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人文熏陶

时间:2024-05-07

黎敬芬

【摘要】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突显其重要性。语文作为我国母语,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要领,更是我国伟大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集人文与工具为一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教育方式也都在逐渐的改变。教师们除了传授丰富的语文知识之外,还在熏陶学生们的品格、意志、情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及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  人文熏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044-02

引言

语文是人与人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的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总是不能很好的凸显出来,以此深究,还是因为语文的工具性教育方式仍在多数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旧观念总是一贯的为学生灌输知识,并不注重语文素养的锻炼,以至现在的孩子都只是把语文这门课当作只是为了考高分而学习的课程。因此,在语文新课程的改革下,有必要对语文的人文性教育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以便加快改革的进程。

一、小学语文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学相当于房屋的基底,有了良好的基底才能建起高楼大厦,强调小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且对其个人有着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引導作用,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学习能力。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更是能让教师们正确引导孩子们的学习之路,正确的培养他们的价值观、情感观,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孩子们茁壮成长。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更有利于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实施,为国家输送更加优秀的栋梁、人才,令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我们都知道国外的教育更加开放化、自由化、人文化,他们注重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孩子们品格的建设是最重要的。比如,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就提出了在教学方面有三个部分一定要落实:激活工作、维持工作、方向性工作。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这实际上就是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们要转换思维,从旧时的以老师为主转换成为以学生为主。由此可见,人文性教育已经越来越不可忽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更要加大人文性教育的范围、力度。

二、小学语文中的人文性教育

在中国流传了将近五千年的智慧结晶,不仅承担着文化知识的重量,更是能影响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门学科。除了在语文课上要学习的基本知识点,老师也会逐渐性的倾向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等类似的技能培训,其全面性、综合性由此可见。这便是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教育,而这人文性教育的体现便要求各语文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孩子们,更要将学习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给大家强调。

下面我们结合案例来共同分析人文性教育:

此次决定选择出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这一单元的《跨越海峡的生命线》,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内地大陆的一名青年这条跨越海峡的生命线。通过认真阅读本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无私的爱,更能感受到同为炎黄子孙的后代的我们的手足亲情。那么为何选择这个案例:第一、该文语言朴实但情深动人,可以很好地体现人文性中的善之美;第二、该文以真实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生命桥的具体意义,更是连接了海峡两岸,能够引导孩子正确的理解海峡两岸的手足亲情。

教师们在讲述这篇文章时,首先引导学生自行阅读,自己分析文章具体内容,在最危险的情况下,李博士完全没有为自己的生命考虑。而是首先想到了小钱,他决定冒着再次地震的危险为患白血病的小钱做手术,贡献出自己的骨髓。文章在描写小钱与李博士躺在病床上时用到了“静静地”,小钱为何安静,是因为他患上白血病,由于病情致使他不能不安静;而李博士则是因为他要用自己的骨髓挽救小钱的生命,他知道小钱正在安静的等待着自己的骨髓来延长他那珍贵而年轻的生命。“静静地”是李博士此时此刻状态的写照,更是能体现李博士无私奉献的坚定的内心,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只为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老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通过应情入景的分析与指导,结合文中多处类似于“静静地”这样的词汇,融合作者的情感,让学生们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真情实意,内心有所感动。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在现代这个社会可谓是重中之重,在21世纪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我国更需要全面型人才,综合型人才。

三、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人文性教学

讲到这里,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给予学生人文熏陶呢,通过对附近几所小学的调查,及结合各类文献资料,我们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人文性与工具性兼顾,领会人文内容

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忘将个别知识点升华到人文层次,一点点的将学生们带入真正的人文领域。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探究时间,引导他们探索语文奥秘,比如空闲时间带着孩子们去附近的山上看日出,让他们描写自己内心的想法或是随便说点什么都可以;或是每周一篇周记,上交。督促他们多多与内心自己交流,在他们所写的文章中,某些词语的流露会反映出他们的真情实感,这很美妙,这便是人文。这些的所有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增长的。

最近有一大学提出,将把学生的体育成绩也看作是衡量学生成绩的重要参考。近年来,我国各中学、高校都在不断地改革,不再重点培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是全年培养综合型人才。高考生考出710的高分却被各大学拒绝录取,为何?因该考生的父亲贷款失信而被拒收,虽不确定这事情的真伪,但的确引起了各大网友的关注,这也说明我国人民不单单只是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道德品质也在其中占越来越重的比例。选取人才类型的全面性变化也意味着我国相关的教育方式也要随之改变。

(二)教师要有效优化课堂,创设人文环境

当代课堂学生都过分的依赖老师对文字内容的讲解,依附教辅材料的翻译,而不是自己动脑进行思考。不能独立的完成文章分析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就应该负起责任,带领课堂氛围,有效的优化课堂,让语文课堂不再是一个仅仅是吸取知识的地方,更应是一个让学生们自主探讨,理解的课堂。在这里,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与语文情怀。可以让他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们自己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自己总结该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思考在这篇文章中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可以与同学们进行探讨,结合对于这篇文章中爬山虎的各种想象,让学生们真正有自己的理解,有理由,有感受,通过各种表达词汇来体会文章情感。在这过程中教师们更要进行自我提升,加强人文素养、深入了解学生,给予人文关怀。

结语

小学语文的人文性教育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们放松心灵,在其中畅快遨游的空间。人文改革,刻不容缓。我们这些教师义不容辞,不仅要纠正自身的问题,更要寻求更有效、有意义的教学方法。我们是孩子们成长路上重要的领航人,认真负责地做好我们的工作,义不容辞。希望今后小学语文教育能够更加成熟,更加人文化,未来化,高效化,科技化;切实有效的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推广奠定好发展基础,推动整个中国小学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为科教兴国、民族振兴、中国发展贡献出真正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乔树雄.可否将快速阅读纳入小学语文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1-12-02(006).

[2]刘会会.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N].学知报.2011-06-20(D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