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用课外阅读,丰富小学语文课堂

时间:2024-05-07

【摘要】文章从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如何运用课外阅读展开了研究。先简单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课外阅读的价值,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策略建议。建议包括激发兴趣以促进学生主动阅读、鼓励自主阅读、适当提问、提醒学生在读中积累、内外素材融合等,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课外拓展阅读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活动  课外阅读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6-0111-02

一、小学语文课堂融入課外阅读的价值分析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材料并引导他们读相关内容,构建一个多元的“读”的环境,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持续读、拓展读和全面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伴随“读”和“思考”的越来越多,学生语文思维更加活跃,其阅读理解能力自然而然地能够得到提高。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热爱乃至于语文热爱素养。相较于单纯地围绕教材文本探究语文知识,通过拓展阅读接触更丰富的语文材料、感受更多文字魅力,学生极易产生更积极、良好的“读”的体验,从而在良好体验影响下、在不断的读中形成对相关活动的热爱情感。

二、运用课外阅读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

(一)激发兴趣,促进主动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借助课外资源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使其进行主动读的必然要求[1]。也就是说,以运用课外阅读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目标,教师应注意先激发学生读语文材料的兴趣。然而观察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读”的情况,可以发现,大多数同学都缺乏良好的“读”的意识与兴趣,不愿意主动读课外材料。这一方面与学生自身对语文知识的感兴趣程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的引导有关。一些教师习惯在阅读课堂上直接将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告诉给学生,并未对“在学生读之前设计悬念”“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展示情境”“在学生读之后引导思考”等能够有效激发其“读”兴趣的方法进行合理运用,影响了学生在“读”中对语文魅力的感知,从而降低了他们“读”的兴趣。

(二)鼓励自主,深化独立感知

接前文所言,自主是新课改所重点强调的,也是小学语文课堂融入课外阅读需要注意的。学生只有在完全自主的状态下参与课堂活动、读课外语文材料,才能在根本上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深入发现语文价值,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反之,若他们的“读”始终是被动的,是为了应付教师、完成任务而读,其收获必然是差强人意的,甚至还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形成消极阅读情绪。因此,运用课外阅读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主阅读的关注。在向其提供课外材料、布置任务之后,及时退出学生活动,鼓励他们对材料展开自主地读和分析。

(三)适当提问,促进读和思考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学”的过程,更是“思考”的过程。学生想要在因课外材料而丰富的语文课堂阅读活动中获得更多收获,就必须对所读课外材料展开更加全面、深入的思考[2]。此时,考虑到其自身思维存在一定局限性,教师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在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或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提出的问题都是较为简单、缺乏思维启发性的,如“这篇文章讲的是×××的故事吗?”“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我这样理解对吗?”等,难以真正促进学生对所读文本的思考。甚至在一些时候,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形成“课外阅读不过如此、没有难度也没有意义”的错误意识,这会严重影响其后续学习和发展。这再次提醒了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引导中,不仅应适当向学生提问,还要注意对问题的设计,在仔细斟酌后提出能够真正促进其读和思考的问题,如“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读完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你生活中的哪些经历与文本故事类似”等,以此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及其意义展开更全面的思考。如此,学生在教师的不断提问和引导下进行更丰富的思考,课外材料的价值在最大限度上被发挥出来,整体课堂效果必然会更加理想。

(四)提醒积累,增进阅读收获

常言道“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积累的作用不容忽视,是增进小学生阅读收获、提升其语文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课外材料丰富语文课堂时,还应注意提醒学生在读中进行积累,构建“边读课外材料、边积累课外知识”的课堂学习模式。然而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师生在该方面做得都不是十分理想。一些教师形成了“课外阅读已经占据了大量课堂时间,不应让积累再占据学生其他语文学习时间”的错误理念,不仅没有主动提醒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行积累,甚至还会对其主动积累的行为作出限制。在该状态下,学生的“读”是浮于表面的、是一带而过的,他们难以充分挖掘课外材料中的语文信息并实现掌握,自然无法获得更丰富的收获、达成更明显的成长。同时这也意味着,为更好地在越来越丰富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课外材料作用,教师必须提高对积累的重视,不断在学生读课外材料过程中提醒他们积累文本语言等有价值的信息,给予其足够的积累和挖掘信息时间。

(五)内外融合,助力迁移吸收

虽然课外阅读和合理运用能够丰富小学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成长,但课外材料毕竟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课内资源才是师生最应该重点关注的。也就是说,即便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融入课外材料,也不应降低对课内资源的运用,甚至还应该将其与课外材料进行融合运用[3]。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是分开组织课内读活动和课外读活动,课内外材料相互独立,学生对不同文本的读也是独立的。这意味着,他们在“读”中产生的情感体验也是独立的,这与“丰富”教学目标稍稍相悖。面对该问题,教师必须在组织课外活动时,适当将课内资源融合进来,让学生在读课外材料的同时回忆自身在读同主题课内文本时产生的情感体验、运用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进行迁移思考。通过内外融合和迁移思考,不断将旧的经验、新的收获、旧的情感、新的体验融合在一起,学生的体验是丰富的、收获是丰富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丰富且高效的。

(六)延伸喜好,实现自由阅读

运用课外阅读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还可以尝试围绕学生的阅读喜好延伸活动材料,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喜好自由选择课外材料进行读和分析。简单来说,通过读多种多样的语文材料,小学生能够暴露出一定喜好差异,如喜欢读寓言故事、喜欢读写景文、喜欢读科普文等。此时,若教师能够根据他们的喜好向其提供其感兴趣的课外材料,必然能够更好地提升其阅读积极性、促进整体教学工作的推进。反之,若教师并未给予其喜好足够的尊重,一味地向他们提供其并不喜欢的材料并提出强制性阅读要求,必然会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不自由”特征,进而降低其课堂参与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这再次提醒了教师,为更好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发挥课外阅读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日常读课外材料表现的观察,深入分析其“读”的喜好,再根据其喜好提供丰富资源、供其自由选择。如此,学生的读才是更加自由的、也是更加丰富的,其收获和成长自然也是更加理想的。

(七)读写结合,丰富语文学习

最后值得强调的,就是以课外材料为支持,在愈发丰富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设计读写结合活动,让学生一边读课外材料、一边在其启发下进行拓展写作,进一步丰富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4]。事实上,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课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原本就是相辅相成、不容分割的。但受传统思维影响,依旧有一部分教师习惯设计相互独立的读写活动,尚未建立起“应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写作”的意识,并未积极組织相关活动。这使得学生虽然能够在读课外文本中产生一定思考、却无法将其表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收获。因此,为更有效地丰富小学生语文学习、促进其课外读和思考表达,教师还有必要在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结合文本特征设计写作活动,鼓励他们边读边写,引导其模仿创作并表达自身思考。此时,在写中讲述读到的内容、产生的情感,适当运用在读中发现的写作方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必然会再次实现质的飞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合理运用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热爱素养、促进其对语文知识的多元学习和全面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应对此形成正确认识,积极在课堂上组织课外阅读活动,不断在实践中围绕课堂上的课外阅读寻找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适当利用课内外文本的融合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阅读思考,以便进一步加强对其能力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俞心悦.运用课外阅读构建丰富的小学语文课堂[J].散文百家(理论),2020(8):131.

[2]季宁飞.运用课外阅读构建丰富的小学语文课堂[J].新智慧,2019(34):119.

[3]蒋春晓.如何利用课外阅读丰富小学语文课堂[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18.

[4]吴文娟.运用课外阅读构建丰富的小学语文课堂[J].名师在线,2019(7):39-40.

作者简介:

王大玲(1985年-),女,汉族,甘肃甘州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