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周吉
【摘要】在小学劳动教育中构建起课程化教学体系属于一项必要举措,通过该项举措有助于小学劳动教育系统化向前推进,切实保障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本文对于新时代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以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助力小学劳动教育顺利展开,有效培养小学生劳动素养。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 课程化教学体系 构建 运行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4-0037-03
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愈发凸显,且逐步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劳动教育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劳动品质、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给学生树立起“劳动最光荣”的价值体认,提高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劳动教育质量,需要积极推进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从而逐步形成全新的劳动教育模式,推动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创新改革,帮助小学生加强对劳动教育的认知,确保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
一、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劳动教育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知识眼界,并且使学生积累下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
在教育部所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充分强调了在教育事业中融入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在小学教育工作当中积极推进与落实劳动教育,以此切实提升小学生的劳动素质、增强小学生的劳动意识。与此同时,在小学劳动教育当中积极构建起课程化教学体系也成为一项关键性的教育措施,通过该项措施能够保障小学劳动教育更具条理性与层次感,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因此,需要在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当中展开细致的规划设计,致力于构建起科学且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从而使学生能够系统性地学习劳动知识、强化劳动技能,以此促进小学劳动教育工作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二、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全面推进小学劳动教育是提升小学教育质量最为关键性的一环,不但能够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同样也能帮助小学生加强劳动认知,从而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国家同样也充分重视劳动教育,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当中深入阐述了劳动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并且将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从而逐步在其中引导小学生加强劳动教育认知、逐步锻炼劳动技能,从而促进小学生成长发育。
与此同时,国家同样也针对于以上文件发布了配套文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从而逐步确定了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明確要求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及在不同学段展开劳动教育的内容,有效促进了劳动教育体系的形成。所以,为了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切实做好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形成科学且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便有必要加大力度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从而通过课程化教学体系,引导小学生逐步加强对劳动教育相关知识的认知与了解,让小学生能够逐步积累下丰富的劳动知识、强化小学生劳动技能、拓展小学生劳动认知,从而更加优质地完成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有效促进小学人才培养成效的提升。
三、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构建与运行策略
在开展小学劳动教育工作阶段,需要教师群体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分析与研究,深入探索如何有效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推动劳动教育的创新改革,从而逐步摸索前行的劳动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劳动品质,所以在小学当中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通过该项举措能够逐步引导小学生系统性展开劳动相关知识学习,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出小学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有效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总结来讲,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阶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升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重视程度
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在劳动教育工作中能够细致规划以及设计劳动教育的各个环节,致力于在小学范围之内建立起科学且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从而促进小学劳动教育能够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并且逐步取得良好的劳动教育效果[1]。除此之外,领导层人员也需要针对于小学劳动教育加强学习与认知,充分明确劳动教育对小学生成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结合当前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配套情况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策略,制定科学且清晰的劳动教育目标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考核体系,如:组织学生参观农博会,体悟农民劳动的艰辛,引导学生提升对劳动的重视度,此外也鼓励引导学生参观农业园、工厂、社区等,在校内设立“创新工厂、党建联盟”等平台,帮助学生体会劳动过程,以此保障小学劳动教育更具条理性与层次感,同时也能够给小学劳动教育开展带来全新的发展视野。除此之外,学校领导层同样也需要注重劳动教育的课时安排,号召各个从业教师创新教育方法、革新教育形式,逐步在劳动教育中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从而帮助学生在劳动中增强自信,深刻认识劳动最光荣的理念,从而切实保障小学劳动教育能够更加优质地完成。
(二)进行特色劳动校本课程创新
为全面推进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在小学范围之内构建起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需要教师群体充分明确当前新时代背景之下对小学生培养的全新要求,并且能够着重围绕学生主体展开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创新改革,从而逐步形成科学且完善的劳动教育模式,有效促进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2]。在实际中,教师群体需要致力于开设特色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从而通过校本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每一次劳动任务中,保障小学劳动教育的条理性与层次感。如结合网络化条件开展“云上劳动课堂”或“博士直播联盟”,运用校外技术和智慧,帮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生活实践当中逐步展开劳动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且能够将劳动相关知识付诸生活实践,因地制宜开展劳动,例如:教师组织学生植树造林、第二课堂实习、勤工俭学等,通过以上劳动过程能够逐步引导小学生加强劳动认知、提升劳动素养,展现出参与劳动的主观能动性,并且逐步打造出科学且完善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有效促进小学生的成长。
(三)开展富有时代感的劳动教育主题班会
组织开展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同样也是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强化小学劳动教育水平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细致思考以及分析新时期下劳动教育主题班会的开展形式,注重贴合当下劳动热点,从而引导小学生在主题班会当中强化劳动认知[3]。在召开主题班会阶段教师以“身边最美抗疫英雄”为主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主题班会当中要求各个学生走上讲台发言,阐述自身对于劳动的认知与了解,讲述自身参与抗疫劳动的故事,从而通过主题班会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例如:要求学生对于自身参与劳动的过程进行总结汇报,相互交流心得体会以及在劳动中的收获等,通过总结汇报的过程引导学生对劳动形成具体化的认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塑造学生劳动品质,从而高质量完成小学劳动教育任务。
(四)促进劳动教育与不同学科的融合
在小学生开展知识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能否有效引导小学生将普通学科知识联系在一起决定了小学生的学习成效。而小学劳动课程同样与各个学科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将劳动课程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同向进行,从而逐步形成学科之间的协同育人效果[4]。如:在《道德与法治》各学段课程教学中包含了许多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相关内容如“自理、待客、理财、热爱家乡”等内容,因此教师可以以此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劳动的过程当中体悟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学校还可以利用“劳动节”“童玩节”“美食节”等节庆仪式开展项目化研究,教师利用提供劳动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整行为。当项目有成果后,鼓励研究团队将其应用实践,当物化产品的资金不足时,学生可以参加学校举行的校外投资基金路演来获得梦想基金。这样不但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同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能动性,进而切实提升小学教育工作的质量以及水平。
(五)开设多样化劳动课程实践活动
实践操作的过程对于学生劳动品质的培养以及劳动技能的锻炼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小学生劳动教育最为关键性的组成环节,所以在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过程当中同样也需要注重开设多样化的劳动课程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将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之间充分结合,以此增强小学劳动教育的趣味性与多样性,保障小学劳动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每年的雷锋学习日当中,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到社区参加公益活动“赓续红色基因”,通过公益演讲、打扫街区、擦拭公共自行车、清洁墙面、清理垃圾等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劳动品质,使小学生群体能够在活动当中加强对劳动的具体化认知。再如:在母亲节的时候组织小学生开展“诚心诚意——我为妈妈做事情”的勞动教育内容,鼓励小学生在回到家之后帮助妈妈做家务,诸如洗衣服、扫地、洗碗、煮饭等方面的家庭劳动,从而让学生在家庭劳动中体会到劳动的幸福、感悟到劳动能创造价值,同时也促进小学劳动教育更具条理性与层次感,通过活动的过程使小学生更加集中精神与注意力完成劳动,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与劳动品质。
(六)构建以生为本的劳动课程教育评价反馈机制
构建以生为本的劳动评价机制是一项关键性的措施,通过劳动教育反馈评价机制能够确保教师及时发现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当前劳动教育的改善方向,从而保障小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劳动任务,提升劳动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如:教师在班级范围之内周期性开展劳动教育评价,在学校走廊上布置优秀劳动学员照片,注重获取多元化教学评价指标,学生可以通过展示、实践、合作、作品等多种形式参与评价,并可由自我、同伴、家庭、社区等群体多元评价。根据当中每一个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完成劳动任务情况、完成劳动质量等方面指标评价学生的劳动能力。在校园内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的氛围,开展“小劳模”“小工匠”“值日之星”的评比展示。在评价完成之后,教师群体分析当前劳动教育课程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对于小学生所起到的教育作用,并进行总结梳理、归纳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不足,在后续劳动教育工作中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从而切实形成科学且完善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保障课程体系高效率运转,并且达到对学生的良好教育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需要打好基础,同时也要放眼于未来。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每一位学生的更好成长奠定基础。所谓的基础并不是应试教育中所认为的课本知识,其是一个非常丰富且广泛的概念,如其包含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观念,对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热爱劳动以及劳动人民,这也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内容,是培养全面型人才的关键。同时,小学生的素质是以原有个体素质为积淀,在教育环境的逐步影响之下所发展的一种和身心素质相统一的综合素质。而劳动教育的实施是基于先进文化培养,继而不断地优化学生的个性,保持相对稳定的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最终形成小学生的全面化素质。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小学劳动教育,需要教师群体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加强思考,深入探索以及分析如何有效构建起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从而使小学劳动教育更具条理性与层次感,保障各个教育环节能够系统性向前推进,进而取得良好的劳动教育成效,从而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与劳动习惯,促进小学生成长发育。
参考文献:
[1]李敏捷.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应用与实践——以重庆市江北区钢锋小学“小巧手”劳动课程为例[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1(11):2.
[2]李秀娜.新时代民族地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以张家界市为例[J].亚太教育,2021(3):2.
[3]张荣晋.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原因、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教育观察,2020(35):3.
[4]杜萍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教学体系构建与运行[J].公关世界,2020(24):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