学生的双方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分享心得经验,在情感以及认知上实现教学模式的成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要求教师能够迅速地适应角色转变,由传统的传授者转变为引路人。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单纯地手把手教学,而是实现全新的引导式转变。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教师还要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在书本基础上拓展以及丰富学生的认知面、学习技能,结合全新的美术理念推广“双减”背景下的美术教学范围。在层次上,教学模式要更广、更深[6]。而书本自身的局限性显然无法满足已有的这些需求,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教学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全方面保障学生的美术功底。在美术教学理念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作为辅助角色,为学生进行学习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注重美术教学中的特效。组建传统且具有特征的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中心,对传统的美术教学进行转变。此外,对于传统的学习方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的创新策略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符合我国“双减”政策的执行背景,使学生敢于自我突破、自我发展[7]。

四、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对美术课堂进行集中创新

在“双减”背景下,对美术课堂进行集中创新,凸显美术教学的独特优势。教师的教学内容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于美术的结构产生了解,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渴求知识,增加学生的内在驱动性。兴趣对于学生而言是最好的老师,而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更容易被激发。美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跳跃思维,其颜色与图形均会调动学生的兴趣[8]。教师在“双减”政策的支持下,围绕学生的学习理念进行推广,通过全新的教学框架,可以起到有效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生自有的色彩感知能力,对学生进行绘画技能以及色彩认知度的培养。在进行教学引导时,教师需要在美术教学活动前,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保障学生能够对美术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拥有学习需求以及相应的美术兴趣。很多学生的美术兴趣有一定差异,如有的学生喜欢绘画,而有的学生则喜欢利用橡皮泥制作各种物品。在了解的基础上,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深度融合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规划,有组织、有规划地实现多样性教学,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自身能够拥有学习主动性。在实际的教学引导中,教师不仅以美术教材为基准点,同时,还融合美术教材的特性,以美术教材为中心,向学生的多领域进行延伸。在拓展内容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资源以及课外内容,保证二者能够实现结合,并利用单个元素,实现美术教学,丰富自有的教学体系,而学生还可以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在后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名人名语为例,熏陶学生自身的思维模式,也可以借助全新的卡通形象,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能够保持高度的灵敏性以及活跃性。通过教学架构,教师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模式,拓展学生的综合视野,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综合性地培養学生学习思维,提高课堂活跃度,保证学生能够融入课堂学习[9],保障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全新的学习方法以及架构[10]。

(二)构建全新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个人情感

在美术教学中,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解决学生的疑惑,打造多层次的教学体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双减”背景下,要想对学生进行美感渗透,就需要引入新兴事物,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从心理上认可美术,主动地贴合教师的教学要求,实现全面的审美。在新型教学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中不能仅灌输教学内容,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及环境,保障学生能够融入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教师可以制定某项教学目标。如“我是小厨师”,让学生利用物品、图形等制作相应的美食,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学生在制作美术作品中,还可以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目标。总体而言,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在课堂上的传统教学方案,可以引导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使学生能够融入情境之中,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既能够进行学习,还能够保证个人的情感丰富,心灵得到净化,这便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也是体现美术课程的价值。在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受到良好启发,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基础,还能够将内心情感转化为学习以及探究动力,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创新。此外,在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时,教师还可播放一些名曲,通过音乐辅助循环,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优雅、轻松的课程中能够有更深的体会。

(三)结合“双减”政策,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结合“双减”政策,注重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调节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思维,以学生创造能力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方案,使学生深入观察生活,发现美感,进行美感创造。在美术课程中,基本原则是创造。只有在学习中发现美,才能进一步地结合,培养学生在自身学习中的创造性基础。根据实际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保障学生能够创作出良好的作品,熟能生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周围事物进行深入探究,找寻全新的思路以及方法,进行美术创新。在这一目标下,教师以及学生二者需要进行沟通。例如,就教师角度而言,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基础以及技巧,还需要通过多渠道的实践模式,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学生带入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更好地提高多层次的美术技能,有助于学生创新力的提升。

(四)将学习方案带入生活中

将学习方案带入生活中,引导学生对于生活进行体验。在“双减”背景下,生活体验是学生的学习渠道,以体验性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的视觉、听觉等都会得到充分的刺激。在美术课程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于美术方面实现整理。例如,在色彩教学中,教师要求小学生搜集相关色彩的表示物体,有些学生收集到树叶,而有些学生则以彩纸为例进行收集。在整合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精准地说出自己物品的颜色,重点强调体验以及美术创作的重要性。从全新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对于情感的表达思维。新课标极为注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体验生活,让学生到户外观察荷花,并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不同品种以及各荷花之间有什么区别。只有学生在获得生活体验后,才能够在相应的美术作品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理解以及情感,将作品特色充分体现,使作品独具魅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课程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得到全面的提升。结合美术课程理念,实现改革创新,提出发展以及教育措施。在美术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全面丰富以及创新美术教学策略。通过新课标的指引,打造针对性教学体系,具备极佳的学习引导方法。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并帮助学生拥有自身独特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得到全面的提升。且在教学中,教师自身对于课程的认知以及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关联。新型的教学理念需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改革实现,保障教师能够贴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1]蒋云.“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作业设计路径 ——以《悠悠巷坊间,茉莉花正香》单元为例[J].福建教育,2021(49):3.

[2]肖珂.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J].文渊(小学版),2020.

[3]王晓红.基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J].好日子,2021(33):1.

[4]邱智妍.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9):1.

[5]李锐.中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1).

[6]强艳.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思维的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50):151-152.

[7]文娟.基于民间传统文化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

[8]杨天牧.小学美术互动教学的策略探究[J]. 启迪与智慧:上,2021(7):123-123.

[9]郭春梅.小组合作在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3):172-173.

[10]卢纪均.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研修团队教师教研常态化实践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3(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