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虽然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实效性依旧不高。教师不仅要落实核心素养教育,还要抓住“双减”政策实施后的教育发展契机,及时更新作业设计理念,要立足于减负增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原则,合理设计作业。本文将立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教师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升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对策,希望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核心素养 有效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古田县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基于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命题研究(课题编号:GTJYKT2020-93)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4-0085-03
自“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提出后,广大教师开始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展开教学设计,旨在将核心素养教育贯彻落实在教学全过程中。数学作业设计与核心素养教育的融合,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师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数学作業设计质量”等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当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思考将“核心素养”的教育内涵融入数学作业设计的对策,希望全面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让学生愿意主动完成作业,并保障其在作业学习中的个人发展。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能够为教师推进课中教学活动、提高课后教学质量提供保障。然而,作业设计若存在缺陷,则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实际教学成效。目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有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传统作业设计的观念,为学生布置了一定量的数学习题,希望学生能保障一定的习题量,在习题训练中提升数学学习成效。这部分教师专注于减少数学作业量,又要将作业量保持在某个度上,忽略了作业设计的其他方面,如融入“核心素养”的元素。
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不够重视在核心素养教育环境下展开作业设计,也就没能将“核心素养”的教学元素有效地融入作业设计中,因此,数学作业设计没能充分体现出核心素养教育的特色[1]。然而核心素养教育的融合运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不可逆转的教育发展趋势。教师若尚未真正树立核心素养教育观,则难以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推进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展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持续的学习而获得的能够满足其未来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素质与关键能力。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并不一致,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六个主要内容,即“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如何将这些核心素养融入作业设计中,是小学数学教师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在此之前,教师应认识到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展数学作业设计的教育意义。
首先,教师开展数学作业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及相关技能。然而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体现了许多的教育弊端,教师寻找新的突破口,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是势在必行的教育举措。而“核心素养+作业设计”的教育模式为教师提供了重要的教育选择,教师不能忽略新的作业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可行性,要具备创新精神,推进核心素养下的数学作业设计[2]。
其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永恒不变的教育目标,核心素养教育的育人目标与这一教育目标是相互统一的。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将各种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融入到数学作业设计中,可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数学学习能力,甚至能够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数学学习需求。
最后,立足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符合“双减”政策的教育要求。“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同时也要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数学作业设计可以满足这一教学需要,让学生在核心学习目标下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与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对数学作业设计赋予新的生机活力,从整体上提升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优化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前置性作业设计
前置性作业是教师在新课开展之前,为学生提前布置的作业。一般而言,学生可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前置性作业。因此,前置性作业既可以巩固学生的课前预习知识,又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性学习奠定基础。为了提高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出发,合理设计前置性数学作业内容[3]。
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围绕“数学抽象”这一核心素养出发,合理设计前置性作业内容。作业一:从生活中任意选择某两个正方形(或某两个长方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对比它们的面积,比一比谁更大。作业二:自主设计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寻找不同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作业三:自主设计不同的平面图形,试图对比它们的大小。作业四:自主剪裁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从生活中寻找面积与其近似的事物,如某个指甲。
从这些前置性数学作业任务中,学生可以初步学习新课的“面积大小比较”“面积大小的测量或计量”等知识点,同时也能让学生寻找其中的数学规律,把握好正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使其学会从数量与数量、图形与图形的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教师正式展开课堂教学时,学生可发挥这一数学抽象能力,更好地理解深层的数学知识点。
(二)在核心素养下进行信息化作业设计
信息化作业设计是指教师依托信息技术来设计线上作业,这种作业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意识,使其在便捷通道上完成作业时,可以感到作业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精简性,有利于减少学生对繁杂作业内容的枯燥、厌烦等学习情绪,使其渐渐放平心态,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线上作业内容。教师在展开信息化作业设计时,还要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核心素养”融入到作业设计中,让作业设计更具合理性与有效性。
以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为例,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可事先为学生呈现一张某图形经过“运动”之后的效果图,然后让学生自主想象一下它的运动路径,再将这个运动路径写下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操作的软件,让学生在想象它的运动路径之后,通过亲自操作,将这个运动路径演示一遍。教师还可以在作业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几张原图,并且提供几条图形运动的路径,让学生展开想象,在脑海里浮现它的运动路径,然后将它运动后的效果图绘画出来。
在信息化作业设计理念下,教师还可以布置不同的数学作业内容,从不同角度入手,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以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为例,教师在设计相应的数学作业内容时,可以为学生提供数学习题:在一次爱心捐书活动中,四年级(一)班和(二)班踊跃参与,一共捐了112本书,如果四年级(一)班捐的书比四年级(二)班捐的书多了25本,那么请问两个班各自捐了多少本书?
根据这一数学题,学生可以通过绘画线段图的方式来梳理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根据这一数量关系来建立数学模型,使其能够根据数学建模的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力与数学建模能力。
(三)在核心素养下展开探究性作业设计
探究性作业是指教师将探究性的学习问题融入作业内容中,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展开探究性学习的作业形式。目前探究性作业形式是比较受教师重视的一种新型作业形式,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可精选探究型的数学习题,让学生在深入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4]。而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还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一方面入手,设计探究型的数学作业内容。
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一课为例,教师可合理设计逻辑推理类的数学作业内容:“已知某长方体、正方体与圆柱的底面积是相等的,它们的高也相等,那么请问三者的表面积是否相等?体积又是否相等?如何验证自己猜测的结论?假如是圆柱的底面积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且两者的高也相等,那么能否验证它们的表面积、体积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这样的数学作业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命题,然后论证这一命题。在学生表述论证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助于教师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目标。
(四)在核心素养下展开实践性作业设计
实践性作业是指具有实践操作性的作业内容,能够让学生在作业学习中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教师立足实践性教学理念来展开作业设计,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作业设计策略。尤其是在核心素养教育视角下,教师需依托实践教学的需要,在数学作业设计方面充分体现实践性的特征,满足学生的实践性学习需求。
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作业设计中为学生布置实践性的学习任务:自主调查生活中某一天的气温变化,或者自主调查家庭生活中某天的用水量,搜集相关数据,做好数据统计的工作,将其制作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自主设计数学问题,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重要的数据信息,然后解决数学问题。
在这一数学作业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实践性的调查活动中,不仅可以发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还能在搜集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之后,对折线统计图的各項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这有利于学生树立起数据分析观念,并使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五)在核心素养下展开个性化作业设计
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合理地设计数学作业内容,让学生能够从个性化的数学作业学习中,消减负面的学习情绪,还能使其对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内容产生学习热情,甚至可以让学生在个性化作业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5]。教师可以立足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数学作业内容,驱动学生展开个性化的课后学习。
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题海式作业设计方式,在个性化作业设计理念下,为学生安排不同的课后作业内容。比如,有的学生拥有购买商品的经验,他们对购买商品的流程比较熟悉,这些生活经验可以辅助学生有效理解作业内容,降低其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可以为这些学生设计“购买商品”为主题的数学作业内容,让学生运用“混合运算”的知识,计算出自己最后要支付的费用。
有的学生在数学习题训练中常犯一些小错误,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纠错式的数学作业内容,即教师可以给出几组算式,让学生找出其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写出错因,写上正确的运算过程和运算结果。这种做法可以增强学生的纠错意识,有利于反向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在课后参与“比一比谁算得又准又快”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简易计算题,让学生在竞赛氛围下完成计算类的习题。这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四、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依托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来展开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还能更好地达成“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目的,让学生不再感到繁重的学习负担,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高质量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实践证明,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作业设计可以发挥很好的教育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有效策略,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方式。
参考文献:
[1]田春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南北桥,2020(2):170.
[2]廖玉群.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J].读与写,2020,17(25):157.
[3]张虎.对前置性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与应用的思考分析[J].魅力中国,2020(48):276.
[4]唐广灯.基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的教学实践研究[J].小学时代(奥妙),2020(7):54-55.
[5]梁萍.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研究[J].学周刊,2020,2(5):23.
作者简介:
陈惠钦(1978年7月-),女,汉族,福建宁德人,古田县第二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