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为着实现中国梦

时间:2024-04-24

苗长青

1978年底,历史的车轮驶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共山西省委领导山西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全面推进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就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提高,三晋大地呈现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景象。

实现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中共山西省委相继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和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进行传达、学习和贯彻。之后,全省各地进行层层传达、学习和贯彻,全省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逐步统一到三中全会的精神上来。

在传达、学习和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改革开放逐步起步。

改革首先在广袤的农村开始突破。山西全省各地农村,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在各种农业生产责任制中,最受农民欢迎、最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包干到户责任制(俗称“大包干”,也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2年5月,全省12.6万个生产核算单位,基本上都建立了各种生产责任制,其中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的单位达到70%。

改革在农村乃至全社会引起巨大震撼。农民欢欣鼓舞,农村一片喜气洋洋。农民由衷地拥护这一改革。改革打破了过去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克服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使农民得到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到处呈现出社社丰收、队队增产、家家粮满仓、人人喜洋洋的动人景象。长期困扰农村的温饱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在开启改革开放的同时,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全面展开。全省继续开展了平反历史冤假错案工作。截至1980年6月底,在“文革”期间夺权、“清队”、“一打三反”、审干等运动中形成的238600多个案件,复查238500多件,占总案数的99.9%。共查出冤假错案162900多个,占总案数的68.2%,全部平反纠正。反右倾运动中的遗留问题全部解决,对被错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有严重右倾思想的人”“反党分子”的人员一律平反纠正。全省在“四清”运动中形成的案件9.68万余件,共复查9.46万件,占总数的97.7%,查出并平反错案6.5万余件。截至1983年底,1957年全省划定的右派分子1.09万人,批准改正1.07万余人,占98.99%。同时,给地主、富农改定了成分,给原工商业者、原国民党起义和投诚人员落实了政策。通过上述一系列繁重、复杂、细致的工作,逐步解决了一系列人民内部矛盾,促进了全省安定团结局面的形成,为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创造了条件。

开创新局

在拨乱反正任务基本完成和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效的新形势下,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确定了在20世纪最后20年内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和人民生活达小康的经济建设总目标。大会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12月11日至19日,中共山西省委召开四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讨论和部署贯彻十二大精神和全面开创山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问题。

十二大后,改革全面展开。农村改革继续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完善和发展。到1983年11月,全省99.4%的生产队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中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占到全省生产队总数的98.7%。

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功,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逐步扩展。在此基础上,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和山西的实际,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山西省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此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有企业进行了扩大自主权改革。在这一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实施方案》决定进一步给国有企业扩大6项权力。这一改革,使国有企业实现了由政府附属物向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长期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在总结近40年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实施方案》确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此后,山西进行了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普遍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

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起步。《实施方案》指出:“今后企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不再招收固定工”。这一方案颁布后,山西国有企业在当年新招收的工人中全部推行了劳动合同制。

这一时期,山西还对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探索。到1988年底,全省预算内工交建企业实行承包的达到95%,县级以上商业企业实行承包和租赁的达到90%,物资、粮食、外贸企业实行承包的达到95%以上。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95%以上实行了承包。全省4552个小型国有商业企业中,有2044个实行了租赁经营,占47.39%。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压制和取消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致使个体私营经济几乎灭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党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有了全新的认识,认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对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数百万知青蜂拥回城,城镇就业压力骤然加剧。在此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的方针。到1982年底,山西有证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8万户,从业人员5.6万人。十二大后,山西继续积极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到1985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0.36万户,从业人数61.37万人。随着个体工商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私营企业应运而生。截至1987年6月底,全省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达到3514户,从业人员60963人。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的同时,也从经济领域进一步向科技、教育、政治等领域扩展。这一时期,山西科技、教育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科技、教育战线进一步焕发了生机。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粉碎“四人帮”后,中共山西省委、省革委作出了建设“具有山西特点的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明确作出建设煤炭能源基地的重大决策,十二大后进一步作出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大决策,从而拉开了规模宏大、持续多年、对山西经济发生重大影响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序幕。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经济建设,适应了全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扩大的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在1988年下半年集中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和消费总量失衡,社会总需求远远超过总供给,物价急剧上涨,通货膨胀加剧,抢购成风。同时,皮包公司泛滥,“官倒”横行,进一步助长了经济秩序的混乱。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1988年9月,山西开始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到1991年底,治理整顿基本完成,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面对改革开放新形势,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中共山西省委制定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领导全党全社会逐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

走向市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随着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在这一关键时刻,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南方谈话是这次大会的灵魂。大会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共山西省委领导全省人民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和十四大精神,结合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一步解放思想,组织开展了经济上新台阶大讨论。11月,省委六届五次全委会议召开,讨论通过了《关于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意见》。

经过进一步调查研究,1993年9月,省委把《关于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意见》概括为“三个基础、四个重点”的经济发展战略。“三个基础”即农业基础、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四个重点”即“挖煤、输电、引水、修路”。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山西的优势是煤多,有发电的优越条件,但水资源紧缺、交通不畅,是制约山西经济发展最大的两个“瓶颈”。“三个基础、四个重点”战略,既强调了发挥山西的优势,又注意了克服瓶颈制约因素。

为了实施这一战略,1993年9月,中共山西省委作出了开展“三项建设”的决定。“三项建设”即重点工程建设、公路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全省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三项建设”。经过3年多的奋斗,取得丰硕成果。在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展开了以万家寨引黄工程、太旧高速公路、阳城电厂建设为代表的几乎覆盖各个行业的规模宏大的大会战。公路建设方面,胜利实现镇镇通油路、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机动车目标。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汾河二库、引沁入汾工程、浪店引水工程、后河水库扩建等先后开工建设。此外,10项大中型灌区改造、6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先后上马。“三基四重”战略的实施和“三项建设”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山西的农业基础、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山西掀起新一轮改革大潮。国有企业开展了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 改革,初步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之后,省委、省政府又确定了3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后来又扩大为60家。国有小企业,则以产权制度为重点,推行了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和破产等改革。同时,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根据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村进行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和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土地承包期的延长,对于鼓励农民向土地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具有重要意义。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转化,促进了城乡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科技、教育等领域,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实行了新的投资体制。在旧体制下,科委掌握着科研经费,同时又掌握着科研项目的决定权,科研经费的使用是无偿的,决策者不承担投资风险,结果造成科研经费“撒胡椒面”,胡支乱花,投资效果差和项目确定上不正之风屡禁不止。鉴于这一情况,1993年,省科委筹资1390万元,成立了山西省科技基金发展公司,把项目决定权下放给该公司。科研经费由无偿拨付改为有偿使用。同时,允许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以辞职、停薪留职等形式创办各种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外向型企业。这一改革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教育方面,根据199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省大中专院校进行了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改变了上学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实行了上学缴费制度;改变了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了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多数学生“自主择业”制度。这一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这一时期,医疗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也迈出了步伐。实物分配住房逐渐为货币分房所取代,城镇经济实用房建设、商品房建设速度加快。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逐步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山西经过“六五”“七五”的建设,到1990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增长1.15倍,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翻番,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随后,1991年2月,中共山西省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及时提出了推进小康建设的任务。小康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是农村小康建设,小康建设的实质是农村小康建设,为此,1992年7月,省委制定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农村小康建设作了初步规划,山西农村小康建设正式启动。到1997年底,全省共有阳泉、晋城两个市、32个县、726个乡、13000多个村、1300多万农村人口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小康之战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大会首次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从当时起,到21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和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两大课题。

按照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00年底,人民生活要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了按时实现这一目标,在学习十五大精神的基础上,11月7日至9日,中共山西省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提出“三个基本”奋斗目标,即:到2000年,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走出困境,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全省农村基本实现小康。

1998年1月21日至22日,省委召开七届七次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到2000年实现“三个基本”目标的决议》,号召全省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以振兴山西为崇高使命,以造福人民为神圣职责,振奋精神,扎实工作,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卓有成效地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为实现“三个基本”目标而奋斗。会议对3 年内实现“三个基本”目标作了初步部署。

此后,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致力于“三个基本”目标的实现。到2000年底,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走出困境和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两个目标如期实现。农村小康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全省累计有59个县(市、区)、1657.4万农村人口达到小康,分别占到全省县(市、区)和农村人口总数的50%和70%。到2002年底,全省有太原、阳泉、晋城、长治、临汾、晋中、运城、朔州8个市、66个县整体基本达小康,全省农村共有1887.1万农村人口过上了小康生活,占到全省农村人口的80.3%,山西农村基本达小康任务胜利实现。这是山西农村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在“三个基本”目标的实施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1999年10月,省委作出了对全省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此后,全省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结构调整上来。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期的投资导向和历史演进,山西经济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导的重型结构。其特点,从产业结构来看,支柱产业单一;从技术结构来看,传统落后的技术占主体,缺乏高精尖技术;从产品结构来看,“三少一低”,即名牌产品少、拳头产品少、高精尖产品少和产品附加值低;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有经济的比重过大,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太小。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加之其他原因,导致山西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虽然自身比也在较快发展,但和先进地区比差距逐步拉大。

1999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在对全省经济结构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听取了各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后,下决心对全省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10月26日,省委在运城召开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集中研究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运城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山西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序幕正式拉开。随后,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1311”规划的意见》。

2001年1月召开的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指出,结构调整是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至少需要10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前5年争取使产业结构有明显变化,后5年争取使产业的优化升级达到全国中等乃至更好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目标年度化,近3年的目标是:一年起步(2000年),二年入轨(2001年),三年初见成效(2002年)。

工业结构的调整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业领域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战场。运城调产会议以后,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1311”规划的意见出台后,全省上下围绕实施“1311”规划中的30个工业潜力产品项目,积极推进了工业结构的调整。到2002年底,山西工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产业构成发生明显变化:冶金工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了3.6个百分点,确立了第一行业的地位;煤炭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位居第二;电力、机电、建材、医药、化学等行业获得新的发展。全省工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工业结构调整“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

乘胜前行

在我国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刻,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一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根据我国小康建设的实际状况,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六大闭幕后,中共山西省委在传达、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于省委八届三次会议上讨论和原则通过了《关于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

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中共十六大以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全省高度关注“三农”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工作,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山西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就是粮食生产在攀上了一个较高的台阶后实现了稳定发展,粮食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但是,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因此,十六大后,省委、省政府从国家粮食安全的全局、从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从经济社会稳定的长远考虑出发,始终坚持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实行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主要包括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实行购买农机补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严格控制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等。由于实行了这些政策,山西的粮食生产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继续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十六大后,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人民继续推进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推动了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企改革是这一时期改革的主战场。2004年11月30日,经省委同意,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之后,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国有企业“三个一批”改革思路,即“发展壮大一批、转制搞活一批、关闭破产一批”,成立了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组,制定了13个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文件,召开了全省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动员大会,领导开展了新一轮国企改革,内容包括开展公司制改造,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推进国有中小企业二次改制,加大企业关闭破产的力度,开展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省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省属监管国企的资产总额、净资产、销售收入、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山西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使其有了很大的改善,初步突破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经济的发展,要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跟进。经济越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越需要推进。为此,十六大后,伴随着全国煤炭市场的好转,山西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委、省政府继续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时期,财政状况的改善,也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条件。“十五”时期,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307.3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9倍。持续大规模的投入,使山西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增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后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山西更是如此。十五大后,山西在生态建设方面就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生态建设得到进一步的重视。2006年初,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实施的“蓝天碧水”工程正式启动。到2010年,“蓝天碧水”工程362项指标全面完成,“蓝天碧水”工程基本实现。

转型跨越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召开。大会主题的核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会后,中共山西省委讨论通过《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加快建设新基地新山西的决议》,提出建设“新基地、新山西”的奋斗目标。“新基地”,是指要把山西建设成为我国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所谓“新型”,就是要符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6项要求,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决议》号召全省人民为“把山西建设成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而努力奋斗。”

2010年5月,省委着眼于“十二五”发展,组织18位省委常委和副省长,对关系全省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主题涵盖煤炭产业、装备制造业、科技支撑、文化发展、城镇化、太原城市群和经济圈等19个主题。在这次调研的基础上,7月29日,省委在太原召开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省委书记袁纯清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从省情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作出了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大会确定,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后,山西把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确定为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举措和主要依托,积极推进“四化”,引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点,自2005年起,国家开始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举措。从2009下半年开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山西省委、省政府组织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开展了实地调研,向中央提出了“将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建议和相关方案。2010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成为全国第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1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近3年的实施方案,逐年分解为年度行动计划,紧紧围绕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转型任务,部署了十大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推进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课题,在争取国家下放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核准权、实行煤层气矿权分级审批、开展动力煤期货交易试点前期工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民生为本是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中,山西积极推进民生建设。从2009年开始,山西先后实施了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2009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用2009年至2010年两年时间,在农村实施“五个全覆盖”工程,即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使全省农村的面貌有一个新的变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0年,“五个全覆盖”任务圆满完成。2011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即再用两年时间,从2011年至2012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到2012年10月底,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提前全面完成。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11年12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对全省的文化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此后,山西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省市县两级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三局合一,广电局、电视台实现了局台分离。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广电信息网络集团、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山西演艺集团、山西影视集团等6大省属文化企业集团相继挂牌成立。全省10家出版社、110家新华书店、163家文艺院团全部转为企业,成为新型市场主体,全面走向市场。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一大批具有“山西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涌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崛起。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80亿元,是2007年的2.6倍,年均递增23%,比GDP增速高6.1个百分点,在GDP中的比重由2.8%上升到3.4%。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带领党和人民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科学发展观。2008年9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从这年的9月开始,到2010年2月下旬山西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普遍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山西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奋勇前进!中共十八大后,中共中央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构想。中共十八大以来,省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建设转型综改区为统领,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求进、逆势而为,全省呈现政通人和、团结干事的良好局面。山西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责编 孟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