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卓越中学生物教师培养的高校课程“双轨式一体化”建设的探索

时间:2024-05-07

周艳华 裴创欣 白嘉怡 程美琦 石慧瑶

【关键词】人体解剖生理学  双轨式一体化  翻转课堂  传统课堂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西师范大学优质课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019YZKC-08);山西省教改项目“卓越中学生物教师USG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深化”(编号:J202128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5-0178-03

一、引言

(一)以“双轨式一体化”建设推进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必要性[1]

“双轨式一体化”是基于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建设提出的创新式教学模式。其借鉴“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优势,以学习通、MOOC等线上教学资源与教师讲解、问题探究等线下课堂教学双轨并行[2]。这两个轨道是系统完整、相互贯穿的统一体,可以使教学达到“1+1>2”的效果。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翻转课堂”以问题探究为主,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但对于学生要求较高,不适宜大规模班级授课制教学;而“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导[3],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使得学生被动接受学科知识成为了主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课程探索的关键,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与基础,所以以“双轨式一体化”建设推进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是必要的。

(二)以“双轨式一体化”建设推进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背景

“双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以山西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背景,优化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为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中小学教师而实施的。为践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小组基于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探索“双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问卷分析及建议

为推进人体解剖生理学“双轨式一体化”课程建设,本问卷针对“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维度下至多个层次,共设计25道题目。课前环节以课程资源为探究核心,对能否有效利用现有学习资源进行统计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课前学科内容的知识储备,提升实体课堂的效率和质量;课中环节以教学效果为探究核心,在不同课堂模式下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学习方式三方面进行设计;课后环节以评价方式为探究核心,从课程的三维目标出发,检验学生在两种模式下所达到的学习效果,统计学生对课堂评价方式的意向。

(一)课程资源

就学生课前预习所使用的资源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多使用教师所提供的学习通课程资源,如录制的视频、PPT等,占总数的97.25%;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教材和讲义进行课前预习的学生占总数的84%。

为了研究学习资料的选取与对应学习效果的满意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r为Pearson相关系数,其用来描述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一般来说,r的绝对值越大,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好)进行数据分析,去判别学习资源的选取与学习效果的满意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综上,学生多使用学习通课程资源与使用教材、讲义课程资源,但学习效果欠佳;而自行查找网络资源的学生学习效果更优,故而引入线上精品课程并与现有课程资源相结合,成为“双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线上轨道的强化方向。课前最重要的环节是学习课程资源的设置,所以应结合多元的教学平台、延伸课程学习的时空、发挥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的双轨优势,使学生学习具有更大的自主性、探究性、灵活性。

(二)教学效果

1.课堂效果

由问卷调查结果所得,传统课堂中有73.1%的学生接受“课前自行预习—课堂教师讲授—课后巩固总结”的传统授课模式,翻转课堂中有70.64%的学生接受 “课前微课自学—课堂师生问题探究—课后查缺补漏”的翻转授课模式。且在问卷第十题“您认为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与未使用此模式的课堂效果区别大吗”中有73.39%的学生认为这两种课堂模式效果区别很大。其原因在于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部分翻转,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学生则是主动探索者,课堂更侧重于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

基于课堂效果的原因分析,对“双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以下建议:

(1)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4]。①提高学生主动性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社会和生活话题。例如在学习消化系统时与健康饮食相联系,在学习神经系统时与新兴的VR游戏相联系,在学习循环系统时与献血、器官捐献等相联系;②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主要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四大基本组织时可利用思维导图搭建知识结构网络。

(2)保证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和对教学课堂方向的整体把控,注意学生学习知识的整体性与结构性。①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分析知识结构;②摒弃华而不实的教学形式,防止因注重课堂形式而忽略基础专业知识;③采取合适的教学工具,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运用好各学习平台和软件模具,加强学生直观认知。例如,在课堂上采用“body online”软件,向学生展示各大系统的三维模式图。

2.课后效果: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分析

(1)知识目标:基于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查问卷从学科概念、命题,实验操作相关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紧密的知识这三个角度进行。对于三个角度而言,翻转课堂中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优秀程度比例大于良好程度,传统课堂中的学生对于课程知识掌握的良好程度比例大于优秀程度,因此翻转课堂明显具有较强优势和较大效果。其原因在于:①前置学习的充分性。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通过学习通、MOOC等网络资源实现学生的课前自我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当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时[5],学生对于学科概念及命题的知识即产生更深入的思考理解;②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学生科学思考、辩证讨论,并在指出学生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答疑解惑,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充分促进学生自我思考的内化[5],完善和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建构;③教学活动的情境设计[5]。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使学生进入预设情境。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日常所见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從而再次提出问题,直至形成问题与思考的良性循环。

(2)能力目标:基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其能力的提高,调查问卷从逻辑、辩证思维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力这四个角度进行。翻转课堂中的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优于传统课堂中的学生。其原因在于:①课前准备工作的差异。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利用丰富的课前资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重难点问题,相比于传统课堂下的学生,更加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课堂教学重心的差异。在翻转课堂中,课堂重心转变为问题驱动式教学,通过探究提问、互动讨论、自由发言、引导归纳等四大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③课后知识巩固的差异。与传统课堂中的学生相比,翻转课堂中的学生在课后对课堂知识进行二次深入加工,扩充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中对“生命具有独特性”非常认同的学生分别占95.41%和93.14%。由数据分析可知,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都对生命具有敬畏之心。通过人体解剖生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都对生命有极高的认同感。

综上,基于课后效果的原因分析,对 “双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实验操作相关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数据显示,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中的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无较大差别,证明翻转课堂还存在实验相关知识缺失的问题,所以应加强实验操作相关知识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严谨的科研态度。②增加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面对的是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学习资料,比如在学习神经系统时,由于知识点过多,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时,需要长时间面对屏幕,无法和教师有直接的情感交流,在树立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双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要避免前置学习材料占比过大的问题,教师应在上课过程中增添更多与学生直接交流的机会,穿插更多的事例讲解、问题引导以及科学史教育,弥补前置学习资源的不足。

(三)评价方式

在评价方式这一维度上,问卷从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期末考试定量评价和其他四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学生都倾向于课堂评价和期末考试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这两种评价方式中,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生更接受课堂评价,传统课堂模式下的学生更接受期末考试定量评价。其原因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已经明确翻转课堂的积极作用,而倾向于期末考试定量评价的学生受九年义务教育模式和传统教育的单一评价方式的影响,无法适应翻转课堂带来的改变。因此建议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适当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例。例如,可在平时成绩板块增大课堂互动分的比例,采用多种考量模式,根据学生实际表现进行评价。

三、结语

从课程资源、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三个维度研究,建设“双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不仅为学生注意力的提高提供了相关建议,也为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了依据。该教学模式的创新点在于借鉴了“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优势,实现了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实体课堂的充分结合,即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生的基础专业认知,明确现象与机理的相互关系。同时,努力打造精品课程,进一步将“双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成果应用到其他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孔翔,林铭亮.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地理教育,2021(12):55.

[2]贾巍,孟瑞瑞.面向教学应用的高校在线课程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12):104.

[3]李小虎,刘果,陈德鹏,吕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21(10):69.

[4]王均霞,王郁琪.大学生课堂注意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软件导刊,2021(11):227.

[5]王弋博,林娟,吕红.基于知识意义建构的微生物学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以“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章节为例[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21,8(11):23-24.

作者简介:

周艳华(1968年-),女,汉族,山西侯马人,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