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陈积忠
【摘要】科学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教师、学校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唯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学生的潜能和智能才能得到良好的开发和发展,教师的工作才能得到正确的引领和激励,学校的办学才能真正为素质教育和人才战略服务。评价学生要全面,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原则;评价教师要做到公正,坚持“科学引领、激励进取”的原则;评价学校要做到合理,坚持“立足实际、综合评价”的原则。
【关键词】科学评价学生 评价教师 评价学校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6-0003-02
成功的教育教学包括三大要素:课程设置、教学行为、教育评价。在这里,课程设置是基础,教育教学以此为依托达到目的;教学行为是重点,教育教学以此为途径实现目标;教育评价则是关键,教育教学以此为手段,促进教师以更高的质量完成任务。作为教育教学关键要素的教育评价,其评价对象主要是学生、教师和学校。科学的教育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教师、学校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唯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不失偏颇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和智能才能得到最好的开发和发展,教师的工作才能得到正确的引领和激励,学校的办学才能真正为素质教育和人才战略服务。
一、评价学生要全面,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原则
当前,世界各国都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作为人才战略的必然要求,把实施素质教育当作基本的国家教育策略。我国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正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的素质,让每个学生获得全面的积极主动的发展。柳斌认为,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使学生主动的发展。因此,教育评价的功能应该是“引导、促进”。要引导和促进学生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就必须做到全面评价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去评价学生。
全面评价学生,首先要坚决摒弃以“考试成败论英雄”的传统观念,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同时重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性格特征、交际能力、生活能力等的评价。学校可以对学生实行动态量化积分评价。量化积分应做到条目细化,涉及到学生以上诸方面在校、在家、在社区的表现。表现出色可以加分,表现不良就要减分。一学期所得的总分,就是对该生的全面的综合性评价。如此,对学生的评价范围扩大了,不再单单以考试成绩论。考试成绩差不一定就是“差生”,相反,考试成绩不错的学生还必须在其他方面付出努力。学校每学期还应结合量化积分情况在各班评选 “学习之星”“文艺之星”“劳动之星”“道德之星”“体育之星”“卫生之星”“纪律之星”等 “十佳之星”,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各尽所能,各显所能,促进学生全员发展、全面发展、特长发展。
其次,评价学生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就是要在评价学生时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张扬个性。实施新课改后,一些学校对学生的奖励机制做了相应的改变。过去学校一学期2次考试,1次期中,1次期末。对学生的评价“一锤定音”。考试成绩好,就是“尖子生”“优秀生”,考试成绩不行就是“差生”,而且主要是以学生的数理化英语等主科成绩在全校排名次。现在,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已不再分主辅课。学校在过去只对学生“学习总评成绩”进行奖励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分学科奖励和平时奖励机制。分学科奖励是对在教学质量评价考试中各科成绩好的学生分别给予奖励,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如唱歌好可以获奖,跳舞好可以获奖,画画、写字好可以获奖,打篮球踢足球好同样可以获奖。平时奖励主要是指对平时做作业认真细心、各方面表现好或者有进步的同学给予及时奖励,对能够在校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优秀作文、文学作品、书画作品等的同学给予奖励,对能够做好人好事的同学给予奖励。学校还应该成立舞蹈、武术、书画等兴趣小组,为学生发挥特长提供平台,肯定和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努力培养特长人才。
全面准确的评价一个学生,还要能够看得到这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不仅要横向和其他同学比较,还要纵向看该同学是否有进步、有发展。无论是思想品德,还是学习成绩、遵纪守法、特长发挥等等,只要他们努力了,进步着,前进了,我们就要给予肯定,给予鼓励。
二、评价教师要做到公正,坚持“科学引领、激励进取”的原则
构建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应体现“科学引领、激励进取”的原则。对教师的工作考核、考察、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这样的作用将会传导,去影响到学生、嫁接于学生。所以,仅通过学生考试就对教师作出评价显然是不公正的,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生是活生生的个體,他们有着不同的志趣、爱好和特长,有着不同的学业基础和学习习惯,有不同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不仅仅是要教学生考出高分,而且要培养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实践证明,“唯分数论式”的教师评价是一种片面的终结性评价。它会引导教师只为考试而教,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抛弃教育,只剩下“考什么教什么”的为考试而教的教学。在此之下,学生的品德教育、情感教育、意志品质教育,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专长,让学生“全员发展,全面发展”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学校必须在原来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评价教师的基础上赋予新的考评内容,诸如要增加教师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和所教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高情况在评价体系中的份额,要增加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和公民素质教育情况在评价体系中的份额,要增加学生学科创新实践能力和劳动素质的提高在评价体系中的份额,特别是要大幅度增加对教师的过程性评价份额。教师平时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竞赛获奖、教研成果、课题研究,加班、获优、迟到、请假、旷工以及所教学生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等等都要记录在册,作为量化评价教师的依据。这种综合评价会直接鞭策教师注重自身发展,引导教师自觉努力,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有意识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引领和激励广大教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员发展、全面发展”的目标。
对教师的评价,要解决防止“唯分数论”。目前,仍有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提拔任用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如果一名教师所任课程或所带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年度考核就不得评优,也不得参加评优评先和职称晋升,不得提拔任用。这样的做法,不会调动而是严重挫伤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事实证明,教师在唯成绩的评价体系重压之下,情势所迫,会走上“一门心思”抓“教学成绩”的艰辛之路,而对其他工作不管不顾,或者应付差事。思想品德不抓了,体育美育不管了,其他活动不搞了。在课程学习上,则一味地加重砝码,延长学生的上课时间,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占用了学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其他爱好兴趣,也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偿失,最终还会反过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这种想法和做法,急功近利,无疑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甚至是杀鸡取卵,要不得,更用不得。
三、评价学校要做到合理,坚持“立足实际、综合评价”的原则
受高考和名校择校生考试的引导,以及一些落后地区人们的思想认识仍停留在把升学看作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的影响,目前人们对教育的评价仍在沿用应试教育的唯数字化考评体系,甚至出现了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人数的多少是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标准,片面地将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看成是升入重点大学人数的多少。由此导致的连锁式反应,必然使人们对初中和小学教育的评价也变得如此。高中升学率或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数成为评判一所初中教育水平高低的依据。这样的评价体系引导并迫使学校校长把办学的重心倒向追求名校升学人数,办学精力向收集考试信息、提高升学率上集中。为提高升学率,一些高、初中学校不惜动用人力物力,争抢所谓的优质生源,跨片招生在初中会考或小学毕业检测考试中考出高分的学生。这样的结果使学校培养的主题发展受到制约,学校、教师、学生都为应试而忙,一些学校甚至不开设不考试的学科,不授不考试的内容。学生的体育课被占用了,音乐课被占用了,一些不参加统考的课程被停上,所有與考试无关的教育教学活动被取消。因而,学生的潜能不会激发,特长得不到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受到限制。显而易见,应试教育为造就少数高分数“人才”而牺牲绝大部分学生发展的弊端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还有的地方评价一所学校,采取统考的方法,比较各学校的总评成绩,及格率、优良率等。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有的学校动歪脑子,出歪点子,或者不让所谓的差生参加考试,或者劝其转学、退学,以免这些差生影响到本校的总体成绩。其实,我们应该看到,不同学校所处的地域不同,区域经济、所拥有的教育资源,还有历史文化底蕴、办学规模和特色、师资力量、生源情况以及城乡办学水平都有很大差别。如果硬要单以学生分数的高低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优劣,这显然不合理。只有立足实际,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出综合性评价,才是合理的,才能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向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四、对建立教育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课改、教改都取得了极大成果。但我们的教育评价却相对滞后,一是缺乏一个具有客观性、权威性的教育评价机构,二是没有一个成文的能够普遍使用、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因而,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完整、不健全,不科学。我们建议:
1.教育评价不能由教育行政部门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政府应建立权威的教育评价机构,吸收人大、政协、民主党派中懂得教育、热心教育的人士参与,吸收相关学校家长委员会,吸收一定数量的家长代表和教育专家参与。
2.尽快由专家和权威部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供各地参考使用。
3.评价一名学生、一位教师、一所学校,不仅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评价学生,要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发现其亮点,要看学生的发展轨迹,注重看到学生在各方面的进步和提高;评价教师,也要从多角度考察,要看得见教师在教学事业各个方面取得的进步,要重视学生和社会对教师的满意度;评价学校,要看学校的人文历史、地域特点、生源地教育情况,办学水平等,更要看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水平、发展前景和对社会的影响力。但不管怎样评价,都不能坚持“唯分数论”。分数,只能作为评价教育教学的参考系数之一,而不能是决定者。
我们期待着教育评价制度和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期待着科学的教育评价引领学校教育健康发展,实现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何侃,陈金芳.基础教育评价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育评论,2007(05):44-47.
[2]刘锋.当前教育教学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1999(01):59-60.
[3]梅克,张秀媛.现代教育评价和深化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1988(06):2-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