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历史核心素养下的传统文化教学

时间:2024-05-07

柳林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聚焦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历史问题,如何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过多关注知识本位的教学,却忽视了学科的育人价值,鲜有学生主动探究历史,尤其是挖掘历史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笔者就此文将自己关于核心素养下历史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实践付诸下文,努力通过教学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

【关键词】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059-01

一、具有宽广视野,综看历史博观约取

叶小兵老师在分析历史新课标时提到“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和跨学科的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和关键能力。”可见,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学习,更注重让学生获得“带得走”的东西。能带得走的显然不是教材的具体内容,而是可再生的能力,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来说,如阅读、思考、表达的基本能力,也包括在其之上发展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课堂上,以时空线索为主,以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为史料,用颜真卿盛唐时期公正规范的作品《多宝塔碑》和安史之乱时期凌乱潦草的作品《祭侄稿》作对比,引发激烈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民族审美与心路历程,避免了失去历史味的传统文化课,使学生感受了历史的温度与传统文化的魅力。教育在历史学习中浸润渗透,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生发建构意义和生成生命价值,这才是从优秀传统中源源不断汲取到的文化与精神养分。

二、营造宽松氛围,多元平衡去伪求真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一门学科之后必须形成的重要品格和关键能力。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充满魅力且密不可分,她是由无数精彩鲜活的细节组成的,而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传统历史课堂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与震撼心灵的魅力。遗憾的是,七年级时学生就早已从“百家争鸣”这段历史学习中深知启示,一路学来却机械化地随从老师的教学,没有自己深思熟虑,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思维的碰撞,而历史课的灵魂正是在于思考。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学。”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把过去的历史传递给学生。阅读史料是接受他人历史认识的过程,也是生成历史认识的过程。英国历史哲学家沃尔什在《历史哲学导论》中把历史认识的主观因素概括为四个方面:“个人偏见、集团成见、历史观、世界观的原因”。任何史料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对于史料中存在的历史事实与个人意识,主观与客观问题,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见解。因此,历史教学中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情境,百家争鸣的氛围,让学生直面历史真相细节,允许学生在探究原委的过程中质疑求真。

春秋之起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忠孝思想等既与封建时代特征结合,又连同我们当代主流思想。七年级《百家争鸣》一课中重点学习了孔子及儒家思想。虽然教师在课堂当时也会指出孔子之“礼”为周礼。然而直到八年级《新文化运动》一课学习关于批判儒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对儒学的了解浮于表面,甚至已没了印象,批判什么?到底应不应批判?学生全然不知。如能以史料为载体介绍孔子生活时代的特点、思想,古今对比探究,可以从“史书中的孔子”,以史料为载体介绍孔子生活时代的特点、思想,从“我眼中的孔子”,以学生所学的《论语》篇章、生活中的事例来介绍孔子思想,古今對比探究;可以从先秦儒学、两汉经学、宋明理学进行延续性探究,整体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特点,使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儒学。我国现有的宝贵文化都是以传统为基础的,文化没必要一味与国际接轨,强调与传统接轨,兼容其他文化的优秀精神。历史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与民族观。

三、持以宽厚胸怀,内蕴文化厚积薄发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学科上的具体体现。“如果说核心素养是最为新时代期许的新人形象所勾勒的一幅‘蓝图,那么各门学科则是支撑这幅蓝图得意实现的‘构件。”核心素养不是各学科核心素养简单机械的总和,学科核心素养既具有学科性,同时又具有跨学科性,是综合性的。受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的影响,我将古诗词与诵读引入历史课堂,让学生在品读中观长安、开封、临安、元大都之繁华,赏唐诗、宋词、元曲之兴盛,究政治经济与文化之联系。当古今贯通,中华传统诗词文化已悄然融入学生生活。

文化是一个民族之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历史教学是进行文化传承的主场之一,通过历史课堂或课内外实践活动学生的点滴感悟与思考,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将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优秀品格,化茧成蝶凝聚成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叶小兵.简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特征[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12)

[2]姚虹.史学富矿的课堂凝练.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第120页

[3]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