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彭学福
【摘要】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应突破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思维,平衡基础知识教学、学科素养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拓宽高中学生地理学科知识面的同时,提升其思维深度。在本文中,笔者对如何做好高中地理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核心素养教育展开思考,并从学习观念、综合能力、认知思维等多个角度提出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传统文化 高中地理 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9-0182-02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于注重对学科文化基础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没有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渗透我国传统文化。新时期的高中地理教学要积极变换教学方法,主动探寻传统文化与地理教学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其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使其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综合思维。
一、创设传统文化情境,培养人地协调观
“人地关系”是地理科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可以加深学生对“地对人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等内容的印象,使其借助情境解决地理问题。人地协调观是自古就有的,但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下的人地协调观是一项教学难点。教师要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创设情境,借助文字资料、影音视频等多种内容让学生了解古人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使其根据传统文化的智慧思考人与地的具体问题[1]。
比如,在《常见地貌类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我国南北方多个城市的卫星图,并提出问题:“这些城市的地貌是怎样的?”“我国的地貌分布有怎样的特征?”通过学习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具体的知识,使学生在明确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地貌分布形式,了解我国地貌的多样性。接着,播放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云南、贵州、广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多个城市的人文视频,在视频情境中提出问题:“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是怎样的?”“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通过观看影像视频、阅读相关资料,让学生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延绵不息、兼容并济的特点。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我国文化形成原因进行深入探究:“河流地貌容易产生怎样的文化?”“喀斯特地貌的人们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文化延续的影响,地理障碍对文化传播的影响,使其在建立良好人地协调观的同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有更深的感悟。
文化情境的创设模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设置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绘画情境。借助情境对人地协调观的知识进行传输讲解,促进传统文化教学与人地协调观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组织地理人文活动,培养地理实践力
一味地重视基础知识讲解,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难以提升本门课程的吸引力,会造成学生的应付性学习。在课上组织多元化的地理人文活动可以活跃班级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其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知识学习、实践探究当中,从而养成良好的地理实践力。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结合当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搭建活动框架,引导其以揭示本质为目标进行系列探究行为,养成独立思考、调查研究、动手实践的学习习惯。
在结束《植被与土壤》一单元的教学后,教师可就“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这一课题组织人文探究活动:“北京遭遇暴雨袭击时,故宫为何不受影响?”首先,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搭建活动探究框架:“当时面临的什么问题?”“古人采用了怎样的思想?”“古人运用了怎样的方法?”“获得了怎样的解决效果?”其次,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收集文献资料、数据报告,让其探究故宫的建筑文化。根据活动框架,学生分析“大禹治水”“李冰修建都江堰”“宇文凯开凿广通渠”等材料,学习古人“堵不如疏”的治水观念。同时,根据故宫图纸,学生了解到故宫共有1142个龙头排水,总排水走向由北向南将积水排向金水河,后流入护城河。在了解古代的排水系统(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地下暗沟)建设细节后,学生对干沟、支沟、明沟、暗沟、涵洞、流水沟等排水设施有了更深的认识,也领会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特殊的建筑智慧。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古代建筑智慧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有怎样的帮助?你能做出故宫模型吗?”引导学生从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其改造土壤层、利用城市水资源、丰富城市生态系统的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科书中涉及到很多的问题研究活动,教师要以课题研究内容为主要线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以此来锻炼学生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实验模拟的能力[2]。
三、整合古代现代地理素材,提升个人区域认知
通俗来讲,区域认知就是以区域的观点看待不同地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区域认知思维能够帮助其简化复杂地理问题,使其根据相关尺度标准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整合我国古代、现代的地理素材,通过出示文字资料、地图等多种内容加强学生对行政区域、自然区域、人文区域、功能区域的认知,使其能够认识不同区域的层次性、整体性和差异性。
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将介绍我国的河姆渡遗址、魏晋南北朝人口南迁等历史,并借助具体典故、具体事件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提出问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了什么?”“明前龙井引入日本后为何种植效果不佳?”“三江平原与青藏高原的温度都较低,为什么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类型?”“福建的平和琯溪蜜柚多年前销量不佳,为什么现在却能够远销海外?”借助以上問题引导学生从气候、土壤、地形、交通等角度思考影响农业发展的具体因素。在学生掌握具体知识后,教师引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稻米、甘蔗、花卉作物的市场销售价格”材料,并进行拓展提问:“是什么造成了珠江三角洲农业土地利用的变化?”“农业区位是一成不变的吗?”在综合分析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认知水平。
气候环境、农业灾害、劳动力价格、市场变化都会对农业区位的发展造成影响。教师要积极将我国多个时间段的区位资料引入到课程当中,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帮助其建立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区位发展之间的联系,提升其区域认知思维。
四、优化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培养地理综合思维
地理综合思维是一种能够运用综合观点认识地理环境、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的具体特征[3]。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思维,能够提升其地理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要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区域综合)的角度出发,合理优化教学设计,并适当地向教学设计中填充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升华其地理学科综合学习思想。
在讲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课内容时,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法、自学辅导法、观察法、理论联系实际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概念”“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出示要素资料,展示现阶段大气、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的受污染情况;出示时空资料,分析对比同一区域过去和现在所面临的不同的环境问题;出示地方资料,展示具有特殊性的“地方和区域”,分析“区域”现阶段面临的严峻问题。适时渗透我国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哺乳动物、鸟类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生物多样性受损的问题?”“是什么导致了土地资源受破坏?”把握地理核心素养关于综合思维的教学要求,在课前设计好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同时,教师要从文化知识、实践能力、思维培养等多个角度出发,合理填充教学内容,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核心素养培养、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率,就需要从全局出发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先从观念思维出发,借助情境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其文化探究意识,使其在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后从能力培养出发,通过活动教学、任务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鹏飞.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评价[D].贵州师范大学,2020.
[2]刘晓翠.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研究[D].贵州师范大學,2020.
[3]颜永超.基于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