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杨东
[摘 要] 近年来自媒体迅猛发展,这种发展不仅给广大青年带来价值观多元、网络道德淡漠等严峻挑战,同时也为教育者提供了各种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掌握新媒介传播规律,把握新媒介话语权,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创新自媒体时代的廉洁教育机制。真正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将观念转化为行为,将行为固化成习惯,将习惯升华为信念。
[关键词] 自媒体;研究生;廉洁教育;廉洁行为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11-0118-05
随着自媒体新时代迅速崛起,传媒生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个人传播为主,运用现代化、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是自媒体时代的标志。在这个时代里,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就使得信息具有交互性、自主性特点,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各方观点纷纷登场,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对青年一代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
青年研究生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对其进行廉洁教育不仅影响研究生的思想感情,而且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行为方式。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抓好研究生群体的廉洁文化建设,倡导廉洁修身的廉洁行为文化,是构建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的迫切需要。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廉洁行为文化特征
(一)传播行为动态性
高校廉洁行为文化的动态性主要包括内部动态和外部动态。内部动态表现在文化活动不是静止的,例如举办廉洁活动,廉洁歌曲比赛、廉洁宣讲、学习廉洁人物事迹、举办廉洁辩论赛等,同时参与到这些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不断更替的,有面临毕业的同学,也有刚入学的新生,构成了廉洁行为文化的的动态特征。
外部动态性是指廉洁行为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势必在发展进程中与时俱进,且与高校廉洁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环境文化等相互作用,共同发展。自媒体传播具有“无屏障性”,个体的观点和思想可以在网络上自由传播,削弱了教育引导力和话语权。[1]高校廉洁行为文化的动态性既使高校廉洁文化充满活力,又体现出廉洁行为文化自身的特点。
(二)传播主体多元性
高校廉洁行为文化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主体的多样性。高校廉洁行为文化的主体既包括党政管理干部、教师、工勤人员等施教者,又包括受教青年学生。这些廉洁行为文化的主体在思想道德和人生追求等方面千差万别,而由不同的理念引领下的各种文化实践活动肯定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高校廉洁行为文化在形式上的多样。二是廉洁教育形式多样化。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取信息。传统传播方式必须要与新媒介传播方式相融合,整合传播资源,扩大宣传范围,更新内容形式,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互动。
(三)传播效果延续性
高校廉洁行为文化具有延续性。从微观上讲,任何廉洁行为或者活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产生、发展、结果的过程。从宏观上讲,高校廉洁行为文化一旦形成,必将有利于抵御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产生的负面影响,净化学校风气。通过加强廉洁行为文化建设,引导广大研究生学廉、倡廉、行廉,同时,在此过程中表彰、宣传和学习涌现出的勤廉兼优的先进模范,会激发学校其他人广泛学习、借鉴,并最终被研究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形成良性循环。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必将长期持续下去。作为廉洁行为文化建设主体之一的研究生,在校期间通过学生组织、学生活动把廉洁文化传播给更多同学,能使高校廉洁行为文化惠及更大的范围,从而促进廉洁行为文化的发展。
(四)传播对象全员性
随着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人们逐浙走出认知误区,即认为廉洁教育和监督的重点是领导干部,廉洁文化建设也应该主要针对领导干部而开展。实际上,廉洁行为文化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文化。需要所有校园人共同践行、培育与呵护。广大师生是高校廉洁行为文化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同时也是学校各项工作是否廉洁的有效监督者,那些部分师生的不廉洁行为也证明,加强廉洁从教和廉洁修身教育是必要的。高校廉洁行为文化建设只有突出全员性,使管理干部、教师、工勤人员、学生都参与其中,才能形成人人学廉、人人倡廉、人人行廉的喜人局面。
(五)行为文化深刻性
身教胜于言传,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行为文化具有深刻性特征。高校廉洁行为文化的深刻性主要体现在廉洁行为文化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三方面。从广度上看,高校廉洁行为文化具有全员性,无论是学校的管理干部还是工勤人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践行;同时,廉洁行为文化内涵丰富,层次多样,既可以开展高深的廉洁行为文化理论研究,也可以简單到创作一句廉洁标语。从深度上看,廉洁行为文化是廉洁精神的贯彻落实。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因为只有深刻理解高校廉洁文化,才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廉洁文化活动,只有将活动长期化、制度化并建立健全机制,才能形成廉洁行为文化。从难度上看,廉洁行为文化的构建需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而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诸多制约因素,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种种条件的配合。难能所以可贵,也正因为其具有一定难度,一旦形成,才更加深刻。
二、高校廉洁行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认识,轻实践
目前,许多高校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加强廉洁行为文化建设对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建设制度不够完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经费和人员没有得到保障等主客观原因,不少高校说得多、做得少,廉洁行为文化建设流于表面、不够深入,成效不明显。
(二)重说教,轻互动
部分高校在廉洁行为文化建设进程中,还停留在传统说教式教学上。在教学方式上,以课本讲解为主,辅之视频教学的单一教学模式,根本无法使廉洁教育深入人心。在内容上灌输“高大上”的理论内容,无法接地气,难以使同学们接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缺乏互动,“一言堂”的教育模式,使同学们很少有机会能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廉洁教育陷入尴尬的单方灌输状态,教育效果不理想,极大地降低了高校廉洁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2]。endprint
(三)重活动,轻提升
有些高校虽然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廉洁教育活动,但没有将这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形成系统化、制度化和长效化。有的高校甚至将廉洁行为文化建设等同于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为了迎合学生,一味地强调娱乐性,跟着时尚走,不注重提升廉洁行为文化的品味,导致廉洁行为文化建设在低层次徘徊。
(四)重普遍,轻特殊
廉洁行为文化建设只有加强针对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廉洁行为文化建设进程中,一些高校不结合自身实际,盲目照搬其他高校做法,使得高校廉洁行为文化建设没有自己应有的特色。有的高校开展廉洁教育活动不注重区别管理干部、教师、青年学生等不同对象,尤其是没有对基建、招生、收费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部门及其人员进行重点教育,致使廉洁行为文化建设付出很多、收效甚微。
在高校廉洁行为文化建设过程中,各个高校只有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解决以上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廉洁行为文化在营造风清气正校园氛围、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方面的独特功能,推进高校廉洁行为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强高校廉洁行为文化建设的途径
建设高校廉洁行为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通过营造廉洁光荣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的行为,通过加强基本道德规范建设,强化研究生的廉洁操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洁主题教育活动,促使研究生实现崇廉、倡廉向行廉转变,积极参与廉洁文化建设。
(一)加强校园风气建设,打造廉洁行为文化建设平台
校风是一所高校办学理念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学校独特校园文化的反映,是高校廉洁行为文化的外在表现。优良的校风是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干部作风、教风、学风的根本保证,它全面地反映出高校的精神面貌和办学水平,也显示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程度。
建设高校廉洁行为文化,通过加强干部作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宣传其中的廉洁思想与行为,感召、引导研究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将其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憎腐崇廉的精神导向转化为拒腐行廉的行为标准和目标,在形成良好的干部作风、教风、学风乃至于校风的同时,廉洁之风也吹拂到学校的每个角落,深入到每个研究生的内心并落实到其具体的日常行为之中。
(二)加强基本道德规范建设,规范研究生思想道德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本道德规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大力倡导基本规范,是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加强基本道德规范建设,从道义上、行為上规定研究生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履行工作职责和承担社会责任,是规范师生思想道德行为、建设高校廉洁行为文化的重要环节。
(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突出实践特色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是高校廉洁行为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是最能体现廉洁行为文化特征的重要举措。高校廉洁行为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帮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廉洁观念,自觉遵守法规法纪,树立正确的廉洁理念。研究生优良的廉洁品质最终要在实践中养成,例如开展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核心的廉洁素养教育,开展以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为载体,开展主题鲜明、大家喜闻乐见的廉洁行为文化建设活动,使外在的教育和引导逐步转化为研究生发自内心的需要,进而付诸于践行廉洁精神的客观实践活动,努力把大学建设成为廉洁社会的重要基地[3]。
四、小结
廉洁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艰苦奋斗,创造未来的基础。在当今复杂环境下,各种诱惑影响着研究生的自我价值认同,廉洁教育普遍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知行分离。要养成正确的廉洁观,并且将观念转化为行为,将行为固化成习惯,将习惯升华为信念。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就是长期在高校形成以廉洁教育为校园主体的活动而展示出来的行为的总和。时代发展的新变化要求我们不断运用新媒介传播方式,在青年一代中加强廉洁教育,使他们从根源上真正认识腐败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从而建起坚固防线。
[参考文献]
[1]狄 奥,王俊松. 构建文化传播的立体网络[J].中国高等教育,2015,Z2.
[2]孙晓晖,牛晓莉.新媒体下全面从严治党融入高校廉洁教育的实证研究——以广东X大学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03).
[3]王 智,霍 朋. 微信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4).
[责任编辑:谭晓影]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