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兴发感动”诗教思想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时间:2024-05-07

黄德兴

【摘要】在语文教育中,在古诗词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兴发感动”诗教思想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入地理解古诗词内涵及其价值,丰富他们的心灵,从而提升自我价值和归属感,进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兴发感动  诗教思想  弘扬文化  传统文化

【中圖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6-0121-02

在古代,我国就有“兴发感动”诗教思想教学这个内容,孔圣人也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学习古诗词是说话谈论的第一要素,通过学习古诗词不光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还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感的认知,使其了解到我国古诗文化的优越性。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在古诗教学上不光要让学生了解古诗中的思想,对古诗有一定的记忆里,还需要在古诗教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然而,用古诗提高学生品位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在古诗教学方式上,吟诵教学就是一个教学方法,吟诵教学在我国有着历史背景,很多诗歌的产生都和吟诵教学有关,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上,运用吟诵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品位诗词中所包含的意境。

一、“兴发感动”的概述及诗教思想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状

(一)“兴发感动”的概述

叶嘉莹先生曾经说过:“在本质上,诗歌的产生和一些要素有着联系。这些要素,是我用多年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最后,对这些进行了总结,形成了诗歌中的兴发感动。”“兴发感动”这个学说在之前古代“兴”方面的诗学概念上增加了现代一些内容,比如增加了感悟的内容,在叶嘉莹先生进行多年的实践工作之后,从而形成了这个理论。其提出的兴发感动一说,不仅给诗词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还普适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任何领域,一个能够时时兴发感动之人,定拥有着一个丰富的灵魂和与之相匹配的充满涵养的生命,这样的人,在学习中,会更富联想力,在生活中,也会更富感受力。

(二)现阶段诗教思想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状

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现阶段,在古诗词教学上,很多学生都对古诗词没有兴趣,在古诗词学习上,只是将古诗词当做考试科目来进行学习。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小学生对古诗词理解能力比较弱,另外,很多古诗词因为年代比较长,对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和心态不能完全了解,所以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教师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翻译讲解,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习内容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对古诗词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二、“兴发感动”诗教思想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兴发感动”诗教思想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透彻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含义,在了解诗词含义的同时让学生去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然而很多学生的家长却简单地认为,孩子在背诵大量古诗词的同时不需要去解释诗词含义,更不要说让孩子去理解诗词的含义了,家长认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可以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和含义,这些家长的想法是不可取的。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让孩子去学习诗词,只会让孩子对古诗词感到排斥和反感,这样的做法并不会使学生真正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所描绘的意境,也会让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逐渐消失掉。然而在古诗词中,往往包含了许多许多有趣的哲理、山水景物、有趣的人文故事,教师通过对诗词逐句的解释,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了解诗词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人以群分”,我们以陶渊明为例子。一说到菊花就可以联想到陶渊明,陶渊明诗词中的意象大多都是菊花,他用菊花来表达自己的隐士情怀。具体诗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还有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一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的一生经历起伏,在彭泽令任职期间因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所以辞官归隐,在他归隐期间去真实地享受归隐的生活,并且亲身去体验躬耕生活的乐趣,在归隐期间创造了大量的传世诗句,如《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无不体现在他的诗、词、文中。作者赋予了菊花具有隐士精神和自然超逸的意境,向世人传递着自己的情感抱负,所以很多古诗词最吸引我们后人的是那种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之美。

在学生学习具有浓厚诗意的荷花诗词课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宋代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穿越千年,让我们感受到六月西湖的荷景之美。还有李清照写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把我们带回那个日落时分少女把船划到池塘深处,惊飞一片鸥鹭的时间,夕阳下的荷花池与少女组成一幅美好的画面。通过这些诗词让学生去慢慢感受历代名人大家在古诗词中用词之精妙,意蕴深厚,画面感与意境感十足。在课程的尾声,教师让学生一部分扮演朗读者,一部分扮演聆听者,去读周敦颐的《爱莲说》,感受莲花高洁傲岸、洁身自好的美好品质并去学习这种品质,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

三、“兴发感动”诗教思想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传承

“兴发感动”诗教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需要语文教师长期不断地坚持与研究如何进行传承,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学习诗词中的精神品格与感受诗词中的语言之美。语文教师和学生如果知识依靠课堂上的诗词学习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保障,如组织诗词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老师的言行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教师自身也要利用课外时间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学生可以在课堂下坚持阅读和朗诵诗词,让古诗词与生活串联,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一)构建特色校本课程

要想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就要构建特色的校本课程。构建“兴发感动”诗教思想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是学校教学特色的体现和学校育人理念的核心体现。包括的特色课程有诗词的内涵与鉴赏、诗词朗诵技巧、诗词创作、著名诗人的诗词研究课程等。例如有些学校就围绕“歌颂祖国”的主题研发了一系列的主题诗词课程,分年级编写制作了学生诗词读本和诗词字帖,把诗词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硬笔书法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又有一些学校则分别把古诗词按照植物进行了分类整合,如写梅花的诗词、写竹子的诗词、写兰花的诗词等等,把诗词教育与生物知识结合起来的同时让学生学习植物身上的某种精神,弘扬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形成了学校的特色诗词课程。

(二)搭建诗词教育平台

要搭建诗词教育平台,在电子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现在,也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弘扬创新了新的模式与平台。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可以向学生提供包含诗词内容的视频与音频的学习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线联系学生,了解学生诗词知识掌握情况及诗词素养,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诗词也可以快速在网络平台上寻求老师的帮助。也可以通过搭建诗词教育网络平台去组织诗词大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进一步地去了解诗词的内涵,去了解诗词中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会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更好地去践行“兴发感动”诗教思想的教育。

(三)组织诗词主题活动

组织主题活动是学校中最常用的培养学生素养的方式之一。互动性强、生动有趣的主题活动更加吸引学生,更加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更容易看到诗教思想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诗词具体主题活动有原创诗词大赛、诗词接龙比赛、诗词的背景你了解多少、诗词朗诵大赛等活动,在比赛中可以邀请诗词专家担当评委。通过组织诗词主题活动,让参赛和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都可以学习新的诗词知识,参赛的学生通过准备诗词可以全方面地去了解诗词的创造背景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内涵,为参赛充当观众的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去体会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感与诗词美。教师在大赛中也可以把在课堂上没有扩充的诗词知识通过比赛来扩充出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诗词,更好去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结语

“兴发感动”诗教思想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在于各位教师积极地用心教研诗教思想,用教师满满的热情去影响学生,用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去引领学生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诗词的同时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带来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让“兴发感动”诗教思想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传承和延续。

参考文献:

[1]左达.浅谈中职語文古诗词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J].新课程研究,2020(2):73-74.

[2]杨元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探析[J].改革与开放,2020(Z3):72-7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