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西道加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艺术能够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课堂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师掌控教学节奏、彰显自身魅力、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与推进润滑剂。教师拥有良好课堂语言艺术,也能够较为明显的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学生对文字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师 课堂语言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055-01
课堂语言艺术中包括口头语言、表情语言、肢体语言等。其中口头语言是课堂语言的重中之重,口头语言可以详细的分为讲解语言、问题语言以及评价语言。不同教师在讲授相同课程时,部分教师的课堂言语乏味,甚至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昏昏欲睡,课堂教学质量极差。部分教师的课堂亲切舒展,轻松活泼,音调动作和谐,引人入胜,给予学生和观看一种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这就是语文课堂中语言艺术的体现,但是经过调查发现能够真正良好运用这种课堂语言艺术的教师十分少见,这也可以从另一方面反映语文课堂的枯燥乏味。
一、小学语文老师课堂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
1.必须具有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特性及教学需要,将教学语言的趣味性融合至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教师语言的感染下、召唤下快乐学习、获得发展。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探究能力明显高于其他阶段的学生,但他们对事物認知比较浅显,理解能力相对于其他各阶段也有所欠缺。因此针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时,必须以风趣性语言感召,让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影响下,获得对于语文学习的全新认识,从思想、心灵的深处爱上语文学习,将这一美好情感转换为主动学习、认真听讲的内驱力,提升学生课堂中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所教学的文章。例如,小学语文老师在讲授司马光砸缸这篇文章时,通过通俗易懂的口语化表述,讲述有关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过程,以文中的“砸”为突破点,让学生明白“砸”即为“打破”的意思,指引学生在教师生动风趣的表述中深刻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内涵。
2.严格做到规范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言语的掌握能力、语言的使用能力等均十分浅显,因此,小学阶段是规范语言习惯的奠基阶段。此时,教师的语言艺术,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发展。小学阶段校园生活时间明显长于其他,因此在教师与学生长期的接触中,学生会潜意识的模仿教师的语言,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语言。
3.切实彰显艺术性
一眼的艺术性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以学生认知需要为导向,深刻体悟并不断培养。进而将其转换为小学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学生透过教师的语言,感知起人格魅力、语言素养、文化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是至关重要的。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性的方案
1.积累语言素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拥有较为广泛的知识背景和知识面,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性的基础和前提,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在空闲时间阅读相关书籍的习惯,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艺术性打好基础。
2.提升课堂导入语的生动性
课堂的导入语是决定语文课堂能否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因此,切实把握好课堂的导入,设计好教学的导入语,为整堂教学的良好开展奠基铺路。进而以此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开展《春》一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学生对于春的感知与体验为起点,设计出丰富生动的描述“春”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分别就自己对“春”的认识展开交流,其间,教师再融入比较优美生动的语言感染,让全班学生都进入“春”的氛围生态之中,然后在悄无声息中将课堂教学自然过渡至《春》的教学中。
3.提升课堂过渡语的自然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讲解不同文章时,常常使用一定的过渡语,如果过渡语过于简单导致学生短时间无法跟随教师的思路,因此顺畅自然的过渡语对课堂也至关重要。比如,在结束上一篇文章的内容,开始讲解《普罗米修斯》这篇文章时,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普罗米修斯被关了多少年吗?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往下学习的兴趣。
总结
综上,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学素养的高低与对文字的运用的能力,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提升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文艺术性的关注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注重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上使用生动的导入语、自然的过渡语以及概括性的结束语等从而不断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惠.教师运用课堂评价语言问题及其影响的思考 ——以小学语文为例[J].学周刊,2019(25):74.
[2]董珊珊.浅析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45.
[3]王晓文.用语言弹奏起心灵的弦音——对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2017(94):43+4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