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故事教学法在听障儿童语言教育中的运用探讨

时间:2024-05-07

张铭

【摘要】故事教学法与低龄段儿童的年龄特点相契合,独具趣味性的故事教学法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推崇,幼儿在用心聆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其理解能力。教师在面对听障儿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可以灵活地运用故事教学法,调动听障儿童的积极性,让其在聆听故事的同时能够掌握更多的词汇,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故事教学法不仅能够满足听障儿童的学习需求,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  听障儿童  语言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4-0097-03

听障儿童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学习语言知识时会比一般的幼儿更加困难,教师应当结合听障儿童的特点,积极革新教学模式,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听障儿童掌握语言知识。故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减轻听障儿童的学习压力,还能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倾听故事的同时,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

一、故事教学法的含义和意义

故事教学法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帮助儿童学习相关的知识,教师将需要儿童学习、掌握的道理或者知识点融入到故事当中,然后创设相关的情境来将故事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儿童面前,让儿童在倾听故事的同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学习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故事教学法通常情况下会运用在学龄前儿童的启蒙教育中,与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特点相契合,同时,在听障儿童的语言教育中也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呈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时,发现其在听障儿童的语言教育中能够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对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故事教学法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在听障儿童的语言教育中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听障儿童的积极性。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对故事、游戏等内容比较感兴趣,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可以将听障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当中,听障儿童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对于声音并不敏感,虽然无法对声音做出快速的反应,但是听障儿童的视觉和思维会比一般的儿童更加活跃。故事教学法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演绎故事的内容,听障儿童可以通过观看的方式来直观地、真切地感受故事的内容,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还能够学习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等,掌握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听障儿童也会沉浸在故事的氛围当中,对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面对学龄前儿童讲述相关的故事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幼儿能够从故事情节当中学习相关的知识并学会辨别善恶。听障儿童的听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他们的世界里是非常干净、纯洁的,通过相关的故事可以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故事情节当中,感受到故事当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对听障儿童的思想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故事教学法在语言教育中的优势之处

首先,故事教学法的趣味性比较强,与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特点相契合,趣味性强的内容更能够调动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将故事教学法运用到语言教育当中,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教育教学的效果。好的故事本身就已经具备生动有趣的情节、引人深思的内容以及形象鲜明的人物特点,能够帮助学龄前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从而有效地提高学龄前儿童的理解能力。教师在利用故事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班级中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秘密小兔和秘密花》的故事,教师在向儿童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让儿童聆听过故事之后,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小兔”“大黄狗”“流浪猫”等等,然后根据故事内容开展角色对话,并且能够将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形象地演绎出来,这种模式下,儿童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故事当中,身临其境地感悟故事中人物的内心,并且学习其表达方式,真正领悟到故事的奇妙,不仅能够将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当中,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故事教学法不仅拥有较强的趣味性,还有着直观性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故事教学法时,需要运用一些辅助性工具,比如,教师在讲解故事时,可以选择相关的音乐,为听障儿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让听障儿童在音乐声中融入到故事当中,另外,教师还需要加入一些肢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来更好地呈现故事的人物特点,同时也要注重语音语调的跌宕起伏,让听障儿童能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这些内容都是以故事内容为依据,在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对人物的理解呈现出来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听障儿童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方式来帮助听障儿童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故事的内容,并能够通过教师的演绎而对故事的内容形成直观的感受,真正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并掌握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最后,故事教学法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故事教学法的开展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对文本的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绎,来帮助听障儿童理解故事内容,并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听障儿童会对故事中的人物形成直观的认识,能够辨别故事中人物的善恶,在此过程中,故事教学法的教育性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而故事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助力听障儿童在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对听障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故事教学法在听障儿童语言教育中的应用

(一)选择合适听障儿童特点的故事

适合低龄段听障儿童阅读的故事非常丰富,教师要从丰富的素材中寻找出适合听障儿童学习特点的内容,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且性格不同的听障儿童,其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要结合听障儿童的特点来选择相关的故事。对于刚刚开始接触语言教育的听障儿童来说,教师可以为其选择一些内容比较简单且结构并不复杂,蕴含的道理也通俗易懂的故事,另外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要先对故事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减少故事中难读的字,但是也要留有一定量的听障儿童通过自己努力能够攻破的生字,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目前阶段的故事书中的故事,并非全部的内容都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和学习,教师要结合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特点,结合自己对听障儿童的了解,对故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更改,然后在课堂中结合听障儿童阅读时的反应再对故事进行合理的改变,为听障儿童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的内容,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教师运用故事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讲述故事内容之后,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听障儿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再现故事中的情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特点为其分配合适的角色,让听障儿童对故事中的角色能够有代入感,真切地体会故事中人物的特点,揣摩人物的心理,并通过相关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语音语调的起伏来展现故事中人物的特点,有效地提高听障儿童的理解能力,推动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选取的故事一定要对听障儿童有着较强的教育意义,使得听障儿童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成长。但是目前阶段教师在面对听障儿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多数教师仍旧注重对知识点的传授,忽略了对听障儿童思想方面的教育。听障儿童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对声音并不敏感,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一些不平等的对待,与正常的儿童相比会遭受更多的苦难,教师在面对听障儿童开展故事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教育意义较强的故事,帮助听障儿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明辨是非、讲诚信的故事,听障儿童在学习这类故事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性格,促进听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二)不同的展现方法呈现不同的效果

教师采用故事教学法来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最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讲述故事的方法就是朗读法。由于儿童年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无法将注意力长期集中在某一事物上,教师在面对听障儿童朗读故事的过程中,能够将其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当中,还能够帮助听障儿童养成聆听的好习惯。教师在朗读故事时也要采用合适的、恰当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语音语调来更好地呈现故事内容,而听障儿童的观察力比较强,观察事物时会非常仔细,教师在朗读故事时语言的跌宕起伏以及面部的表情变化能够被听障儿童及时地捕捉到,教师根据故事情节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语调、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上的变化,能够帮助听障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开展故事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向听障儿童呈现多幅图画,然后引导其通过对图画内容的理解将其串联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将图片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将其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当中,还能够帮助听障儿童理解图画的内容。儿童的想象能力是十分丰富的,再加上其思维能力也比较强,多媒体上呈现出的生动有趣的图画能够引发儿童的众多想象和联想,他们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其完善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开展故事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所选择的画面内容一定要简单易懂,图画内容过难会让听障儿童难以理解,还会打击到听障儿童的学习自信心。听障儿童的听力方面存在缺陷,其注意力与正常的儿童相比更容易分散,所以如果教师所选择的图画内容过难或者过于花哨都会影响听障儿童对图画内容的理解,影响其注意力的集中。教师在带领听障儿童阅读图画的同时,也要引导其关注故事的主题,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三)选择合适的方式锻炼听障儿童的语言

教师在面对听障儿童开展故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听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听障儿童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听障儿童的积极性,提升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在向听障儿童讲述相关的故事时,可以以故事内容为依据,向听障儿童提出相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要围绕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展开,听障儿童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梳理故事的脉络,掌握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听障儿童进行回答,这种一问一答的模式下,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所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要与故事的内容、故事的主题、故事中的人物密切相连,并且难度不宜过大,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故事的内容有着深入的了解,如果教师向听障儿童提出了与故事内容并不相关的问题,会对听障儿童产生一定的误导,妨碍听障儿童真正地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师在讲解完故事的內容之后,可以让班级中的听障儿童运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整个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关键词来复述整个故事情节,不仅能够锻炼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加强听障儿童的记忆力。但是复述整个故事对听障儿童来说难度比较大,如果教师在此过程中不加以引导,会导致听障儿童丧失学习自信心,甚至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要拥有足够的耐心,逐步地引导听障儿童,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在班级中开展表演活动,听障儿童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能够将其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当中,其学习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表演中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对故事中人物的特点也会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可有效地提升听障儿童的理解能力。教师在利用故事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听障儿童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有效地提升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故事教学法在学前听障儿童语言教育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锻炼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理解能力,听障儿童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故事教学法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教师在面对听障儿童开展故事教学法的过程中,首先要结合听障儿童的特点,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故事,然后采用不同的展现方法,使得课堂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听障儿童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合适的方式来锻炼其语言能力,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听障儿童的语言能力,帮助听障儿童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颜文静.童趣学习:基于儿童立场的故事教学新举措[J].求学,2021(20):11-12.

[2]吕静.讲好中国故事  学好中国语言——论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1(6):71-72.

[3]张迎霞.社会故事教学法在自闭症儿童安全教育中的应用[J].幸福家庭,2020(14):7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