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的策略

时间:2024-05-07

谢竞辉

【摘要】为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门要重视教学研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共同体是联系各级教研团体的重要纽带,教育部门要及时出台相应的措施政策,牵头并指导教研室、各中小学积极做好区级教研工作。立足于区域的现实教育情况,瞄准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教研共同体引导学校各项教育工作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建设教研共同体贡献力量,使教研活动更高效。

【关键词】区域  教研共同体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2-0019-02

教育关系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关系每个家庭的未来。在“学区热”“学位房”等热点问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教育公平问题也被提上日程。这倒逼教育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解决地区间的教育质量差异问题,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发展。而建设教研共同体可以使教师们抱团发展,一方面集中所有教师们的力量,提升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实现“公平教育”。在教研共同体中,教师们相互依赖,相互协作,一起分享教育经验。建设区域教研共同体试一下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合理分配调研资源并且组织有效的团体教研活动。

一、成立区域教研共同体,打造区域联动的教研模式

构建教研共同体需要遵照通知促进、异质互补的原则。名优学校作为中心,其他学校相互配合,共同参与教研活动。在教研共同体中,名优学校作为中心,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而教学力量比较薄弱的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和提高。这种校际联动的教研形式通过城市带动乡村,以强校拉动弱校,提高整个区域的教研质量并缩小区域间的教育质量差距。强校的教师可以深入弱校指导一线的教研工作;各校教研组长则根据中心教研组长以及理事、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开展常规教研工作。整个教研共同体相互协作,共同进行教研。

二、发挥学科教研基地的作用

学科教研基地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基础,学科教研基地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紧跟学科课改和教育理论、模式的发展,省学科教研基地活动为本省学科教学工作提供重要指导,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工作的主要力量,每年省学科教研基地会开展一些重要的主题教研活动,教研共同体建设必须要利用好省学科教研基地的教研活动,将先进的学科教学理论、成果引进,推动学科教学工作创新,紧跟新课标的发展。

三、借助培训活动,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在教研共同体应该经常性开展教学培训活动,因为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中,所以只有让教师接受培训,学习新鲜的教育知识,才能使他们不断进步。特别是教材会经常性更新知识点,所以教研共同体内部也要经常性开展专题培训活动,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对于青年教师,教学培训活动主要在于教学方法等,对于资深教师,教学培训主要介绍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同时,教师培训活动应该灵活机动,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师产生疲劳和厌烦。由于培训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培训时间短,效率高,因此比较受教师欢迎。

教育部门尤其要注意对于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中青年教师是未来教育事业的主力,代表了新的教育力量。因此,教育部门有必要组织针对中青年教师的教师培养活动,争取从中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師,以支撑区域教育工作发展。培养活动要向教学力量薄弱的学校倾斜,多给予其一些培训指标,争取以这些教师带动该校的教育工作,惠及这些学校的学生。教师部门可以要求骨干教师制定并交流个人发展目标和学习研修计划,之后组织他们学习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研究学科教法,每次学习和培训活动可以确定一个研究专题,针对这一研究专题开展教研活动。

四、组织“送培下乡”活动,区域间共享教研资源

教师培训活动通常会对正常的教学工作产生一定影响,“送培下乡”活动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送培下乡”是教育部门深入各个学校为该校教师提供培训,是推进区域间教育公平,缩小教育差距的重要举措。“送培下乡”活动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形式新颖,并能够带给教师一些教学启发,传递给他们一些教学经验,或者按需培训,为该校的各科教师答疑解惑,研其所难、解其所惑。教育部门可以加强“送培下乡”活动的建设,使之成为区域教研共同体的靓丽名片,为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提供助力。

五、建设名师工作室,发挥辐射作用

名师工作室是传帮带扶的关键,教育部门可以建设“名师工作室”,在名师工作室中聚集一批教育能力、行动能力强的优秀教师,使他们共同参与主题教研活动,推动区域的教育工作发展。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是向外辐射,工作室内研讨出来的良好教学理念、方法会对外推展,影响整个区域的教学工作。因为名师工作室的教师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带头人,所以教师的评选工作很重要,学校要评选出高质量的资深教师队伍进入名师工作室。教师要具有足够的教育经验,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具有国际化视野,得到过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或奖励,才具备进入名师工作室的资格。名师工作室的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膀上的责任人,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全情投入到教研工作中,利用工作室的软硬件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将工作室的作用发挥出来。同时,在“名师工作室”内,骨干教师互助,共同进行教研活动,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整体素养。

六、经常性教育反思,改进教育模式

教师要经常性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正如“学而不思则罔”,教而不思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经过教学反思,教师才能及时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不断革新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经常性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才能探索出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才能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教师才能不断攻克教学中的难题。近年,随着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各种主题的教研活动层出不穷,教师要善于教学反思,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开展课题研究,构建多层次的教研共同体。

七、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信息技术拓展了教研空间,在网上开展教研活动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网上空间适合开展培训活动,它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使老师们不必为参加会议而浪费出差经费,包括老师的差旅费、会议费用等。同时,网上教研可以跨地域,不受空间的限制,召开比较方便;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具有即时性和民主参与性,每个老师都可以随时召集召开教研活动,即时解决问题,提升日常教育教学的质量。区域可以建设教学网站博客群,实时共享教研资源,还成立了网络空间上的名师课堂,教师们设计网络课程,实时进行网络调研。同时区域还应该开展线上的“送培”活动,增加教师培训力度,增添教研活力。网上教研活动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统的教研活动,它只是传统教研活动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在网络上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们只需要约定好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网络空间,教师们在一个对话框内进行语言和文字信息的交流。网络教研活动减少了教师们出差、外出培训等活动,这使得学校的教学活动可以正常举行,保障了教学活动的常规性。在未来网络教研活动将成为一个教研主流趋势。

八、组织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提供多种学习机会

学校应该定期开展教研实践,结合学校的常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安排、教学常规检查,以教研实践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区域内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教研实践活动。教育部门可以邀请教育专家或者试点学校的教师去各个学校开展讲座,宣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或者试点学校的教室也可以分享教育经验。这种讲座活动能够迅速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缩短教育差距。其次,学校也可以引入教研竞赛活动,开展一些优质课评比活动、说课比赛等,调动教师们参与教研的积极性。竞赛活动对于青年教师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使他们在竞赛过程中学习,还有助于他们发现自己的教学特色。总之,教研竞赛活动可以激发教师的活力,推动教研工作。另外,教学观摩活动和公开课也有助于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传播和分享。通过观摩同行的课程,教师和教育先行者同行。观摩课通常是质量比较高的课程,特色课程可以带给教师一定的创新理念。总之,组织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可以使整个学校或者区域内弥漫着一种学习的氛围,人人学习,学习人人。对于优质的观摩课、公开课学校可以对其进行录制,之后组织专门的教研活动,对课程进行细致分析。

九、结语

区域教研共同体使得教师抱团开展工作,一方面提升教研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使得区域之间相互交流,缩小教学差距。因此,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打造基于学校教学实践、着眼教师专业发展、创设教研文化,加强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区域的教育工作。在区域教研共同体中,教育部门要倡导教师扎根于教学一线,以扎实的教育能力组织日常教学工作,同时保持定力,以“研教不止,研教不倦,研教不厌”的思想指导自己,不断书写教育生涯的动人故事。

参考文献:

[1]孙莉,孙海艳,王楠等.有效利用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J].速读(上旬),2018(7):156.

[2]胡小梅,徐叶子.区域联动打造新形势下的教研共同[J].教师,2020(23):98-99.

[3]张亚斌,李海英,韩瑞娜.基于共同体理论的区域远程教育合作与协同发展体制构建[J].天津电大学报,2020,24(1):1-8.

[4]张志国,金建生.基于大数据支持的乡村教师区域教研共同体模式构建初探[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11):11-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