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左亚文+侯文文
在十月革命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重温列宁分别于1921年10月和11月所写的两篇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的文章《十月革命四周年》和《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头脑里不禁涌现出这样的时代之问:如若列宁在世,该如何书写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的文章?这位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导师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想冲击和心灵震撼?
众所周知,列宁在上述两篇纪念文章中,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出发,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作了新的诠释,对于此前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经验作了新的总结,对于如何在一个东方落后的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作了新的探索。在21世纪的今天,当世界历史的脚步向前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之后,对于列宁的这些新的认识我们又该作出怎样切合时代的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呢?
首先,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启示。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列宁指出,1917年11月7日“这个伟大的日子离开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我们对自己工作的整个实际经验也就思考得愈深刻。”诚如当代阐释学所说,传统是一个无限的意义之源,无论是对于一个历史事件,还是对于“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不会结束,事实上它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对于十月革命这样具有重大世界历史影响的事件来说,对其意义的认识更是这样。
实际上,十月革命决不是一次偶然的和简单的事件,而是长时期酝酿的结果。甚至在一定的意义上,直至当代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都是十月革命的历史的和必然的延续。1921年底,列宁对十月革命四年以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理论的总结和反思时,当其毅然决然地放弃“军事共产主义”而改行新经济政策时,难道它们本身不应该包含在十月革命这个历史事件之中去吗?像十月革命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与现实实践是紧密相连的,现实的实践本身是对历史意义的最好诠释,也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因此,纪念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最好办法就是像列宁一样,对其经验教训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反思,对现实实践中所面临的根本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明晰解决问题的路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十月革命四周年来临之时,列宁提出“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上”的原因。
不可否定,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开天辟地尝试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国家制度”,这个制度力图消灭以往文明历史中一直存在的剥削压迫以及一切不平等现象,使备受奴役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从此成为真正的历史主人,并使其永远“摆脱资本的桎梏和帝国主义战争”。无疑,像这样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业是不可能通过一次短暂的革命来完成的,它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不管在这一革命的过程中遭受过多少挫折和失败,经历过多少失利和失误,但是,“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個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其次,关于新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改革。在《十月革命四周年》和《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中,列宁把注意力放在正在进行还尚未完成的根本任务上,这就是实行新经济政策,认为这是庆祝伟大革命纪念日“最好的办法”。同样,在“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际,我们的最好纪念就是联系当代中国实际,思考当前我们正在从事的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我们认为,1921春在俄国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第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历史性的。在经济领域,不仅取消了余粮征集制改行粮食税,而且通过开放小商品的地方流转和自由贸易,特别是通过实行租让制、合作制和私人资本主义等新的“改良主义”的办法和制度,对此前已经建立起来的过于集中和超前的经济制度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对此,列宁明确指出,我们必须退却,从现行的制度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我们就达不到共产主义,而且必然遭受失败。他甚至提倡大力发展商业。“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如果我们现在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在政治领域,列宁提出了改组工农检查院的建议,提出了“改善”和“革新”国家机关的构想。鉴于中央政治局的权力过于集中,列宁建议从工人和农民中选拔一大批优秀分子充实到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去;将工农检查院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结合起来;中央监察委员会有权出席党的一切会议包括中央政治局会议,其职责是对党的各种文件及其决议进行“不顾情面”的质问和审查,以避免个人专断行为和党的分裂的出现。
在文化教育领域,列宁也提出了提高教师地位,改善其物质生活条件,增加教育经费,发展初级教育;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科学成果,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思想。
遗憾的是,由于列宁逝世过早,这场社会主义建设史的首次改革后来不幸夭折。然而,其改革的思想和创举却延绵不绝,直至上个世纪70~80年代汇集成一股席卷世界的改革浪潮。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意义在于遵循人类历史的客观规律,顺应人类文明进化的潮流,变革一切不合理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进步。这正是列宁开创的十月革命道路赋予给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启示。列宁在世时,以其实际行动对十月革命作出了最好的纪念,我们的后继者应以其为榜样,将其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大业进行到底,为建设一个真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最后,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释和再思。在纪念十月革命的文章中,列宁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反思。他说:“我们计划(说我们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作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在《论合作社》中,列宁更明确地指出:“现在我们有理由说,对我们来说,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只有上述一点‘小小的例外)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要知道,在1921年初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时,列宁还把合作社看作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变种”,但是,在过了不到两年后,其思想又发生了一次转折,认为“在我国的条件下合作社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的。
囿于历史的条件,在那个时代,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反思还刚刚起步,其思想还处在充满矛盾的探索过程中。例如,一方面他主张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另一方面又将其规定在一定的限度内;一方面认为允许租让制、合作制乃至私人资本主义的存在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样做终究是资本主义;一方面看到了实施新经济政策是一个进步,另一方面又声称这是一个退却……这种矛盾的心理一直伴随着晚年的列宁。
在世界社会主义的实践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之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与列宁那个时代相比,已经大大地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要经历若干阶段,现在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并无一个现成的模式,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是一个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过程;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构成现阶段的基本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等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些重释和再思还远未完结,随着我国改革和建设发展,这些认识将日益深化和完善。与此同时,我们对于十月革命意义的认识也将日益深刻和全面,其现实价值也会通过辩证的运动在社会主义的实践运动中得以彰显。
(作者左亚文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