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红军东征主要纪念馆(地)知多少

时间:2024-04-24

洪梦

山西是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是华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和主战场,是支援解放战争的战略后方,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山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的领导人在山西工作过、战斗过……这一切,都留下了丰富深厚的党史资源,留下了许许多多承载着革命历史和崇高精神的红色遗迹,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场所。1936年春发生在三晋大地上的红军东征这一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所留存的纪念馆(地),即是其中值得一书的部分。适值红军东征80周年,本文就主要红军东征纪念馆(地)作一次集中全面的梳理概述。

石楼县红军东征纪念馆

石楼县位于吕梁山脉以西,西隔黄河与陕西省为邻,面积1743平方公里,人口10万。因县东有通天山石叠如楼,唐时得名石楼山,“县以山名”。这里有辉煌的红军东征历史,是重要的红色旅游纪念地。

1996年5月5日,红军东征60周年时,吕梁市石楼县修建了气势宏伟的红军东征纪念馆。此前,1991年中央批准建馆,1992年省计委批准立项,到1993年8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宣部、国家文物局批准并拨款,正式动工修建,总投资115万元。

红军东征转战横扫山西50余县,为何修建纪念馆首选石楼县?

石楼是红军东征的根据地。正是从石楼县,红军走向了抗日战场。1936年2月21日至5月初红军东征期间,毛泽东曾经4次到石楼县,共和国的10位元帅中就有5位在石楼参加过战斗。这次东征,红军到过的50余县中实属石楼人民贡献最大,牺牲的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府人员最多。在石楼,由李富春、胡耀邦、蔡畅、王达成、白治民、冯雪峰、陆定一、王首道、刘晓、苏耀亮等建立了县、区、乡三级苏维埃政府37处,打倒大土豪劣绅165户,斗争出粮食7000石、银元5万元、元宝3000个,全部运往陕北瓦窑堡,并扩红500余人。阎锡山军队杀害了各级苏维埃政府人员30多人。基于以上原因,党中央批准了在石楼修建红军东征纪念馆。

红军东征纪念馆,坐落在石楼县城东面,依山而建,周围苍松翠柏,景色怡人。纪念馆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1100平方米,分展厅与纪念碑两部分,展厅面积630平方米。建筑整体气势恢弘,造型优美,碑体直耸云天,型如一艘前进中的帆船,象征着红军精神永存。

一进纪念馆大院,远远地迎面矗立着一尊毛泽东的汉白玉雕像。这尊雕像是以毛泽东在红军东征时期的形象为原型设计的。毛泽东双手叉腰,昂首挺胸,目光炯炯地望向远方,精心运筹帷幄、统率千军万马决胜千里的领袖气势风范一览无余。

纪念馆本身并不大,总体显得小巧紧凑,正中悬挂着江泽民亲笔题写的“红军东征纪念馆”镏金大字牌匾。整个纪念馆展厅分序厅和4个展室。序厅正中是刚刚渡过黄河的毛泽东气宇轩昂地站在巍巍吕梁山上的巨幅浮雕,两侧分别是毛泽东在东征时期写就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和陆定一谱写的《红军东征歌》。

展室由西而东,依次是“民族危亡战略抉择”“东渡黄河转战晋西”“唤醒民众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全民救国”4个展室,共有珍贵历史图片567张,文件图表298份,实物展品328件,分单元按组陈列,翔实、完整、有序地再现了红军东征的历史壮举。

展厅中一幅巨大的电动沙盘模型,运用声、光、电科技手段直观地再现了红军东征战斗的全过程。整个展厅的走廊与休息室陈列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刘华清、张震、耿飚、杨成武、宋任穷、薄一波等30余人的题词。

参观完后,在纪念馆展厅的后面,踏上100个石阶便到达碑院。正中的汉白玉碑高19.36米,象征着1936年的红军东征壮举。碑正面是江泽民题写的“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纪念碑”金箔大字。背面镌刻着介绍东征历史过程的碑文。两侧是亭台、花草和一排排的青松翠柏。

令游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的是纪念馆里那看似普通的几件均为一级革命文物的“宝贝”:羊皮浮筒、军号等。

展馆里的羊皮浮筒就是红军东征时使用过的。1936年红军东征时,周恩来负责后方和后勤工作。东征首先要突破阎锡山率领的晋军的黄河防线。由于当时能筹集到的渡船有限,红军就准备了一批羊皮浮筒作为渡河工具。2月20日晚8点,黄河上冰凌翻滚,河水刺骨,红军突击队员在夜色掩护下,乘着用羊皮浮筒制作的筏子,躲避着冰凌撞击,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前进,首先占领了石楼县贺家洼渡口,冲破了阎锡山号称“固若金汤”的黄河防线。红一军团在绥德县沟口渡河,直捣黄河东岸的中阳县坪上村(今属柳林县),红十五军团在清涧县河口向着对岸石楼县咀头、贺家洼村强渡。很快,两路大军都胜利突破黄河天险。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参谋长毕士悌不幸在渡河时中弹,后牺牲在贺家洼村。毛泽东密切关注着渡河情况,一夜未眠,次日又率领总部人员赶到河口村,视察红军东渡情况。23日清晨,他亲率红军总部分乘3只大船,从西岸的西辛关出发,在石楼县东辛关村登岸。在此前后,东征红军的大部队也都分别在预定的渡口突击强渡。

军号也是东征红军使用过的。残破斑驳的号身上,似乎依旧留有战争硝烟的痕迹。

该纪念馆隶属于山西省文物局,1996年5月正式对外开馆,先后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共青团山西省委、省少工委命名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被山西省国防委员会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11年,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3年6月,被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公布为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

永和县红军东征纪念馆

始建于1971年的永和县红军东征纪念馆,位于该县西南、距县城40公里的阁底乡东征村(原上退干村)。

1936年2月,毛泽东率军东渡黄河天险,拉开了东征的序幕。永和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之一,永和人民为红军运送军粮,护送伤员,筹粮筹款,在红军东征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红军东征期间,毛泽东率总部人员两次进驻永和县,前后共战斗生活了13个日日夜夜。在永和,毛泽东亲自指挥了在山西的对敌斗争;在永和,毛泽东组织召开了军事会议,将“渡河东征,抗日反蒋”的方针,改变为“回师西渡,逼蒋抗日”的策略;在永和,毛泽东亲自指挥东征红军胜利回师西渡。

1971年,中共临汾地委在毛主席当年住过的阁底乡上退干村召开了第一届全体委员会议,将上退干村改名为东征村,并建立了红军东征纪念馆。1995年,又投资10万元对纪念馆进行了维修。

为了进一步弘扬东征精神,将红军东征纪念馆打造成为临汾市、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红色旅游精品,永和县委、县政府把该纪念馆的改扩建工程列为全县的重点工程,2005年、2006年多方筹资350余万元,对原东征纪念馆进行了大面积整修和扩建。馆区的修缮、扩建和布展工程,本着“修旧如旧、尊重历史、保持原貌”的原则,忠实地再现和展示了东征历史,使其成为一部直观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坚持扩展规模与完善配套相结合,运用独特的馆藏文物资料、先进的声光电科技展示手段,力求创造出充满历史氛围、艺术品位、时代气息的直观效果。坚持丰富内涵与提升品位相结合,多方征集历史文物、图片、资料千余件;改变了图片加文字的传统陈列模式,形成了图片、文献、艺术品、历史场景相结合的立体展示结构。最终整个纪念馆以“英明决策铸辉煌”“红军东征在永和”“老区人民爱红军”为主题分3个展厅,用大量的实物图片、塑刻作品等真实再现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东征历史画卷,全面展示了当年东征红军的丰功伟绩。2006年,该县又修通了从东征纪念馆到黄河湾全长21公里的红军路,使其成为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2009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16周年之际,再次重新扩建布展的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正式开放。

纪念馆改扩建后,占地面积扩大了一倍,将红军东征的光辉篇章和历史足迹,形象直观地浓缩于3个展厅,现占地6720平方米,展厅面积1020平方米,分为红军东征、红军东征在永和、永和解放和东征研究3个展厅,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及主席旧居等,是全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征纪念馆位于村中央毛主席曾经驻居的地方,坐北朝南,依势而建,古朴庄重。拾级而上,“东征纪念馆”牌匾几个金黄色琉璃大字映入眼帘。步入宽阔的纪念馆大院,首先引人注目的即是坐北朝南的第一展厅前面矗立着一尊目光深邃气质潇洒而栩栩如生的毛泽东全身塑像。他左手微微抬起、右手自然下垂,仪态亲切,浓密的头发向背后梳去,露出较宽的前额,眉宇微皱,眼神凝重深沉,似乎正在思考着扭转乾坤,仿佛正以自信豪迈的独有神气和勃发英姿及文韬武略,带领广大军民一路从容阔步前进,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

毛泽东塑像背后的大厅里,陈列着红军东征时的一些实物和图片,其中有毛泽东用过的碗和盘子,以及红军当年使用过的大刀等,还陈列着当年红军东征时的珍贵照片,这些都详细记录了当年东征时的情况。在纪念馆东侧展室的后面,是毛泽东东征时住过的窑洞。屋里放着一张破旧木桌,桌上有油灯、毛笔和砚台,土炕上只有一床薄被褥,整体简朴而干净。提起这间窑洞的寻找和确认,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1971年,毛主席东征时的警卫员白海山来到上退干村,意欲寻找当时毛主席东渡时住过的窑洞。凭着印象,白海山来到了村里,但斗转星移,时隔35年,已经物是人非,一时很难确定。即便这样也难不倒白海山找到原址的坚定决心,随后,他搜肠刮肚地一遍遍忆想当年的情形,特别是细小的可能性标志物……突然他终于欣喜地想起从毛主席住的窑洞出门3步远的地方,原来是有一口水井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年那口枯井后来被填埋掉了。幸好,后来他想方设法准确地找到了那口井的位置,村民经过挖掘,挖出填埋的那口井,这才确定了毛主席当年就住在这孔窑洞里。

带着虔诚的心游走在纪念馆里,细致认真地浏览着那陈列的一件件东征文物、展示的一幅幅东征画面,再听一听解说员声情并茂地对该地当年发生过的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的娓娓讲解……留在参观者脑海中的无不是那一组组形象生动的当年“军民一条心,军民鱼水情”的感人景象。当时,在当地群众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顺口溜:“退干庙里点红灯,穷人盼来毛泽东,打土豪斗劣绅,他与群众心连心。”虽然红军在村里居住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当地百姓对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深有体会。当时有位炊事班的小战士借了房东家的一个粗瓷旧碗,没料想在使用过程中意外摔破了,房东考虑到红军刚进村时好几个战士帮他家修好过院墙,就没有打算让他们赔偿。可是令房东意想不到的是,炊事班长专门拿钱到镇上买回了一个新细瓷碗,让小战士亲自送到他家里,感动得房东一家不知该说什么好。村民白斗南家里是地主,家中小有积蓄,听说有部队要过来,全家人不明情况便带上钱物外逃。在路上碰见了红军,家人心想这回可完了,散了钱事小,就怕命也难保。但他们一家没想到红军客客气气地询问一番,认定他们家是开明地主,并没有动他们的财物,还动员他们回了家。一家人逢人便感慨地说“红军的纪律就是好”。

此处红色纪念地,形象地再现了东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山西领导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乃至新中国的建立而做出的巨大贡献,创造的伟大业绩;生动地展示了开国领袖、将帅及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东征战役中在山西这片热土上留下的光辉足迹,建立的不朽功勋;直观地具有厚重历史感地借助红军东征这一红色遗址,让大家追忆党在山西的光荣革命历史,颂扬革命先烈的崇高奉献精神。

柳林县红军东征纪念馆

柳林县红军东征纪念馆,位于晋陕峡谷的黄河岸边一处水陆码头的要冲之地,当年刘志丹将军饮弹牺牲的地方。它建在三交镇的一个四合院里,这里有周恩来办公旧址、毛泽民办公旧址、刘志丹宋任穷实物展室、红三十军扩军处、山西省第一个红色政权旧址、红军征粮处等,共14个展室。馆藏各种革命文物资料近万件,仅刘志丹将军的图片、信件、批阅的文件、会议记录和所率部队遗留下来的实物等革命文物就多达500余件。置身其中,透过历史烟云,仿佛可以看到当年三交人民踊跃支前、积极参加红军的动人场面,看到红军指战员在此开展各项工作的矫健身影。这里的每一件实物,都忠实地记载着那段如火如荼的岁月,记载着那段光荣而辉煌的历史。

此处遗址最值得一提的,是山西首个县级红色政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

1936年2月21日,东征主力红一军团一举攻克中阳县三交镇 (现属柳林县)。次日,中共中央即派毛泽民率领部分干部过河来到此地,随即,黄石山带领清涧县东区的地方干部、阎红彦率领新编红三十军经石楼转角镇也来到三交镇。在毛泽民领导下,首先建立了中共中阳县工作委员会,由贺天云负责党的工作,黄石山负责政府工作,贺建山负责青年工作。三交镇过去一直在阎锡山统治之下,群众对红军还不大了解,因此在建立红色政权之前,中阳县工委首先组织了工作队、宣传队、保卫队深入三交镇附近村庄,进行社会调查,开展群众工作,秘密发展党员,并且通过广泛宣传教育,粉碎了阎锡山污蔑红军的反动宣传,使群众进一步了解了我党抗日救国的方针政策和红军的纪律。由于黄石山早几年就已在河东沿岸开展秘密工作,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工作进展顺利,很快便恢复和发展了张更新、薛万才等10多名党员,建立了三交、坪上等3个村的党支部。

由于工作进展迅速,群众得到了充分发动,广大贫苦农民翻身求解放的革命热情十分高涨。面对大好形势,县工委认为创建苏维埃政权的条件基本成熟,便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根据中央指示,新的红色政权被命名为“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设主席、副主席各1人,军事、财政、保卫委员各1人,委员会暂驻三交镇。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领导成员的产生,经过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各界群众的意见,并贯彻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即主席由享有声望、群众拥护的石滩则村的李文才担任,在沿河一带有影响的黄石山担任副主席,高立山、李文信、李凤呜分别担任军事、财政和保卫委员。2月26日,县工委在三交镇老爷庙戏台院召开有1000多名群众参加的“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成立庆祝大会”。由黄石山主持,贺天云宣布了领导成员候选人名单,与会群众一致鼓掌通过,然后由贺天云庄严宣告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李文才、黄石山都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衷心感谢父老乡亲的信任,表示不辜负大家的希望和重托,掌好红色政权,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团结一致,树立自己解放自己的信念,坚持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势力斗争到底。

庆祝大会召开后,及时建立了中阳县工会、妇联、青年团等群众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拆碉堡,并根据群众检举,召开公审大会,镇压了平时为非作歹的地痞流氓刘某,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接着又把没收地主的部分财物和粮食分给了贫苦农民,还进行了扩军工作,大批青壮年踊跃参军,不仅给新编三十军补充了百余名战士,还先后建起了三交、坪上、宋家垣等16个村党支部和农民协会。

一周后,周恩来副主席从马灰坪过河到三交检查工作。他在毛泽民陪同下来到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在仔细听取贺天云和黄石山的工作汇报后再三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敌情,及时掌握敌人的动向。并指示大家:打土豪、斗地主要充分依靠群众,不要动富农和工商业者的财产,注意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动员青壮年积极参加红军。最后他说:“这里是新区,一定要注意群众关系,注意工作方法和生活作风。”会后,周副主席便乘船回到陕北清涧县的西辛关。3月中旬,阎锡山派陈长捷旅向三交进犯,4月初,三交镇再次被敌军占领,中阳县党政机关除部分干部转入地下斗争外,其余撤回陕北,中阳县地方游击队也转战到河西活动,到此,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便告一段落。

中阳县的红色革命政权虽然建立只有两个月时间,但其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使广大群众看到了翻身求解放的希望,提高了革命觉悟,激发了革命热情,明确了只有跟着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才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惟一正确道路。最终,这星星之火终于燃遍了三晋大地。

如今,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不仅有涛走云飞、美不胜收的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而且有一座以收藏红军东征革命文物及刘志丹烈士实物著称的红军东征纪念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往。

中阳县关上战斗纪念碑

1936年红军东征途中,足迹遍及中阳多半个县,并有4次较大的战斗,其中之一就是关上歼灭战。关上,是红军东征史上第一次大获全胜的地方,更是千百名红军将士掩埋忠骨的地方。这个村庄三面环山,北面有一水相隔。1936年2月26日,在红军抗日先锋军总司令彭德怀的指挥下,红一军团逼近中阳,阎锡山急电驻汾阳号称“满天飞”的独二旅旅长周原建率部增援中阳。装备精良、行动迅疾的周旅行军到关上、刘家坪一带,便被红一军团包围,双方展开激战。聂荣臻率红一、红四师自北向南围攻,敌旅部和二团在中阳被击败后,红军指战员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一往无前,将敌四面围在关上。经过半天多时间的激战,红军全歼阎军独二旅四团和一个炮兵连,缴获步枪200余支、山炮3门,取得了东渡黄河后的第一个大胜仗,敌伤亡上千人,400人被俘。这次关上大捷,使红军击溃了阎军在吕梁山区设置的“中间阻碍地带”,取得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地位,红军两大主力在大麦郊地区胜利会师,大大鼓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军民的信心与斗志。

关上战斗遗址,位于距中阳县城21公里的宁乡镇关上村。关上战斗纪念碑,静静地屹立在关上村的山巅之上。阳光下,她显现出灰白色的尊贵,像一名将士挺立在风中昂扬地恭候着任何来访者。这里,就是当年千军万马浴血奋战的地方。

拾级而上,关上战斗纪念碑高高耸立,直插云霄。高大的纪念碑正面镌刻的“关上战斗纪念碑”首先跃入眼帘,侧面刻有“缅怀先驱激励后人”的字样,分别由聂荣臻元帅、杨成武将军题词。纪念碑碑身高19.36米,标志着关上战斗发生在1936年,碑体由3块梯形面组成,三棱造型象征着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二师、红四师像3把钢刀刺向敌人。

据村里老辈人讲,这个方圆仅几百平方米的隘口还存留着当年打仗的碉堡。当时,在关上村这个不大的土堡子上,装备精良的阎军占据着军事制高点,激战中,红军接近阵地时借着硝烟的掩护,冲上去与敌人拼死奋战,在光秃秃的山岭上,硬是攻破了阎军的阻截。战斗结束后,当地老百姓帮助打扫战场时,由于牺牲的红军战士太多,无处掩埋,就把烈士遗体集中安葬。但是,当时还有很多烈士遗体无法一一清理,只好就地掩埋在他们各自牺牲的山坡上。

1996年,为了纪念当年这场战役,中阳县人民政府建起“关上战斗纪念碑”。2005年又进行了新建。寸寸红土地,遍洒英烈血。如今的关上战斗纪念碑,这片红军战士用鲜血染红的土地,已成为中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周围的老百姓和中小学生都会到这里扫墓祭奠。来到这里,缅怀先烈丰功伟绩的同时,还可以饱览如今关上村秀美的风光,进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

1936年3月3日,毛泽东率领红军来到交口县大麦郊,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此址为一座四合院,正面窑洞是毛泽东居住过的地方,左右两排窑洞为陈列室,介绍红军东征的详细情况,下院大厅是当年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的会场。

该旧址坐落在交口县城东25公里的桃红坡镇大麦郊村,位于村中部,坐北朝南,随山就势而建。整组建筑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逐次升高,高差18.79米。院内建筑由窑洞和木结构建筑组合而成,是一处典型的晋西民居建筑群。旧址原是大麦郊村一家任姓地主的宅院,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整个建筑群以中轴线对称分布,南北长64.1米,东西长35.3米,共有窑洞37孔,房屋18间,建筑总面积为1645平方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晋西丘陵、山地居多,许多民居建筑不得不建在山地上。旧址这组建筑利用山势建造,将山坡整理成不同高度的3个平台,一个平台一进院落,台下修窑洞,台上建楼阁。窑洞冬暖夏凉,楼房高雅秀丽,组成了错落有致、颇为壮观的三进院落。

1936年2月,为建立和实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红军,毛泽东率领陕北红军东渡黄河,3月3日到达大麦郊,住在这里。3月5日,毛泽东在这里主持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总政部主任杨尚昆,各军团首长和中央其他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全面地分析了当前的政治军事形势,及时调整了东进抗日战略部署,决定“以发展求巩固的原则。目前是普遍摧毁反动基础,普遍发动群众,猛烈扩大红军,各个消灭敌人”。并部署和准备了“兑九峪大战”作战计划,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在兑九峪镇(今兑镇村)一带重创阎军,扫清东进抗日的道路。这次会议为东征胜利作出英明决策,红军总指挥部旧址也成为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历史遗迹。

旧址一进院南房为政治局会议会址,北正中窑洞为毛泽东旧居。二进院为警卫部队驻扎,三进院西窑为彭德怀、杨尚昆旧居,东房为林彪旧居,北窑楼上二层为电台。

1984年,山西省文物局曾经拨款维修会议室和毛泽东旧居。1986年8月18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5年,又被公布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志丹将军殉难处纪念亭

刘志丹,1903年生于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陕北红军的创始人,东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红军领导人。

1936年4月,刘志丹率部东征驰骋山西。4月初,阎锡山晋军对三交镇的复占,阻碍了东征红军的纵向发展,阻断了前线和后方中央的联系。针对此, 4月13日,毛泽东同彭德怀联名致电刘志丹、宋任穷:“二十八军有相机消灭三交镇、转角、辛关、义牒一带之敌,恢复黄河交通之任务。”接到电报,刘志丹不舍昼夜亲自观察地形,严密部署战斗。三交镇是山西通往陕北的一个重要渡口,敌人在这里设有坚固工事,并有一个团的兵力把守。4月14日,战斗打响后,刘志丹得知第一团攻击不顺,立即来到该团指挥所,亲自指挥部队向敌人发起冲击。在攻占顽堡崖头望阵地受阻时,在鏊子疙瘩山头指挥战斗的刘志丹被敌机枪流弹射中,壮烈牺牲,年仅33岁。英魂长眠于三交镇党家寨鏊子疙瘩。他牺牲时的遗物,仅有几份党内文件和6支缴获来的香烟。刘志丹遗体被送回陕北,葬在瓦窑堡。1936年5月,为了纪念刘志丹,中共中央决定将其故乡——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

为了永久地纪念刘志丹,在其牺牲的鏊子疙瘩山头上,自1986年以来,柳林县一直致力于建设、完善、维护刘志丹纪念亭,直到2009年基本形成纪念亭现貌,累计投资500余万元。这里相继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纪念亭座落于该镇刘志丹将军殉难处,凉亭院落内树木常青,走廊笔直,雕像威严矗立,碑石庄严夺目,蜿蜒盘旋的公路从镇上街道直达山上。刘志丹的雕像英姿勃发,眺望远方,仿佛还有太多未完成的踌躇满志。

青山默默,黄河无声;英烈虽死,英魂永存。每年都会有大量游人来此瞻仰刘志丹。该殉难处已成为柳林县三交镇黄河三峡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编 王燕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